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和姚雪垠相识是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时期的陪都重庆,那时他已是以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闻名于国内外的作家,而我却只是个刚刚步入文学道路的知识青年。为了提携我、鼓励我,他曾不止一次地将我的稚嫩的作品介绍给老舍编辑的《抗战文艺》、茅盾  相似文献   

2.
简论抗战时期的秦似杂文陈焕新秦似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杂文家之一。1935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救亡运动,并在《文艺阵地》、《救亡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诗歌和杂文。1940年,秦似在桂林参加党领导下的文化工作,同年七月,和夏衍、聂绀弩、宋云彬、...  相似文献   

3.
雷小倩 《人民论坛》2012,(26):196-197
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中共通过口号标语、革命文艺、创办《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形式,把自己的政策和主张渗透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里,把中共意识形态及其先进的文化成功地根植于边区乡村社会中。这成为中共抗日民主政权能够生根、发展、壮大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罗屿 《小康》2012,(10):106-109
1992年陈忠实把50万字的《白鹿原》书稿交给了《当代》编辑。1993年6月《白鹿原》出版,几年后获第四届茅盾@学奖。2012年9月15日,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全国公映。走过近20年,无论小说最初的删节,还是电影在银幕重生《,白鹿原》一直与争议相伴  相似文献   

5.
陈捷 《求索》2010,(1):60-62
研究民国“副刊大王”孙伏园的编辑思想,一定要全面综合的、历时性的考察其编辑经历和社会文化状况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尝试在对《京报副刊》的发刊词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孙伏园从《晨报副镌》到《京报副刊》的编辑历程和实践,重点阐述五四时代风潮对孙伏园编辑思想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理念在当时文艺副刊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自幼喜爱武侠,最早读的是《七侠五义》与《小五义》,在小学时曾自编武侠小说《五鬼剑侠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开始关注新武侠小说,尤其读了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便觉得新武侠让人眼睛一亮。当时我正在报社当编辑,业余时间想研究点东西。那时候不少人在研究鲁迅、茅盾、巴金,我不想凑这个热闹,决定以研究新武侠为课题。当时我想研究新武侠,也受到我老师章培恒先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我投在章先生门下  相似文献   

7.
1974年4月8 日,《河南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勇敢捍卫毛主席文艺路线——记宁陵县文化馆副馆长、特等残废军人张天一》.报道了张天一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拖着伤残的身躯带领曲艺队奔波于乡村,为群众演唱、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8.
坚持文艺阵地京沪特快从上海北火车站缓缓开出,靳以和罗荪站在月站上都举起右臂,向我轻轻摆手。靳以永远浮着乐观微笑的脸上,抹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情意,他走到车窗前面对我说:十二月要到北京,那时候我们可以又见面了。谁知道我到北京不久,茅盾同志在苏联大使馆庆祝十月革命节的宴会上告诉我,靳以不幸于11月7日凌晨停止了思考。没有等到十二月来北京再次见  相似文献   

9.
朱杰 《理论月刊》2004,(5):134-137
几十年来,中国大陆的许多论者特别喜欢将茅盾与巴尔扎克相比较,但茅盾毕竟没有成为巴尔扎克那样世界性的伟大作家,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批评家却没有回答。实事求是地说,茅盾的处女作《蚀》与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世界文豪的处女作相比,起点丝毫不低,但是,作为茅盾代表作的《子夜》及其后来的作品为什么没有达到《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那样的历史和人性的高度?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0.
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开发西部的号召,更好地发挥期刊的宣传阵地作用,6月7日至18日,江西省期刊协会组织期刊采风刚赴新疆、四川、重庆等地进行采访交流活动。 采风团成员由《江西社会科学》、《微型小说选刊》、《企业经济》、《警察天地》等8家期刊的主编、编辑及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省期刊协会的工作人员组成。本刊副主编涂丽和特邀订阅大户——南昌县公安局  相似文献   

