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青海实地考察,先后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青海发展指明方向路径、注入强大动力。青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青海省委领导下,  相似文献   

2.
陈传荣 《现代领导》2008,(11):18-19
“万山之祖”、“亚洲脊柱”的昆仑山从帕米尔高原一路逶迤而来.莽莽苍苍2500千米。巍巍昆仑犹如一位胸怀博大的母亲.哺育着青海的文明,她派生出来的唐古拉山、巴颜喀托山和祁连山三大支系横贯青海南北,形成万山错落、遥相呼应之势。这些大山,海拔在5000米以上,它们雪峰林立,冰雪融化,沧桑变幻,中华民族的两大摇篮——黄河、长江就从这里奔腾而出。这“江河之源”、“中华水塔”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1,(7)
正青海省将举全省之力保护"中华水塔",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大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围绕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人民健康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十四五’期间,青海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举全省之力保护‘中华水塔’,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相似文献   

4.
法定“生态保护红线”,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直接体现,同时有助于维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们召开生态环保立法工作座谈会,启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工作。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谋划和部署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6.
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是生命的源头,是文明的源头,是历史的源头,三江源是母亲河的“母亲”。世界只有一座青藏高原,中国只有一个三江之源。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这一地区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华水塔”面临着严重威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萍 《中国人大》2013,(19):21-22
青海,是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省份,也是一个有着“聚宝盆”“中华水塔”美称的后发展省份。这个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困难和特点的省份,如何奋力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西部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8.
情系三江源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位于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土地沙化和黑土滩面积不断演进。自1996年以来,青海省人大环资委主办的"江河源环保世纪行"活动,以青海日报、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法制报、西海都市报、青海新闻网等省主要媒体和多家中央驻青新闻单位为主力,坚持以保护三江源生态为己任,持续围绕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三江源生态保护、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循环经济发展、黄河源头和上游生态保护等重点课题,以“保护资源,永续利用”“搞好水土保持,保护三江之水”‘保护三江源生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内容开展了宣传呼吁活动,针对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大声疾呼,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累计播发新闻1000余篇、条,提出建议和批评意见100余条。  相似文献   

9.
徐岩 《前沿》2010,(15):159-165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自然——经济——社会——人”这个复合系统持续、协调发展的自然基础,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永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生态安全的社会,而目前我国生态安全正面l艋着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的威胁。因此,研究生态安全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改善和优化社会关系、完善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保障人类的发展安全与世界和平等方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更加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上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个个方面,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四川省是形成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地区,同时也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较多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引领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绿色转型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破之题,而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和策略是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青海草地资源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是青海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为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全体师生热爱高原,情牵故土,学为高原而修,业为三江而立。他们恪守"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发扬高原牦牛精神,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为青海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青海大学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历程中,全院师生上下一心、齐心合力、内修外练,积  相似文献   

14.
江珊  王萍 《中国人大》2023,(3):33-3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供应、气候系统稳定和碳收支平衡,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22年12月27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5.
"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决不让青海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不让三江源源头之水受到污染。"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疾言强调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他说,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青海责任重大,任务也非常繁重。他指出,青海又是个欠发达地区,集中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所有的矛盾和困难。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已成中国  相似文献   

16.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7.
张建新 《前沿》2010,(15):166-168
内蒙古作为祖国的“北疆生态屏障”,其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国的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及其诱因进行分析,提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路径,为内蒙古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道路提供可行性素材。  相似文献   

18.
张利华 《群众》2022,(13):48-49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阜宁作为国家一类生态示范区,又同属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同题共答”中,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近年来,我们始终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大公园”“绿心”等定位,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阜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陈勋儒 《前进论坛》2010,(11):52-54
<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积极维护生态健康的高级文明发展形态。生态健康是人类与生态关系的健康,积极维护生态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之意。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国蓬勃兴起。生态文明摒弃了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特征,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应积极维护生态健康,不能超过生态安全阈值,要在把握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文化制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14,(10):50-51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总体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做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战略部署。生态红线就是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