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建 《人民论坛》2012,(15):38-39
美国竭力推行作为"华盛顿共识"核心的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政策,会误导中国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改革,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保持警惕争议八:私有化是国企改革方向吗?关注度:☆☆☆☆争议焦点:前不久,世界银行发布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议中国应该将国有企业的比重再降低63%,并主张让国有企业按更加商业化的模式运行,由此再度掀起各方对国企前  相似文献   

2.
关注理由:继西方代表人物提出将中国国有企业压缩到10%的方案之后,国内又有人接过"分配改革"的旗号,提出将国有资产30-50%划拨为社保基金,并大赞"以国企红利充实社保基金是个好主意"。核心观点: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倡导市场自由的竞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私有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新动向:那种把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对立起来,继而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分割开来的思潮日益突出。其手法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装,先去掉"社会主义"之睛,再冠以"自由"之帽,为私有化、自由化大开绿灯。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研究和解决银行与企业关系的重要性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地向着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前进,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这个转轨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能不能够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国有企业能不能够同市场经济相容,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理论难题。前苏联和前东欧的一些国家,他们的实践没有能够在这方面有所  相似文献   

4.
争论是一个彰显矛盾和凝聚共识的过程。当前,隐含在"国进民退"争论背后的实质是有关中国市场经济不同走向的争论。怀疑论认为我国没有出现"国进民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进退是市场调节的表现。支持论赞成"国进民退",希望中国建立"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反对论反对"国进民退",主张继续私有化和民营化进程,希望建立"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国进民退"争论与此前的改革争论存在明显的延续性。能否从争论中凝聚共识,使人们看清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消极后果,发展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是中国下一步改革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渡过国有企业改革的“阵痛”上海市体改办综合处处长耿鸿福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难的“攻坚战”。从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到承包制,还没真正使国有企业形成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6.
李毅青 《前进》2015,(1):58-59
<正>美国《时代》杂志前任编辑、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资深顾问、中国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乔舒亚·库旧·雷默,在比照"华盛顿共识"的基础上,对中国多年的经济改革(转型)成就及其经验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指出"两个最无视‘华盛顿共识’的国家——印度和中国——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北京共识"可以看做是对"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概括。今天读《北京共识》又一次感到祖国前途一片光明,对中国改革开放,对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满怀期待。  相似文献   

7.
英国私有化的经验及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私有化的现实以及关于私有化正反两面的争论,让我们重新反思私有化政策的局限性,进而看到所有权安排、市场竞争和政府管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时我国30年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当前的金融危机情况下,如何对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将所有权改革、市场竞争和政府管制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改革都...  相似文献   

8.
一、WTO制度的挑战WTO运行的制度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WTO的137个成员国中,有120多个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有10几个(东欧和前苏联国家)是基本完成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只有古巴等极少数国家尚未完成这种经济转轨。WTO的五项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不断扩大的市场准入原则、透明度和可预见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实质上都是市场经济规则的体现;其法律体系框架则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运用和发展。WTO要求各成员国政府一揽子接受这些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框架,以此作为约束政府行为的准则…  相似文献   

9.
演讲人:秦晖这些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转轨,经济学界都在讨论两个话题:一个是“中国奇迹”,另一个是“东欧困境”。通常不管什么倾向的人都承认这个事实:中国20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而上世纪90年代中东欧各国进入转轨以来很不顺利,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经济滑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比?现在非常流行的解释,就是关于所谓“东欧激进”与“中国渐进”的说法。我认为,在意识形态上这些说法是没有问题的。的确,东欧国家自从转轨以后就把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看做他们的方向。但问题在于:认同这一方向并不难,而真正实现私有化却很难。在巨…  相似文献   

10.
彭刚 《人民论坛》2012,(19):68-69
为什么无论是像美国、欧盟、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像东欧的转轨国家都可以在国有化与私有化之间进行频繁、随机的政策转换,而一到中国的场合,便成为了什么"国家资本主义"泛滥呢。显然,美国政客的指责既不客观,也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社会意识是在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中产生的,因此,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或有助于我们洞察中国改革共识的形成模式及其嬗变历程。就理论而言,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时代的制度遗产以及中国经济发展主义的目标,相比市民社会的视角,国家合作主义视角或更能解释中国改革共识的形成模式。就现实而言,尽管"原合作主义"和"国家合作主义"这两种国家主导的模式,分别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两次改革共识,但该模式却遭遇了新环境的挑战。为了形成某种新型的改革共识,寻求某种新型的合作主义模式或是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马光远 《乡音》2012,(2):41-42
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左右,正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走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而这种以"摸着石头过河"著称的改革形式,近年来又被冠之以"中国模式",并被广泛讨论。作为一种和"华盛顿共识"相提并论的模式,尽管"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理论虽然脱胎于文化事业理论,却建立了一套独有的理论范式和政策逻辑,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架构知识",形成重构政府、社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模式的原则,并成为推动国家文化管理体制从事业体制下一元化行政命令体系向市场体制下多元化契约体系转型的理论共识和政策措施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市场经济,不仅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质的区别,而且由于中国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以及发展市场经济进程的内外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它在模式上也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不仅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最终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一、经济内容与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历经二百多年曲折、痛苦乃至罪恶的发展,到本世纪后半叶才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的消费者导向型模式,法国、日本的行政管理导向型模式,德国、北欧一些国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主要是沿着调整国家所有权的内部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的路径展开。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家所有权制度改革的趋势应为变革"大一统"的国家所有权制度为中央与地方分级所有的国家所有权制度,最终形成"一级政权、一级财政、一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转轨体制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渐进式”转轨之路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体制将会是计划经济成份与市场经济成份共存的混合体制 ,也可称之为转轨体制。转轨体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以一种稳步推进的方式顺利实现体制的转轨。政府须从培育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完善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转轨体制 ,并在此基础上 ,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实现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  相似文献   

17.
在国外,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而组建国有企业,是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共同动机。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和政治法律结构等有所不同,决定了组建国有企业的具体目标和企业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同时,每个国家的国有企业变革方式和进程并不完全相同。进入80年代,各国政府都没有完全放弃干预经济的企图,由此形成了形式各样的国有企业组织管理模式。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私有化本质不同。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国家国有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中找到某些可资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第一类是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快速私有化原则的推进下,最重要的改革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小企业私有化方式是"逐个地出售"。国有大企业私有化方式是"先把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拥有全部股  相似文献   

19.
信息博览     
陈燕:我国经济学出现七大学派 1、经营权主导改革学派。是我国8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流学派,他们研究的重心就是国有制企业的改革,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他们主张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坚持全民所有制性质,即在保持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下放经营权,把经营权从政府转到企业手中,形成新的,国有企业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制改革的实践诉求与目标指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大部制既是西方国家近几十年来政府机制改革的共识,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和实践诉求,其目标指向是构建"统一、高效、精简、廉价"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