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从而确立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就必须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深入研究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正确理解和阐释“以德治国”这一古代儒家的治国方略及其与现代德治的区别和与法治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法德并治”的治国方针,收到标本兼治的治国良效。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他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两个相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一法治德治并举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深刻运用,进一步发展了党的治国方略,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兴德 《前进》2001,(5):9-13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 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5.
在新世纪之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强调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后,又郑重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创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新发展。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 20多年来,“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制定和修订法律成绩突出,普法教育效果显著,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亦应看到,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由于法制建设正处在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又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如此鲜明地提出“以德治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团在新形势下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重要的治国方略,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以德治国”这一方略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团结安定局面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试就“以德治国”的必要性及如何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韦守德 《传承》2001,(5):32-33
在我们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我们党探索治国方略伟大实践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是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党探索治国方略伟大实践的新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行使管理国家职…  相似文献   

8.
杨丽华 《创造》2001,(12):39-39
“以德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如何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一重要战略,除了需要深入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外,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以德治国从“谁”做起更为有效。一、以德治国“从官做起”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治国方略中,官德的培养和教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优良传统。早在4000多年前,禹作为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奠基者,即以其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治国者树立了榜样。人们传颂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佐证。“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当前,认真思考、全面领会这一冶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统一思想认识,更加自觉地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法治与德治并举,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要求法治与德治并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  相似文献   

10.
明晰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的内涵,厘清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对于推进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江泽民的以德治国思想,在扬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德治思想基础上,注入时代精神,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性。第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与我国古代的“德主刑辅”,无论其内涵还是其思想基础,都是根本不同的。第三,我们应当从五个方面实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权法与中国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规定在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文件中,成为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国际准则.我国已签署、加入了一系列的国际人权公约,并且,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33条加入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内容.刑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具有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双重机能.国家承担的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义务,在修订后的刑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法的权威性与其适用性是不可分离的。如果法律不能由法院强制执行,那么法律除了空洞的词汇外,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而,法的可诉性是法治的必然要求。法的可诉性是司法权得以行使的前提;是对行政权行使的有效监督和控制;更重要的是为保障公民自由地享有属于自己的权利提供了可靠的手段,而这正是实现法治的核心价值所必需的。法的可诉性在加快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作用不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法律权威的缺失已成为培育良好公民法律意识的最大障碍,国家在法制合理性上的问题是其明显的表征。要通过法治力量来培育良好公民法律意识的当务之急在于推行立法和执法的合理性,以消解法律的局限性、滞后性和疲软性而增强法律的神圣性、权威性和必行性,为良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石。本文结合商业贿赂的问题谈谈法律权威对于培育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艾克文 《理论月刊》2003,(12):112-113
自然法思想对于西方法治国家观念的产生和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说明了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所依之法必须“合法”;二是界定了法治国家的权力范围。这两个方面的思想奠定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法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田成有 《思想战线》2001,27(5):81-86
在我国广大乡土社会中,民间法与国家法同时存在,这已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民间法与国家法既存在矛盾冲突,但又具有可以消解和转化的条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二者的互动与相容关系,在依法治国的大前提下,建构现代农村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6.
Law and Order     
正National security law for Hong Kong safeguards stability while protectingthe rights of residents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for Hong Kong unanimously passed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China's top legislature,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Effective immediately,it is officially known as the Law of  相似文献   

17.
自然法从古希腊伊始,至今一直是法律思想领域的一柱栋梁,它历经西方社会各大学派的吹捧或是抨击,从兴盛到没落再到复苏,不得不说它是西方法律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学说。它奠定了西方法律人权、民主、分权等观念的基础,它的超然、实然、应然的内容层次也为现代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它在西方法律文明史上的地位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阮防  彭礼堂 《理论月刊》2004,(11):149-150
法对现代企业管理活动具有指引、预测、保障、强制、评价、教育的功能,道德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凝聚、激励、协调的功能,现代企业管理要特别强调法律制度建设,同时亦不可忽视道德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月23-24日,第三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研究的专家学者60余人围绕民间法的学理架构和民族习惯法与纠纷解决两大主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实行法治,是进入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东方国家的发展趋向已日益明显,并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在党的“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①的思想指导下,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建设究竟怎样呢?本文就此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