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灿 《前沿》2013,(20):177-179
在中国汉代的艺术宝库中,汉画像石是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山东滕州地区的汉画像石更是以雕刻手法多变、题材内容丰富、图案装饰设计精美而闻名遐迩.这些极具典型的汉画像石全面承载了当时儒家礼乐传世的珍贵思想资源,充分表达了当时人们趋善求安的生活愿景,全面描绘了当时社会和美的生活氛围,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和人文溯源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初编、二编)(中法文对照)精装(两函)8开定价3800元本书据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1950年和1951年出版的《汉代画像全集》初编、二编影印而成。《汉代画像全集》(初编、二编)由20世纪40年代供职于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的傅惜华先生从该所收藏的1000余幅精美拓片中选编而成,共收录山东地区所出汉代画像拓片图谱500余幅,每幅画像均考订原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以石为纸、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用以装饰神道、宗祠、地宫。汉画像石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石上史诗”、“敦煌前的敦煌”。2009年10月,山东沂南“曹嵩冢”画像石被从砖埠镇大汪家庄运至沂南博物馆收藏,引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观光游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熊伟业 《求索》2007,(12):215-217
汉大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和汉代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联系。除了文体的继承发展因素之外,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的具体状况都直接影响着汉大赋的内容和形式,帝王的提倡、贵族文士的具体生活状态、文化教育发展、政治制度的具体规章、文学审美观念的特定形态等等都决定着汉大赋诸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显 《新东方》2012,(5):27-29
汉代是上古神话再度活跃的时期,汉代神话不仅渗透到汉代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和神话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文化形态和神话特征?笔者从整个汉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因素等原因阐述了汉代神话的文化形态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金娟 《求索》2011,(1):96-97,15
自汉代,禅经思想由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于是,禅学在推动中国艺术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与禅经有关的造物艺术品大量出现。魏晋以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禅经造物与装饰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与艺术表现形式,折射出中国艺术设计史和中外文艺交流史的发展脉络。从这一意义上讲,将禅经艺术纳入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畴,不仅可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同时也将为研究中国艺术民族风格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汉代,是四川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素有“沃野千里”、“天府”之称。汉代,也是四川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一个高峰期。距今已2000余年的汉代砖室墓葬,是四川特有的一种葬俗。砖室墓四周以画像碑砌筑,碑上的画像模印而成,均饰彩绘,出土时色彩虽已剥落,浅浮雕刻的画像不少依然十分清晰。画像内容题材涉及当时四川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尤以反映墓主车轿出行、宴饮乐舞和神话故事、风俗民情的题材居多。这种四川特有的珍贵文物遗存,早已声誊海  相似文献   

8.
儒学在汉代取得一尊地位,深刻影响着汉代社会,引发了明经入仕的学术风尚。汉代儒学主流化过程中,随之而起的游学、明经入仕,以及"明经行修"等社会风尚同样对女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汉代女性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明经入仕的潮流中,表现出对儒学的特别偏好和积极参与。从文化层面看,汉代女性对儒学的刻意追求,反映了汉代儒家文化的普及化、学术文化的功利化,是女性对儒家文化入世情怀的认同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郑燕欣 《人民论坛》2010,(7):236-237
汉代是"黄老之学"兴盛时期。汉代时期的道家文化与祭祀乐文化发展道路如出一辙,都是源出于民间,被帝王、上层所采用而掀起高潮,然后又重新回归于社会,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方士在上层的活动中造就了祭祀天地的《郊祀乐》,这为汉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代是"黄老之学"兴盛时期。汉代时期的道家文化与祭祀乐文化发展道路如出一辙,都是源出于民间,被帝王、上层所采用而掀起高潮,然后又重新回归于社会,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方士在上层的活动中造就了祭祀天地的《郊祀乐》,这为汉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斌 《人民论坛》2010,(11):214-215
盘鼓舞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最终演变成了现今活跃在河南民间的盘鼓舞。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汉代盘鼓舞的艺术特征通过调整被保留在了现存的河南民间舞蹈中,这也正体现着大多河南民间舞蹈历史传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盘鼓舞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最终演变成了现今活跃在河南民间的盘鼓舞。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汉代盘鼓舞的艺术特征通过调整被保留在了现存的河南民间舞蹈中,这也正体现着大多河南民间舞蹈历史传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显 《新东方》2011,(6):55-58
汉代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文化现象,就是在汉代出现了无神论和有神论的争论。扬雄、桓谭和王充是宣扬无神论的重要人物。他们无神论的思想、方法和依据,不仅在汉代无神论史上大放异彩,而且对整个中国无神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扩音器不离身,每日辗转于文物陈列室间,三两句便将参观者"带入"汉代海内外的贸易盛景……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时常客串解说员,让更多人知晓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廉世明说,这是他的职责和使命。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考察时指出,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戏剧史上,山西省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晋南地区,是山西省戏剧、也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就出剧特现了乐师及唱班、杂耍。汉代百戏流行,到了汉代中期,百戏活动在我省晋南更是风靡一时,虽说当时的百戏还算不上戏曲,但它已经形成、孕育出戏曲艺术的胚胎。从汉代到宋代,经过一千多年的孕育和演变,戏曲日趋成形。到北宋年间,在我省晋南、晋东南的一些乡村已出现了专供演员演戏的大戏台。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时晋南、晋东南的戏曲艺术已达到一定规模。我省戏曲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剧种繁多。除京剧、豫…  相似文献   

16.
马奕 《传承》2013,(4):89-90
关于"家教"一词,《汉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两个义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了一个义项。但根据分析语料可以得知,在现代汉语中,"家教"一词还有一个动词义项——"受聘到别人家中进行文化、艺术等教育(多指对孩子)"。指出、分析此新义项,可得出一些对辞书编撰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谢洪波 《求索》2012,(12):54-56
汉代流行在墓中随葬陶灯,陶灯作为照亮黑暗彼世的冥器,在造型上寄寓了此世的人们对另一世界的认知和期望。各地的陶灯造型各异,其造型的地域性反映出地域化的丧葬观和灵魂观。汉代巴蜀地区的陶灯在造型上多为两类,一是西王母及相关形象,二是熊的形象,两者都具有超强能力和特殊的仙界身份,蕴含着汉代巴蜀人对陶灯的意义赋予——需要它为死者照亮彼岸之路,导引其魂灵升入天堂,更需要它导引魂灵庇佑生者。对汉代巴蜀陶灯造型及所反映的文化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巴蜀的地域文化特质及汉代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18.
广西出土汉代铜镜铭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镜上出现铭文开始于西汉早期。近50多年来,广西的汉代铜镜铭文不断出土。从铸镜手工业的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家族观念、爱情观、求仙思想)、广告、工匠的文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分析广西出土的汉代铜镜铭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汉时期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晓沙 《台声》2008,(12):82-89
公元前206年,刘邦夺取天下,建都长安,秦亡汉兴。汉朝在秦统一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疆域空前辽阔,新兴帝国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东亚与西亚、欧洲文明连在一起,中外文化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土文明在影响对方的同时,也受对方影响,汉代的文化艺术获得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20.
邹福清 《理论月刊》2007,(11):116-118
屈原是"诗人"还是辞赋之士?自汉代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历代士人争论不休,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汉代士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汉代以来,士人为什么如此关注这个问题?从中国的经典诠释传统入手,深入认识"诗人"、辞赋之士这两个概念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揭示出历代士人在解读屈原时,力图将屈原形象定位于"诗人"或辞赋之士的不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