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深入研究和科学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为基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和批判,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坚持和强调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没有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得出了认识和对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正确观点。  相似文献   

2.
列宁创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逾百年,百年之后重新审视列宁的这篇著作,可以看到列宁如何延续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列宁延续了前人既有成果又跳脱了窠臼;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站在资本主义对殖民地、世界市场被瓜分的形势下判断了国际格局。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把握中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关系出发来剖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方法,开拓了世界体系、全球化理论的先河,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晨光  黄殿中 《湖湘论坛》2001,14(5):23-24,27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杜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剥剥劳动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两个必然”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资本主义体系已经形成,而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经历了最初的发展之后,却遭受了历史性的挫折。如何正确地认识今天的现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充分肯定奥康纳提出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的创新意义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其理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在于,作为方法论前提的生态学的唯物史观与资本主义危机批判理论之间相互矛盾,出现了断裂。  相似文献   

5.
田文强 《人民论坛》2012,(11):190-191
欧美的金融危机表明,资本在全球空间虽然得到了发展,但矛盾的产生仍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文化冲突;资本凭借虚拟的方式实现空间上扩张的同时,风险也急剧增加。"空间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回溯和前进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资本主义空间上的特征,探索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空间,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共产党宣言》中,基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爆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提出了"两个必然"的重要论断,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的历史命运。自《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告资本主义的死期,时间已经过去160多年。为什么资本主义至今还没有灭亡,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  相似文献   

7.
尹全海 《理论月刊》2007,1(3):16-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预想,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以及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其形成的历史与现实依据。邓小平资本主义观之形成历经最初酝酿、初步形成、发展完善和理论总结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认知与评价当今“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实际上包含着为何批判和如何超越数字资本主义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外在形式上虽然经历了从产业资本主义、商业或金融资本主义再到数字资本主义的形态变化,但在内在本质上并不会因其自身的有限改良而逃脱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历史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演进,资本主义数字生产方式正以不可遏止的强劲势头将它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必然会对其他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重演发达国家的数字化道路,但漠视或忽视这种影响显然也是不明智和不合时宜的。因此,把握和应对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弊端的同时,探索超越数字资本主义、走向数字社会主义的可能路径,就成为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
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再认识是在解构西欧国家资本主义现象的基础上,立足苏俄建设实际生成的,涉及内涵、性质、实现形式、作用和地位.它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过渡理论的守正创新,巩固了新生苏俄政权,推进了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还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及其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可以以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为理论支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为实践素材,驳斥肃清中国国家资本主义论调.  相似文献   

10.
二战以后 ,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等领域均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发展 ,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构成了某种程度的挑战。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近年来 ,在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出现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危机 ,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这种新变化认识不足引起的。要解决这一课题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 ,坚持科学的认识方法 ,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若干新变化 ,从而辩证地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历…  相似文献   

11.
刘晓云  朱明 《前沿》2007,1(7):23-25
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不同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挖掘,确立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可分离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包含的现代化内容,强调了实现现代化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目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辉煌,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的创造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刘军 《理论月刊》2003,(12):38-40
张闻天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探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认为,应该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又必须进行必要的限制。这一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孙中山民生理论,又创立了党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经济的正确理论,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而是一定历史的现实的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邓小平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曹明 《求索》2008,(8):217-219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恩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在探索具有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提出了俄国在特有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成果;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并依据当时的俄国国情,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列宁试图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反对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实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邃预见,它不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秉持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统一的总体性视域,将货币置于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揭示了货币所具有的劳动生成性、关系物化性与主体抽象性三重意蕴。从历史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社会生产劳动的直接代表与资本增殖中的生产要素构成了货币的生产本源。从结构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物化社会关系和劳资关系物化形式体现了货币的关系本质。从价值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现实的人的对象化与资本抽象统治的主体存在蕴含着货币的主体本性。马克思的货币概念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学、哲学或社会学范畴,上升为总体性、革命性的社会历史范畴,在破解人类历史上的“货币之谜”的同时,也祛除了资本主义的“存在之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以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状况的不同将整个人类历史分为五种所有制时期,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之后,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的深入和对东方社会探讨,马克思又提出了资本主义之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对其早期提出的所有制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前后两种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制形式所指的具体时期略有不同,但都是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研究的具体的体现,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两种所有制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交相呼应,共同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陈巧玲  兰宝 《人民论坛》2014,(4):211-213
文章从“趋势的性质”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落;通过实践考察,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和制度的微调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进程.用历史的眼光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观察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是对资本主义认知和反思的理论范式,时间和空间则是资本主义借以实现资本增殖和经济修复的重要理论向度。对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时空机制的不同探析,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出场方式,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显性视域、空间转向、现实进路的发展逻辑。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变迁中接续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从而推动我们从社会批判理论的视域认识和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应然性与必然性。从社会发展的价值与伦理尺度来看,共产主义社会解除了资本主义统治下的时间和空间的压迫形式,创造了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空形态,具有其实现的应然性;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当代资本形态的创新、“时空修复”机制的运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且最终会导向资本过度积累危机的爆发,进而彰显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吴伟群 《传承》2008,(14):38-39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提出并进行理论阐述。清算了以前的哲学信仰,形成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现剩余价值并形成理论,从历史、政治的现实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科学论证,实现了共产主义理论从抽象到科学发展的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