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过程或现象,社会分层对社会运行和发展有何作用或功能呢?对此,社会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或争论,并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功能论和冲突论。功能论以戴维斯(KingsleyDavis)和莫尔(Vilbert Moore)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社会分层因社会  相似文献   

2.
李西杰 《理论月刊》2012,(3):171-174
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折期,人们对社会财富的占有程度激烈分化,形成了一个贫富差距扩大化的社会分层结构,而房屋拆迁是造成这种社会分层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屋已成为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被拆迁户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在政府主导的房屋拆迁补偿过程中,被拆迁户通过拆迁补偿得享城市发展之天然孳息,拆迁政策性造成了被拆迁户与非拆迁户之间的财富鸿沟,影响了社会分层,制造了城市不公。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层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社会分层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国的社会分层有很深厚的历史根源。一方面,社会分层导致了贫富的两极分化,财富的过度集中,低收入群体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脱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但同时社会分层也有其正面影响,它加强了社会的流动,促进了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发展,增加了保障社会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政治社会学认为,对政治现象的解释应沉入社会层面,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中寻求恰当的解释。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表现,冲突与分层密切相关。韦伯是分层与冲突理论的两大思想源泉之一。韦伯对社会结构的划分是多维的,既承认经济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同时强调地位等非经济性因素在政治冲突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政治冲突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将韦伯的分层与冲突理论与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进行简要对比,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韦伯的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5.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理解并控制冲突是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政治社会学认为,对政治现象的解释应沉入社会层面,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中寻求恰当的解释。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表现,不平等的分层体系与政治冲突都是一切复杂社会所固有的现象,冲突与分层密切相关。马克思与韦伯是分层与冲突理论的两大思想源泉。这两种理论之间既有继承,又相互对峙。马克思认为阶级的产生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并最终消灭阶级对立进入无阶级社会。而韦伯承认经济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同时强调地位等非经济性因素在政治冲突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政治冲突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因此比较他们的分层与冲突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的、必然的社会现象.大到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小到婚嫁观念中的“门当户对”,都与社会分层息息相关.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分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与主题就是社会各阶层.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解读和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意从分层角度来探讨和分析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性别意义上的分层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性别分层一方面是指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另一方面是指女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问题。当代中国女性NGO组织发展与性别分层有密切相关性,一是女性NGO内部的差异化性别利益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利益分化与差别的结果;二是女性NGO由于受到了性别的影响而降低了其本身的职业声望;三是女性NGO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个女性隔离职业,造成职业的性别歧视。而女性NGO发展推动社会分层的合理建构与有效转变,主要在于其能促进建立一个利益均衡的制度结构,重新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建立一个开放、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以及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整合、形成性别平等的政治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分层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阶级的分化;二是工人阶级的分化;三是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四是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这种状况,给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带来了重大挑战。认真分析社会分层对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的挑战,积极重构我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析中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妇女群体的分化与分层也日益明显,但无论是以往的妇女研究还是社会分层研究都对此领域有所忽视。本文以阶层视角重新审视女性,将中国的妇女划分为五个层次,对其各自的组成群体、社会地位、生存困境以及发展需求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是怎样演变形成的,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各阶层今后将怎样继续演化,现有的社会流动机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还不合理,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和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并关注的.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所做的两种视角的分析和描述.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量变过程.社会分层研究与社会流动研究互为表里,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基本社会分层结构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等社会成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所有制关系的多样化,中国社会结构迅速分化,人们的社会分层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姚伟 《长白学刊》2009,(3):105-109
当前中国的转型并非简单的市场转型,而是向由政府再分配制度、市场交换制度、社会网络资本多元共生、动态互补的综合性制度结构转型,这必然对我国社会分层机制和阶层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把社会网络纳入社会分层研究,在把相对独立的社会网络分层机制作为研究主题之一的同时,综合功能论、制度建构论、网络结构观与个体建构论的分析视角,强调社会分层的网络嵌入性。  相似文献   

13.
黄宇蓝 《桂海论丛》2005,21(1):46-48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目前正处于一种复杂的结构变化过程。中国社会资源的扩散和重新配置,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出现 数量不多的"富人"和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底层。国家既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在初始分配后通过法律、法规、财政 税收和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缩小初始收入分配的差距,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加速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利益的分化,弱势群体已由原来的隐蔽状态开始凸现出来,构成了危及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政府必须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15.
李亮 《理论月刊》2006,(7):105-107
社会流动的价值取向和法治社会价值目标的相通性是分析问题的契合点。从静态角度描述社会分化质变过程的社会分层成为分析从动态角度诠释社会分化量变过程的社会流动的桥梁。借经典法治定义所包含的良法之治和法律至上规范和完善社会流动的静态规定要素和动态运作要素理属当然。使社会流动的运行趋之于能最大可能的实现公平的法治是我们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机制的研究,主要存在结构-功能视角、个人建构视角、网络分析视角和制度分析视角,它们彼此之间在方法论上存在系列的对立.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综合,为我们提出一种综合性视角提供了重要启示.这种综合视角可以称为网络嵌入视角,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张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对于社会分层的影响都是以社会关系网络为中介的,从而可对当前我国制度结构转型背景下复杂的社会分层机制提供全面的描述与适当的规范评价.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化,广大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农民分化成不同的阶层。政府必须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和农村出现的分化,考虑到农村公共服务的结构性阶层化。在分层视阈下,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要建立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反馈机制,二要建立多元的供给体制,三要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公共服务均等的标准化机制,四要培育农村社区的基层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18.
《新重庆》2007,(7):32-35
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阶级、阶层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努力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通过制度化设计防止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缓解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好各阶级阶层的积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其阶层的变化来体现的.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变化构成了其整体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层是社会有价值物的分配而形成的不平等体系,其本质特征是不平等。历史上许多社会分层制度都是建立在对特定阶层的人权的限制和侵害的基础之上。社会分层体系一旦建成,处于上层地位的人可能采取限制甚至侵害下层人士人权的方法巩固和保护自己的上层地位。人权精神是平等,但是社会分层和人权既会产生矛盾也会相容。因为人权追求的是展示和发展差异或者说不平等的平等权,人权精神要求的社会分层是一种保障平等人权的不平等体系,是一种尊重所有基本人权的社会分层。  相似文献   

20.
陈胜 《青年探索》2005,(4):31-33,49
为了研究主、客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式和强度,本文以广东青年的生活质量调查资料建构三者之间的结构模型,发现客观社会分层对主观社会分层和青年生活质量有着显著影响,主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也有显著影响,但主观社会分层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客观社会分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