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竞争不仅包括"引才"竞争,还包括"育才""用才"和"留才"竞争,是人才工作综合实力的竞争。引才工作是人才总量增加的首要源头,育才工作是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用才工作是使人才充分发挥效能的指挥棒,留才工作是维持人才资源存量的关键。各大城市要统筹制定实施"引育用留"协同促进的"四位一体"人才制度体系,在"人才大战"中赢得长远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近年来,浙江聚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聚焦重大战略、紧盯国际前沿、突出高精尖缺,不断创新引才方式,汇聚天下英才于之江大地.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6,(9)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句容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把人才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在认真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和句容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句容生态、区位的比较优势,以产业为基础引才,以政策为导向聚才,以贡献为标准用才,全力打造人才高地,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人才89名,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60多家,创成国家  相似文献   

4.
陈训廷 《现代领导》2004,(10):31-31
小康大业,科技为先;信息社会,人才是本。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才优势往往意味着竞争优势。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引才、用才、留才”的工作,必须争取做到“十要”: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6,(9)
正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近期发布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未来几年云南加快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打造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一体的人才培养发展模式,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驱动,以人才政策创造人才红利,以人才资本助推跨越发展,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高端人才也要"云南制造"深入实施云岭系列人才及其他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用"字做文章,用好人才促发展,各类人才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动力与活力不断迸发,引领发展作用日益显现。一、为用而引、以用促引,擦亮铜川引才"新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10):67-68
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正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新的驱动力。近年来,丹阳以尊才重才爱才的大情怀、引才育才用才的大智慧、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大气魄,开创了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尤其是在引导企业、民营资本扶持人才,鼓励创业人才与民间资本有效结合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实现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识才,要坚持以"德"为先的标准,坚持实践辨才、多眼选才,破除"四唯"观念。爱才,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以及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敬才,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才,要坚持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反对山头主义、圈子文化。  相似文献   

9.
杨江华 《群众》2022,(11):31-32
<正>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深化机遇,锚定“对接沪苏桥头堡”目标,传承先贤张謇先生“为天下惜人才”的宏大志愿,积极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全链条建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生态圈,打造创新要素富集、创新活力涌动的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全区人才总量超过23万人,  相似文献   

10.
张宁 《群众》2014,(11):60-61
<正>"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江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努力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加快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提升,人才已成为全省发展强有力的后盾和支撑。优化环境栽引凤之桐"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但创新的事业,不一定能呼唤来创新的人才。只有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人才生态是区域核心竞争力,育才、引才、用才,关键在留住人才.近年来,我省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营造了较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但怎样细化落实政策要求,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营造拴心留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确保人才育得出、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是我们要认真面对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12.
"人才争夺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转型升级对人才,尤其是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但人才争夺不应只包括引才,还应包括育才、用才和留才。城市应结合各自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突出自身优势,制定吸引人才的差异化战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的氛围,让人才有伸展、有发展、有施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才争夺战"的开启,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新时代,引才与用才的结合,需要准确识别真正的人才,坚持长线发展;需要树立人人平等、共有共享的理念;需要构建人才文化,打造人才生态。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我国在完成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其中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仍然在农村。文章聚焦落后山区H县乡村人才振兴的难题,包括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落后对人才吸引力不足、本地人才外流、外部人才支援乏力的现实困境,梳理目前H县采取的本土人才培育、政校企合作、引才引智结合等乡村人才政策,并在人才的“引、用、留”方面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安》2010,(12):68-69
人才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事情。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可以让我带走微软的研究团队,我可以重新创造另外一个微软。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地竞争中战无不胜。很久以前,有一个渔夫,告别母亲出海打鱼。谁知海浪太大,人仰船翻,  相似文献   

16.
建设"创新武汉",迫切需要一大批科技人才。区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实施"人才强市",把培养、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作为战略目标,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确立怎样的人才战略,关系到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乔云 《前进》2014,(8):34-35
<正>作为全国四个资源再生型县级城市之一和山西省转型综改试点之一,孝义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转型发展理念,围绕做好"引才"、"聚才"、"留才"、"育才"四篇文章,着力打造"外向引才磁极"、"乡土育才磁极"、"机制创新磁极"、"作用发挥磁极",积极构建人才集聚平台和创业舞台,助推市域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孝汾平介灵"城镇组群建设。打造"外向引才磁极"。实施"十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集中3-5年时间引进10名以上院士级人才、100名以上教授级人才、1000名以上博士和工程师级人才、10000名  相似文献   

18.
鲁哈达 《北京观察》2010,(12):35-35
<正>"十二五"规划覆盖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方面,这其中决不能忽视职业教育。新的五年,我国教育必须两条腿走路,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推进,扭转前者重、后者轻的局面,改变"唯学历论英雄"的人才观,实施"依人所长、育之所能"的人才培养战略,使我国人才结构走向全面、均衡,使可持续发展拥有稳固的人才基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已非常明显,突出的问题包括只看文凭,有高学历才算是人才,只重过去  相似文献   

19.
一忌“唯高是求”。市场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有的单位为提高自身声誉或产品档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不是唯才是求,而是唯高是求,本来土专家能解决的问题,也非要请个洋博士来,“割鸡焉用牛刀”,形成新的人才浪费。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0,(23)
正截至7月,国内已有超过百城发布了各种人才政策。其中,放宽落户、给予补贴、购房优惠可谓是"标配"。但同质化的政策措施会不同程度地弱化各地政策效力。因此,专家建议各地应根据发展定位、城市资源和产业特点,多渠道、多层次引才。人才是战略资源。对于当前各城市间的竞争而言,抓住了人才,也就等于抓住了竞争力。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