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思维能力亦称抽象思维能力。是人们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及其他一些逻辑方法,试图反映客观世界的必然联系及其本质的高级认识能力。   如何锤炼理论思维能力呢 ?理论思维能力有一个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促进了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促使它由简单抽象发展到知性思维,直至发展到辩证理性思维。然而,人的理论思维能力不是通过生物遗传方式而是通过文化遗传方式实现的,所以尽管人类早已发展到了辩证思维阶段,但不等于每个人都现实地具有这种能力,但是每个具有健全头脑的人都具有…  相似文献   

2.
社会实践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第一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哲学新视界的理论基础。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实践是“从主体出发”的改变物质对象的客观性创造活动,它既不能异变夸大为主观意志论,也不可消极弱化为机械的物质实体自运转,社会实践只能是人类主体通过历史的构序创化活动负载和编制物质及其运动的能动的客观总体过程。为此,我们说历史地构序创造性是实践的本质。但是,人们也不难发现,社会实践的现实运转并不时刻处于新质的创化之中,人类社会生活的常规发生也并非始终呈现跃迁式的跳变状态,实际  相似文献   

3.
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生存于其中的整体感性世界。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是随着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追求真理是实践-认识活动的一个环节,因而生活世界是真理辩证生成的客观基础,而实践,尤其是交往实践是真理的辩证生成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伟大进程中,我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迫切需要实践性思维方式的科学导引。只有不断地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引出新结论,确立新方法,掌握新规律,达到新境界,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纲领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人类思维方式,也应该是实践的。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性思维方式不是满足于这样或那样地解释世界,而是科学地指导实…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的“中国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整座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去理解、认识与改变世界,确立起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践的、主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内化为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现实方式,直接引导、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运用这种变革了的新思维方式来理解把握和践行实现“中国梦”,将导致我们能够形成和巩固对于它的本质内涵、依靠力量及实现途径等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科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性认识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融物质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于一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和突破,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飞跃,而且每一次的科学革命之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便或慢或快地相随而来。科学作为物质的力量,是通过技术转化为  相似文献   

7.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不过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人的大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在认识论领域内,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为或者说具体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过程是建立在实践过程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们通过自已的感官同外界事物相接触,客观对象才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经过头脑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历史,认为历史不是观念史,而是基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及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而得出的人类社会运动过程。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现实的个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现实的个人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的关系,体现了真理维度和价值维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殷波 《理论月刊》2006,(6):14-16
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以实践观为核心的物质本体论出发解释人类审美、艺术的发生;阐释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论述了人类历史特定阶段审美、艺术活动的作用;并因其以实践观为核心的物质本体论目标在于改造世界,其美学思想也和现实的革命内容相关。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实践思维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同行的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的形成,实践思维方式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修正和完善。因此,对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我们要以客观实践为依据,执持于个体思想道德的习得,促使个体形成的实践思维方式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陈思莲 《前沿》2011,(21):67-70
人类总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世界角度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要探讨哲学思维方式的真正特征,必须要从哲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本文仅围绕"蜘蛛结网"的角度来解读从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文中逻辑归结点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才是目前较为合理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益兴起,必将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他行为方式,都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时代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历史,就是人类不停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从而不断获得自由和进步的历史。从人在自然界与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创造力大小是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反映。从人本身的情况来看,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互动过程,是指人们通过有意义的符号与通道,表达与理解某种事实、观点、态度或情感,输出与接收某种信息的活动。传播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类以实践活动为根本的存在方式,根据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可以界定人的本质。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而主体性特征的基本标志之一就是人类的理性思维,这是保证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的基本条件。既然是思维,就一定会有内容和形式。思维的内容一定会通过、表达、传播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一半是…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其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和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更不是包括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尚未触及到的未知世界在内的无限的“整个世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论证了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阐述了"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和前提,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现象、分析和研究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性提供了可靠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认识论问题美国马克思主义者十分注意在列宁反映论的基础上研究认识论问题。他们认为,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属性,是对客观现在观念上的再生产,是对它们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参阅乌尔斯:《精神分析学的破产》,1957年俄文版)伯尔索斯在分析意识的本质时指出,意识虽然不存在于个体的人们之外,但按其本质它具有社会性质。思维活动是整个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并在社会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他说:“我们把理性活动看作为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一、当代青年思维方式转向现代形态的社会历史背景思维方式是人类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样式,是人加工、处理、重组和再生各种信息的活动方式,因而它是人作为自觉能动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内在机制,是主体赖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结构要素之一。然而,思维方式作为人类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总的体现和整体凝结,它  相似文献   

18.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观问题上,费尔巴哈是个十足的唯心主义者。他抽象地理解人及其本质,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是宗教变迁的历史。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社会本质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费尔巴哈,创立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9.
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对立与斗争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中始终存在、从未消失的重大社会历史现象之一。可以预料,随着历史进程的加速、社会财富分化的加剧、科技进步负面效应的逐渐明朗化,这一矛盾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并将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从理论上明确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根本对立及其现实影响仍然是我们将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根本对立无神论作为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觉否定上帝与鬼神存在、不承认物质世界之外有超自然力量存在的人为理论体系。无神论是人们自发的无神观念的的抽…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则程式和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思维方式是规制和指导人类活动背后的阿基米德点,虽然隐蔽但却重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这些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的内核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思路,它由实践、历史、批判、人本和全球五个维度组成。其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理论前提;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理论空间;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基本精神;人本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价值关怀;全球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整体视野,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