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要论摘编     
《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8期刊登了北京大学魏英敏教授的文章“关于社会公德的再认识”,文中认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或特定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及其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德与私德一体二面,公德是由私德推演而来的。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应首先从私德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对儿童、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公民社会公德建设有时不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我们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见难不帮、见危不救反落井下石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曾经长期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但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的现状不容乐观。深入查找我国部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原因,对于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社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 文明行为对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进而推动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进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在飞速发展,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社会公德的现状不容乐观。导致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既要靠教育,靠人们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也要靠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约束等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晓辉 《理论月刊》2010,(9):180-182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石,对社会整体文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公德状况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堪忧的一面。全面把握社会公德的价值,深入洞察社会公德的现状,是我们充分认识社会公德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关键,也是我们自觉、有效推进社会公德建设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德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具有全民性、时代性、稳定性、民族性、地域性、简易性等特征。社会公德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胁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抓好对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对培养“四有”新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怎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呢?我们认为,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为了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以及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从本期起,本刊陆续刊发有关社会公德方面的文章,以促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人类共守、公民必备的社会公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任何个人或社会组织,无论处于何种时代,何种社会地位,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发展。待人以减,与人为善,是社会亲和力的必然要求。诚信是社会公守、公民必备的社会公德,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9.
晁乐红 《前沿》2004,2(2):154-157
从三大道德领域的比较入手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承认了中国人在社会公德方面的薄弱 ,阐述了提高中国人社会公德水准的具体措施 :充分发展生产力 ,提高全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 ;完善社会制度 ,培养成熟的公民社会 ;通过道德规范法律化 ,利用强制力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准 ;发挥社会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 ;改革学校德育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德是人类道德文明精神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公民》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正确理解社会公德的“四性”。第一,阶级属性的隐蔽性。作为道德一部分的社会公德是同样有阶级性的。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道德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往往不是以某一阶级特有的行为规范出现,而是表现为社会中的一切人都应当遵循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健全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大学生既是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概括而言,…  相似文献   

12.
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当代社会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与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相对应,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家庭美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枢纽,是社会道德建设的起点,是个体道德化的摇篮,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冢庭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3.
陈迎明 《求索》2012,(9):161-162
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进程中,道德价值观在社会意识中呈现了多元、多样与多变形态。问题主要反映在官员行政腐败问题、商业诚信缺失问题、社会公德失范等方面。本文认为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需倡导践行道德行政、道德司法、道德资本积聚等三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身处要位、手握重权,是社会各项事业的组织领导者,其道德水平和人格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领导干部既是普通公民又是社会活动的组织领导者,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共产党员,除了必须遵奉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外,应该有与一般公民相区别的基本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3,(10):93-93
余绪鹏在《理论导刊》2013年第3期撰认为,社会公德缺失影响人们对社会的价值判断,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公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探究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尤为重要。从政治层面看,社会公德缺失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其主要表现在传统政治文化抑制公德基因生长、权力腐败对社会公众具有很大的负面示范效应以及政府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制度供给不足,为败德行为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我国公民特别是广大农民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首先,从农村社会安定的角度看,教育引导农民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维护农村公共秩序。农村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社会公共生活稳定而有秩序地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德,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更应具有良好的公德素质。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应从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社会责任素质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12,(9):15-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经济道德、社会公德。“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如果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意识,人与人就难以融洽相处,整个社会就难以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2,(5):13-13
1、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首先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人手。一名好干部首先必须是一位好公民。领导干部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一方社会风气的好坏,官德建设是社会公德建设的核心。子日:“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和政府角色的特殊性,决定政府在公德建设中应该成为表率。《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强调“注重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指出“为确保执政党和政府有公信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宣传思想战线要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等为主要阵地,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宣传教育,使每个人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在单位做一名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要大力推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