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清 《中国减灾》2011,(11):12-13
2008年“5·12”汶川地震带给甘肃的震痛还没有离去,2010年8月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像被撕裂的伤口至今使经济发展脆弱的甘肃难以愈合。 灾难之痛 有“十年九旱”之称的甘肃地处西北,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形使得水旱灾害连年。据史料记载,明代至民国时期,甘肃旱灾平均1.63年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2.
甘肃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气候地形较为复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更使甘肃社会经济遭  相似文献   

3.
甘肃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气候、地形较为复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素有"十年九灾"、"无灾不成年"之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百姓家园被摧毁;2010年8月7日,泥石流又碾过舟曲县城。  相似文献   

4.
甘肃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气候地形较为复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更使甘肃社会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在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甘肃开始了恢复重建之路。从那一刻起,甘肃化悲痛为力量,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了防灾减灾项目,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防灾减灾事业,谱写了狠抓项目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篇童。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之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之痛。 西南旱灾的土地之涸。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突发特大地震,经历山崩地裂、江河痉挛、物毁人亡后,处在龙门山地震断裂带、遭受特大地震重创的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百姓没有想到,这场毁灭性的地震带给他们撕心裂肺的苦痛之时,也将希望和发展带给了他们。如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迈出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1992年江苏省江阴市创造的"华西村发展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防灾减灾文化不过是人类在防灾减灾活动中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 民众缺乏防灾减灾知识 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还有大灾之后的思想洗礼。  相似文献   

9.
与你同在     
<正>请相信,这一次,我们,依然与你同在。汶川之痛尚历历在目,玉树大震再次袭来。全国人民的心与灾区紧紧相连。请相信,这一次,我们,依然与你同在。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五年前的“5·12”,汶川8.O级地震之痛尚未愈合。五年后的“4·20”,在距汶川仅85公里的芦山,7.0级地震猝不及防,生命瞬间陨落,家园满目疮痍,在13亿中国人心中再添一道深创剧痛。  相似文献   

11.
<正>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个别地方屡遭泥石流袭击。2010年8月,舟曲遭遇泥石流重创后,8月中旬四川灾区又相继暴发泥石流。如何在重建中做到科学规划,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防灾减灾文化不过是人类在防灾减灾活动中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位梦华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民众缺乏防灾减灾知识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痛,还有大灾之后的思想洗礼。位梦华说,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受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尤其是2008年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发生的西南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金晓霞 《中国减灾》2010,(11):15-16
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个别地方屡遭泥石流袭击。2010年8月,舟曲遭遇泥石流重创后,8月中旬四川灾区又相继暴发泥石流。如何在重建中做到科学规划,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刘传正。  相似文献   

15.
人们无法忘记汶川之痛。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两年过去了,玉树地震又一次撕开了我们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  相似文献   

16.
人们无法忘记汶川之痛.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两年过去了,玉树地震又一次撕开了我们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4,(3):26-29
回首刚刚走过的2013年,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甘肃岷县漳县"7·22"6.6级地震、7月四川盆地及西北地区东部暴雨洪涝、夏季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带给了我们不少的伤痛和警示。盘点2013年的自然灾害,以期铭记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当灾害再次来临,我们会更加从容。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世界范围内工程最浩大复杂的一场重建。在中央"举全国之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精神的感召下,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短两年时间,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重建起美丽的家园。2010年8月底,四川省核定纳入享受政府补助的146.83万农房重建户,全部完成重建,受灾群众陆续搬入永久性新居。  相似文献   

19.
玉树地震     
两年前的汶川地震还历历在目,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汶川大地震的悲怆又在中华大地上重演。7.1级大地震震碎青海玉树,震中结古镇几成一片废墟,2698人在这场大灾中丧生。素以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及充满激情的康巴歌舞著称的玉树,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顿时成为一片伤痛之地。  相似文献   

20.
本以为这次地震能像之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小地震那样,转眼过去。真的没有想到,也不愿想到,汶川大地震会如此之惨烈!汶川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天灾,迅速剥离了附着在人们身上的功名利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