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喜子演戏惊四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值皇帝八旬大寿。安徽三庆徽(戏)班率先进京祝禧,下榻于韩家潭(今宣武区韩家胡同)。此后陆续进京的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也住进了陕西巷、百顺胡同一带。每日在大栅栏内广德楼、庆乐园、三庆园等处演出。由于徽班阵容整齐、剧目丰富,  相似文献   

2.
徽剧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于清初盛行于徽州,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高宗八旬万寿盛典,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徽班率先进入北京祝寿。随后,“春台”、“四喜”、“和春”三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这就是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徽剧自此逐步兴盛起来。当时四大徽班在演出风格上,别具特色,各有所长,故有人称:  相似文献   

3.
张敏 《台声》1998,(11)
国庆与中秋前夕,全国台联和中国京剧院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举行海峡两岸京剧名票名家联合演出,诚可谓盛况空前,今中外戏迷大饱眼福,回味无穷。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长期演唱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又融汇接受了汉调、昆曲、秦腔的艺术精华,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摧级明珠——京剧。京剧形成的200来年中,风靡京华,并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对各地方剧种产生很大影响。京剧在台湾亦流传广泛,并被尊为“国剧”。此番海峡两岸京剧名家名票大合作,联块表演了《四郎探母》、《赵氏…  相似文献   

4.
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进北京后的几十年间,徽戏二簧不但增进了同汉调皮簧的结合,又吸收了秦腔(梆子)、昆腔等的滋养,形成一种既继承了民族戏曲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作为清朝带都的北京之特征的崭新剧种。这就是京剧。不过,那时人们习惯于称之为“二黄”,所谓“梆子二黄两下锅”,即是说的梆子和京剧一起演出。京剧历史上有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宝胜和诸班社,很负盛誊,拥有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徐小香、俞菊笙、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时小福、陈德霖、王瑶卿等着名表演艺术家。而梆子,原在山西、陕西一带发展,清朝中叶才流入河北,并于道光年间形成河北梆子,通称秦腔。1870年至1920年间,梆子已在北京达到了自己的极盛时代。这时,它在北京不但有极广泛的影  相似文献   

5.
京剧的前身是徽调和汉调,一般认为京剧的诞生是在二百年前(1790年)徽调班社开始进入北京的时候。其实这里面有误差,因为徽班只唱徽调,还远远不是京剧。徽班进京二十多年后,汉调许多演员入京,加入徽班共同演唱,于是徽、汉二调的剧目、唱腔、板式、音乐、表演等互相影响渗透;再加上京音的融入,又过了二三十年,才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  相似文献   

6.
杨小楼事略     
杨小楼(1877——1938)安徽省潜山县石牌镇人。石牌镇是有名的出“戏子”的地方,许多徽班里的出名人物都在这里出生或在这里学戏的。  相似文献   

7.
《前进论坛》2013,(9):33-34
"我在故宫门外徘徊了两年,终于在农工党中央的支持下走进了故宫。虽然无法完整地看到藏于地宫的11000件有关徽班进宫演出的资料,但300件影印本已经让我们对徽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是不虚此行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文体委副主任、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会长侯露回望故宫高高的宫墙,感慨万千……目睹徽班文物费尽周折徽班进京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文化事件,是满汉文化大交流,在中国戏曲史、文化史上占有重  相似文献   

8.
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距重庆市区81公里。全县幅员面积1334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铜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产富庶。唐朝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始建铜梁县。境内出土的更新世纪石器、殷周方鼎和恐龙化石等文物,是迄今为止重庆市人类活动的最早记载,被中科院命名为“铜梁文化”。铜梁纸扎彩龙技艺精湛,龙舞气势磅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龙灯)之乡”,铜梁龙进京参加过建国35周年、50周年庆  相似文献   

9.
造一个空间     
从建国门桥沿东长安街往西,过国际饭店右拐,问了好几个人,拐了好几个弯,总算找到了胡同中的胡同——富建胡同。杂乱低矮的建筑正被拆除,规划中的高楼大厦指日可待,近年京城常见的景象。然而连附近的居民都知道,对于那些满腹委屈、一腔热望进京“告御状”的残疾人,这条胡同非同寻常。富建胡同1号是个小小的四合院,中国残联信访办就在这里接待全国各地上访的残疾人。 接待室是一个简陋的屋子,一  相似文献   

10.
吴心 《黄埔》2011,(6):72-74
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这是继2001年昆曲之后,第二个列入此目录的中国戏曲剧种。不过,昆曲当年是因为太无人理会,确实濒临灭绝而进入目录,京剧却是因为太为国人重视而进入目录。京剧是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始,徽班相继进京后与  相似文献   

11.
1923年9月8日中午,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三庆园门前,观众云集,戏票虽已售罄,但戏迷们不肯离去。原来斌庆社社长俞振庭从外埠约来两位名角,在京首场演出。是日,剧目依次为:俞华庭《恶虎村》;杨宝森《上天台》;五龄童、俞步兰《御碑亭》;大轴戏是李万春和蓝月春主演的《战马超》,李万春、蓝月春是两位少年演员,因扮相俊美、身段边式、武打勇猛而艺惊四座。此剧一炮打响,俞振庭欣喜异常,将剧名改为《两将军》。又连演数场,观众有口皆碑,年仅12岁的李万春也因此荣获“童伶奇才”之美誉。此后,凡京中举办会堂必有李、蓝之《两将军》,戏码方为圆满,否…  相似文献   

