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敦煌生,敦煌长,自幼随父学画,伴着飞天长大的农家孩子,13岁开始拿起画笔画飞天,自此母亲“上课不听讲,不务正业画娃娃”的责骂就未曾间断……23年后,这个“不务正业”的敦煌人,操笔以画为业。一个“缘”字使我们相识。那天她拿着多幅画作让我欣赏。“观音”、“普贤”、“飞天”、“胡旋舞伎”一幅幅人物生动传神、呼之欲出的工笔画吸引着我,大漠黄沙浩荡之气弥漫其间。  相似文献   

2.
分藏于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将于今年6月在中国台湾合璧展出。这幅山水画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这幅中国山水画中的名作,又因火焚残缺、"生离死别"而具有传奇色彩。温家宝总理曾就这幅目前一段在浙江一段在台湾的画卷,饱含深情地说,"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3.
一头鱼鹰盯住了一条肥美的鱼,空白处题写了“天下唯我”四个字。这是悬挂在厦门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办公室门口的一幅画。这画、这题字,活脱脱表现出赖昌星专权专横的典型形象。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后汉时代董卓专权的气焰,他按剑对着袁绍说:“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相似文献   

4.
我收藏画(主要是精美印刷品)约有万余幅,常读画及其读后感,常读常新。近读宣传画部分,被一幅题为《爱国首先要知国》宣传画所吸引,整个画面是一只巨手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的巨书《中国近代史》,背景为浮雕式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人物群体形象。睹画思情,思爱国主义之情,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9,(9):108-109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一团和气图》.并附《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一首。朱见深(1448—1487年),明宣宗之孙.英宗(朱祁镇)之子.代宗(朱祁钰)之兄。画史称他长于诗文绘事.工画神像及山水小景。时作墨戏.以赐群臣。  相似文献   

6.
熟悉上海杨浦画院副院长黎邦定的人,都喜爱他豪爽率真、广交画友的性格,更仰慕他笔下淳朴天然、生动传神的中国花鸟画。观众细细品味黎邦定的画,宛如置身于纯真自然的旷野,迎面扑来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一幅幅清新典雅的花卉、蔬果、珍禽、草虫图。构成一道颇具神韵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西南的一隅,有一人间仙境,是大自然和岁月涂抹的一幅画,只是这幅画是“栩然而活”的。这是美国作家美特福夫人的感受,也是我走在腾冲这片土地上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乡音》2007,(9)
走进今日的保定槐茂有限公司大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但这不是真树,而是画在影壁上的一幅画。画旁还有题词云:"保阳崇文风,定章颂古城。槐香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重庆版画艺术节上,我“读”到这样两幅版画作品。 一幅题为《心花》:朴素的灰底上画着一棵凡而又凡的紫白菜,层层叠叠的紫色菜叶上有被虫蛀过的痕迹,那痕迹衬出的依然是一种透着些许沧桑的平凡。就在这样的平凡里却盛开着一束紫白色的小花,在新绿的叶子掩映问,灿烂而蓬勃,仿佛能感觉到它四溢的芬芳……  相似文献   

10.
画中也和谐     
很多人说,看王培东的画作,能得到一次"天人合一"的精神享受,那是和谐之美。和谐,是在这个时代深入民心的一个词。当人们用"和谐"来形容一幅画作的时候,就不由得要吸引人们,去看一看,品一品,这画中是怎样一种"和谐"。  相似文献   

11.
好画难得     
<正>怎样的画才算是一幅好画,尽管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见仁见智时,那种最基本的认知标准还是应该有的,此其一;其二是时代发展变化,人的审美追求也在不断变化,但即使是多大的发展变化,那种对一幅作品好与非好的评判仍是有一个最恒稳的认知基础。对于中国画而言,我以为品评的最基本的认知基础还是应以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理解青春     
青春是什么?诗人说,青春是一首诗,一首热情洋溢的诗;画家说,青春是一幅画,一幅山清水秀的画;歌唱家说,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激情澎湃的歌。大文豪高尔基说: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我们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人的一生如同大自然中的一年,从春到冬,从幼到老。而青春期就是这…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画在产生之初,其实是不分科的,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所表现题材的不断丰富,随之才产生了分科的现象——人物、山水、花鸟等。东晋顾恺之在他的《论画》中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  相似文献   

14.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2)
正一首诗可以在一百年、两百年,甚至上千年后被一读再读,并且激起人们心中无尽的感慨。一幅画可以被成百人、上千人,乃至无数子孙后代反来覆去欣赏,而且藏之存之代代传之。其因何在?正因为自古及今,对诗情画意的追寻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有一种文化的传承,有一种艺术的力量,在共同起着作用。找到这把密钥,打开通往文明的大门,是一代代文化人的使命所在。唐诗三百首之一诗一画,正是画家郝雪山在追求美的历程中,为自己选择的最富挑战性的作品之一。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宝藏中,如果说有一座最高峰的话,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创造教 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 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 育的主题是实施创造 教育,培养创新型人 才。那么,如何实施创 造教育?这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 正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我从中 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面,谈一点 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想法和做 法。 一、凸现主体──留给学生 空间 法国作家梅里美说得好,作 诗只能说到七分,其余三分应该 由读者自己去补充,从而分享创 作之快乐,品尝诗的真味。写诗 是这样,作画自然也不例外。记 得有两位著名画家画过这样两 幅画,一幅画是:马儿在前面行 走,几只蝴蝶在后面紧紧追逐, 围绕着…  相似文献   

17.
走进山东省桓台县锦秋湖传统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展厅,一幅幅精工细作的芦苇画,或摆放或悬挂,有振翅高飞的仙鹤,憨态可爱的熊猫,有婀娜多姿的荷花,奋蹄驰骋的骏马,以及种种风格各异的小型挂件……让人目不遐接,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艺术殿堂。这些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均出自经理巩向滨指导的合作社社员之手。  相似文献   

18.
幽默之树常绿──记电影艺术家谢添马平最崇拜的人──卓别林;最佩服的演员──卓别林;最欣赏的一幅画──美国动画片《唐老鸭与米老鼠》的设计图;最喜欢的花──什么花都喜欢,更喜欢天津大麻花(一种油炸面食);这是电影艺术家谢添的自白。80高龄的谢添最近在著名...  相似文献   

19.
莱茵河是一条富于浪漫的河流。凡到德国的游人,都以到莱茵河一游为快事,特别是秋季游莱菌河,看着两岸红黄绿相间的树叶,把莱菌河映照得像一幅精美绝伦、色彩丰富的油画一般,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之中,直叫人顿生忘我之感。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8,(22)
正丹青溢彩,翰墨飘香,篆刻绘画之美经年不衰。一幅水墨画,画出两岸同心一家亲;一方中国印,刻出中国治理之道博大精深。两岸艺术家们用他们的作品,传递中国富强、文明复兴的时代最强音——11月8日到11日,不同艺术流派的两岸篆刻、书画名家汇集在台湾会馆,展出篆刻作品101方、书画作品上百幅,让来访者充分享受了一道精神盛宴。艺术如甘洌清泉,让人回味许久,就如同"余音缭绕,三日不绝"。艺术之魅力就在于它如同穿越时光与空间的一束光,许久照亮人们的心灵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