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王红 《北京观察》2016,(9):36-37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金融业在三地的定位进行了明确分工,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北京金融管理、天津金融创新运营和河北金融后台服务的基本规划功能,为京津冀三地金融协同发展制定了基本规划目标.近年来,京津冀金融业合作稳步推进,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积极努力在不突破现有监管大原则前提下开展业务创新,支持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大要求,是国家建设的大战略,是民政发展的大机遇。民政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协同意识,主动担当,狠抓落实,编好"五线谱",奏响"交响乐",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学习理解深化。传达贯彻的速度、理解领会的深度,决定推动落实的力度。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3.
《松州》2017,(4)
<正>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5年6月9日,《纲要》以中发[2015]15号文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对赤峰而言,既是扩大开放、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旅游区域合作发展等全方位的考验。抓住了  相似文献   

4.
在《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之际,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规划纲要作了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答:《人才规划纲要》是我市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10,(4):87-90
国内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审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议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将京津冀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作为首都环境建设的牵头部门,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服务首都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两个大局,紧盯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环境治理两块短板,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坚持联合共编、联通共建、联动共治、联创共赢,努力形成环境治理区域协  相似文献   

7.
许玉久  王登宝 《创造》2021,29(9):74-82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安徽省的阜阳、六安、亳州、淮南、淮北、蚌埠和黄山终于被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纲要》对于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 ①.安徽省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历史使命,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也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引领支撑首都"高精尖"经济发展,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  相似文献   

9.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各地在积极组织落实.北京市的重点任务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配套政策成为重要制度保障. 目前,影响北京产业疏解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第一,适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治理结构还尚未建立.首都北京的城市规模大,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的集中,京津冀三地难以平等开展合作,跨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建立新的治理结构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规划的历史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科技规划在中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 ,是1956年开始制定的,之后又制定过《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纲要》(简称《八年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以及《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和《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从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不…  相似文献   

11.
段惠军 《北京观察》2016,(11):18-19
正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下简称"全创改"),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内容。当前,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要求相比,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相比,与推进"全  相似文献   

12.
<正>京政发[2015]6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12月5日《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持续推动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  相似文献   

13.
耿科研 《前沿》2011,(24):251-25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和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目标向导。高等学校承担着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双重重任,两个《规划纲要》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指导。这其中,通过认真学习两个《规划纲要》,从而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意识水平、积极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实践两个《规划纲要》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必须以完善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加强组织协调为关键,注重发挥三地比较优势,努力在部分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建设上率先取得突破。建议一要狠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围绕规划,京津冀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已印发实施,基本建立了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加强对已出台规划落地的指导协调,在完成规划实施中期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09]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座谈会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通知》(国办发[2008]112号)精神,现就制定《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6.
王洪海 《乡音》2016,(4):15-16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摘自《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在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阐述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住冀全国政协中引起共鸣。委员们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大战略,必须围绕科学定位抓紧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接续、区域环境治理和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9,(24)
<正>大运河流经江苏全域,千百年来以其特有的运输、沟通、经济和文化价值,成为江苏沿线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期,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结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沿线城市如何跨地域合作,因市制宜、协同发展,再次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培育城市间联动发展新动能,将运河沿线城市有机串连,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借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形成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18.
携着收获十一五硕果的喜悦,浙江人民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引下,踏上了科学发展新征程。《纲要》确定了未来五年浙江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规划纲要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19.
形成合力加速发展近年来,北京市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儿童纲要》)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资料显示,《北京市儿童工作“八五”发展规划》的32项指标全部完成,《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10项任务和目标基本实现;卫生保健中的...  相似文献   

20.
祖玉琴 《中国民政》2005,(11):17-18
2005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实施《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和《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拉开了深圳市新一轮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