11.
感怀茅公     
鲁迅先生奠基和开拓的中国革命文学,我看茅盾是第一代大作家中的第一名。他在文学创作的总体成就上,高于郭沫若。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至今是无人超越的高峰,中篇小说《阿Q正传》更是永垂不朽的经典和丰碑。但是,鲁迅先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革命文学的长篇小说成就,主要是茅盾以他的《子夜》做出巨大  相似文献   

12.
现代著名作家萧军自1938年3月第一次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至1945年11月离开延安返回东北,他与毛泽东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他们书来信往,无所不谈。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十分感念。 一 1940年6月14日,以小说《八月的乡村》名震文坛的萧军一到延安,即担任了“文艺月会”干事、《文艺月报》编辑,“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及《鲁迅研究丛刊》主编,还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  相似文献   

13.
1900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办的通俗科学期刊——《亚泉杂志》在上海诞生。这是一份线装本的半月刊,很快就得到知识界的重视。《亚泉杂志》成了当时学者发表数理化论文的重要阵地。这份杂志的创办人,就是近代科普教育家、出版家、科学编辑杜亚泉。  相似文献   

14.
<正> 虞小凤,别名楚人,1949年生于福建龙岩。现为《长江文艺》美术编辑、湖北省美术编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协湖北分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长。他自幼随父当代指画大师四明一风先生学画,具有很扎实的中西绘画功力。潜心研究指画艺术近十年。作  相似文献   

15.
与读“红楼”有相同感觉的,是读《铁木前传》。我19岁在《天津日报》发表处女作《麦花香》。23岁,头顶一脑袋高粱花子走进天津日报社做文艺记者。有前辈编辑问,你写东西是不是受《铁木前传》影响?我如实回答:我不知道有一部书叫《铁木前传》。在文学荒漠的年代,在我那冀中平原的土炕上,能读到的唯一小说是《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16.
1949年7月6日,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日理万机之中,毛泽东出现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会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一幅毛泽东与郭沫若、茅盾、周扬在主席台上的合影,多少显示出当年的情景。会后,郭沫若出任中国文联主席,茅盾任副主席并主持相当于后来的中国作家协会的工作。这年9月,茅盾以主编的身份函请毛泽东。为即将创刊的《人民文学》题写刊名。毛泽东复函如下:  相似文献   

17.
编辑心语     
《中国残疾人》2022,(5):28-30
作为中国残联会刊的编辑,你在栏目编辑过程中,选用稿件有什么标准? 林筱芳:《中国残疾人》杂志自创刊之初就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中国残疾人事业紧密贴合,是专门宣传残疾人事业的阵地.邓朴方同志在为杂志创刊号撰写的文章中指出,要"宣传残疾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宣传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宣传残疾人事业,使全社会了解残疾人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18.
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是一个将星璀璨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达人辈出的时期。茅盾、郭沫若、成仿吾等著名文人都曾在黄埔军校做过教官,大文豪鲁迅在黄埔军校做过"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被誉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的谢冰莹是黄埔6期毕业生。传唱近一个世纪的《黄埔校歌》词作者、军校政治教官陈祖康,在当时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其亢奋的创作心路和曲折的人生之路耐人寻味,同时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民俗展现是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赛珍珠的《大地》和茅盾的《春蚕》都真实生动的描绘了中国农村多样的风土人情,然而,《大地》中的北方农耕文明充满了勃勃生机,而《春蚕》所展现的南方桑蚕民俗却充斥着愚昧与迷信。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在于赛珍珠与茅盾不同的写作身份和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新华日报》,以争取“和平、民主、自由”为宗旨,以推翻封建社会、解放劳苦大众为目的,积极宣传民族解放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是共产党在大后方的重要“喉舌”,影响巨大。据说当时蒋介石每天在办公室读的第一份报纸,不是《中央日报》,而是《新华日报》。蒋介石之所以这样做,是想从报上找岔子,以达到封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