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国乡村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华 《求索》2011,(9):73-75
新生代农民工是现时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农民工自身能力缺失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是只具市民化意愿而并无市民化自觉之群体,他们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又不能安守农村,普遍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境地。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阻碍了乡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农村生活方式的吸引力,强化新生代农民工对乡村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畅通政治参与渠道,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将是中国乡村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吉林省舒兰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通过开展“文化新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培育了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江苏省太仓市把“乡风文明岗”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首创于2006年的“乡风文明岗”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荣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4.
陈雪嵘 《群众》2014,(5):18-19
社会好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好载体的引领和推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太仓市“乡风文明岗”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一体文明、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荣获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 一体推进 努力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先导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努力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要求育农民,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互动中不断进步。目前,苏州市、张家港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其余4个县级市均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相似文献   

6.
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锐 《前沿》2004,(10):66-68
“只有减少农民 ,才能富裕农民”这是目前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学者的共识。减少农民的方法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实现农民的市民化。但就中国的现实来说 ,目前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因素 ,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因素 ,成为市民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16-17
2005年1月8至9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海南琼海市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沾益县以农村精神文明为突破口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拓展渠道利用“墙体文化”这个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实行了“三村四化”新农村规划到哪里,“墙体文化”就宣传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力度,打造“群星文明”工程创建品牌。围绕农民需要什么,崇尚什么,反对什么,厌恶什么,把“墙体文化”与精神文明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村风民俗化文明化,倡导文明新风,提高生活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众思想道德明显提高,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现在,“墙体文化”这一有效的而被老百姓欢迎、自觉接受教育的形式正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对于推动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促进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启东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以联创共建为平台,以“五在农家”为主题。把“奉献农民、带动农村”作为2006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线,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以富民帮扶、环境创优、文化建设、道德宣教、兴办实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万人联创共建新农村”活动,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村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的过程,因而农民市民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等于农民市民化,而要实现农民市民化,必须先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丹江口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为着力点,以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风文明理事会为依托,通过办试点,及时地推广成功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热在城里、冷在乡镇、僵在村里、看在农户”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提升农民道德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民群众素质显著提高。一是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群众道德素养。发挥电视网络媒体、镇党校、市(居)民学校及宣讲团的作用,广泛进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重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农村基层宣传队伍,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宣讲、文艺演出等为载体,用身边的人和事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制定和完善“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大力开展“四提倡四反对”“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道德银行”“道德法庭”等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倡科学、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努力提升农民的道德素养。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富农工程,提升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员农民培训。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相关课程;组织科技专业人员,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按照“带一个基地,兴一个产业”的要求,加强对农民适用知识的培训,出现了尚庄的大棚番茄、郭猛的草莓种植、北龙港的养殖、北蒋的苗木等形成了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5.
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南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发现并推广了诸如改造“三堂”、“四进农家”、“农民学校”、“百姓知情室”、“道德堂”等几种新载体,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连云港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城乡共建为载体,组织动员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与农村部分行政村结对共建,广泛开展城乡共建文化先进村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共建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7.
吴中苏  吴波 《湖北宣传》2006,(10):20-20
咸宁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咸宁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五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四通”(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电视)、“四改”(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和“一有”(有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为硬件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黄梅县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黄梅的战略目标,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三户一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深受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农民市民化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民市民化逐步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要经过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过程:第一步是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第二步是取得城市的户籍,放弃农村的土地,正式定居城市,获得与市民的同等待遇和权利;第三步是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完成了心理文化适应的转变过程,农民才能真正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20.
庄国营 《湖湘论坛》2001,14(3):31-32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近 80年的基本经验,指明了我们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目标的努力方向。具体到农村来说,就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深化农村改革,始终把“三农”问题摆在头等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落实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真正实现 21世纪中国农村的全面振兴。 一、实践“三个代表”,是做好新世纪农村工作、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保证 无粮不稳,无农不稳,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