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松 《电子政务》2011,(6):76-79
归纳分析了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舆情治理思路定位不当,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手段落后,网络舆情研判缺乏标准体系;针对性地从治理思路、实施手段、研判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为构建标准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研判标准,从而为提高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方付建 《电子政务》2013,(11):23-28
利用文献解析和现象归纳法,在指出既有研究对网络伪舆情概念界定局限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网络伪舆情的概念;利用分类阐释法进一步分析指出,网络伪舆情表现为伪数据、伪帖文、伪新闻、伪评价和伪标签等,网络伪舆情不断增加是网民寻求改变的社会性动因和网络提供改变可能的技术性动因的结合,网络伪舆情的出现和增加对网络言论生态、网民社会认知和网络社会治理形成了消极影响;提出了网络伪舆情的治理路径,即应通过政府表率性行为、惩治性举措以及网民自律性活动推动网络伪舆情消减。  相似文献   

3.
"闹大"是民众社会抗争的常见策略,而"化小"则是地方政府与之博弈的常用方法,是由非制度化公众参与引发的策略性政府回应。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是对抗博弈,但实质上是合作博弈,最终可能演化为官民之间心照不宣的安排。"闹大"与"化小"是转型期公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治理需求与地方政府有限的社会治理能力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在网络时代,政务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公众"闹大"的惯用工具,而地方政府回应中的利益补偿则是"化小"的重要手段。从博弈本质看,"网络闹大"主要围绕问题展开,是权力约束条件下民众对政策议程设置权的争夺;"舆情化小"则主要围绕网络舆情的降温展开,是地方政府在能力约束下对治理压力的规避。从博弈过程看,民众如何将舆论发展为网络舆情进而吸引政府注意力、地方政府如何应对来自舆论和上级的双重压力、"双弱"格局下民众和地方政府如何实现妥协与合作构成了政务网络舆情回应中官民博弈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涉警网络舆情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网络虚拟空间的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当前涉警网络舆情分布空间广泛,舆情传播偏态化增强,舆情的内蕴风险性因素复杂。涉警网络舆情的治理面临多重困境,网络话语环境进入了浮躁、失序的新状态,警察队伍执法规范化问题继续存在,现有治理机制发挥作用有限。为促进有效治理,警方需要转变观念,提高网络治理意识和网络风险意识;需要注重发挥法治功能,构建动态化的涉警网络舆情治理机制;需要积极主动,合作协商,努力形成涉警舆情治理的多重合力。  相似文献   

5.
方然 《电子政务》2013,(2):40-48
在界定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空间、主体、客体、传播模式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总结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四个特点,即舆情更易快速集结,舆情体现出大学生日益增强的公民意识,与公众舆情相比更易治理,舆情相对比较理性等;对已有网络舆情管理研究提出的治理发展模式及其可行性和困境等成果进行了综述,借鉴西方治理理论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综合治理模型,即建立以"信息公开、对话、事后分析、决策"为流程的治理体系,对于信息不透明、制度缺失和政府不作为等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信息公开和对话可以增进政府与社会的相互了解,分析和决策能够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从根本上预防或平息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网络舆情治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逻辑困境,由此导致公共政策公信力处在了危机的边缘.文章以此为视角,首先对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路径依赖、政府逻辑以及逻辑困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公信力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重构公信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既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提升的机遇和动力,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唯有采取科学的策略、措施,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监管、完善网络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对网民进行科学引导,才能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利用网络舆情推动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谣言传播具有主体多、速度快、范围广、隐蔽性等新特点,给政府治理网络谣言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危机预警,健全新媒体领域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和民众增强沟通等方式正确引导舆论、消除网络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危机”治理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情危机”是新媒体时代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形式。“舆情危机”实质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它指向的是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政府“舆情危机”治理应遵循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对话沟通、信息及时公开、引领舆论导向等原则;政府“舆情危机”治理方式包括做好潜伏期的预防预警工作、突发期应急反应和干预工作、持续期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淡化期舆情信息跟踪和反馈工作。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能够影响网民的情绪和价值理念,对一些公共决策能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网络舆情发展,从而作出科学的公共决策。云治理模式有助于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能够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