12.
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江胡同(原大蒋家胡同)的台湾会馆,现已修复.北京的各地“会馆” 是清代各省、府绅商为本乡进京赶考学子而建的.台湾会馆建于何年何月已无可考.清政府自1687年起,在台湾施行考举制,在县里考秀才、省里考举人,到北京考贡士,再经“殿试”考进士.清代汉族台胞考上文、武进士的共有29名.前107年出进士16人;后43年(即咸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出进士13人.可见后4O多年台湾举子赴京赶考者大增.据此估计,北京台湾会馆有可能建于1851年至1894年之间,距今已10O至140年左右.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天,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都察院代奏:“今者闻朝廷割弃台地以予倭人,数千百万生灵皆北向恸哭,闾巷妇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怀不共戴天之仇,谁肯甘心  相似文献   

13.
拙作《“文人”和“文化人”的起源》发表后,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新课题。现对于“文化人”的演变踪迹,根据近来发掘的史料记载,做如下补充——“文化人”称呼回溯到五四虽然“文化人”这个称呼正式出现于1936年即抗日战争前夕,但一出现就得到社会认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共生物,“文化人”这个概念延伸到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有文章谈起胡适之教授说:“他家那时在米粮库。(北京城区的)米粮库不失为一个文化人的区域。短短一节胡同,一号住着陈垣、傅斯年,三号住着梁思成、林徽音,四号住着(胡)适之先生。”这就是公认“陈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音、胡适之”这些五四时期的教授、学者都属于“文化人”之列。还有文章叙  相似文献   

14.
未英胡同     
逝去的岁月和逝去岁月中的故事,像焚毁了的花朵,很难再拾起来,那些变成黑色或灰色的碎片都散落在哪儿了呢?50年代,我在北京断断续续住了三年多,大部分时间住在西单未英胡同四号,那是一条很僻静的胡同。四号是个三进大院,当时是总政治部电影处和创作室。第二进的北房改建为一个小型放映间,来看电影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元帅和将军,经常可以在那个简陋的放映间里看到罗荣桓、贺龙、萧华……等高级将领。1955年春我被列入“胡风反革命集团”可疑分子名单,就是贺龙在那个小  相似文献   

15.
京剧名宿李万春字鸣举,昆仲五人,他为长兄。二弟桐春(字鸣俊)、三弟圜春,皆工武生,(现居台湾),四弟早亡,五弟庆春(字鸣杰)先习花脸,后工文武丑。20世纪30年代末,李万春与其父李永利(上海著名武净)于北京宣武区大吉巷,创办鸣春社科班,李氏兄弟皆在科班中练功学戏。1948剧团分包巡回演出,桐春、圜春滞留台湾;庆春始终没有离开过大哥。李庆春与其兄李万春同为农工党党员,性格开朗,多才多艺。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因而能戏甚多。所演的人物个性突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1940年,鸣春社排演了连台本戏《济公传》,李庆春以鸣杰为…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3,(9):1-1
中国历史上,新兴势力推翻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进城”,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进京赶考”。著名的“进京赶考”有三次。一是秦末刘邦进城,二是明末李自成进城,三是中国共产党进城。细察这三次进城,虽然时空不同、结局迥异,但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民心向背决定“进京赶考”成败。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率军攻入关中,到达咸阳后,随即下令封闭王宫、还军灞上,并“约法三章”,得到了百姓信任,最终打败了项羽,建立起长达229年的强大西汉政权。李自成南征北战18年后攻入京城,然而起义军进城不久便追求骄奢淫逸,很快失去了民心,大顺政权仅坚持18天就迅速败亡。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9,(6):13-13
谭志道.湖北江夏流芳街九夫村谭左湾人。其父谭成奎先为武昌府衙捕快,后做米粮生意。谭志道夙喜汉调,后下海正式演唱汉调,工老生和老旦。因其嗓音嘹亮,声如云雀(即叫天子鸟),遂获“谭叫天”之艺名。1853年,因太平天国起义,武昌战事频繁,谭志道偕妻熊氏,携子鑫培由水路至天津一带搭班演戏;同治二年(1863年)进京,先搭广和成班与同乡余三胜合作,分列生行与占行榜首。余三胜病故后改搭三庆班,辅弼梨园行会精忠庙首、三庆班大老板程长庚多年。  相似文献   

18.
(一) 一九八一年九月,在贵州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指导下,地区和县的文物工作人员赴道真县复兴公社牌坊大队“华尔山”和“癞子扁的”(音)两地清理了悬棺墓葬两座. 位于“华尔山”的悬棺葬(编号m1),棺长2.18米,内空长1.85米,宽:头0.42米、尾0.34米,棺高0.74米。是一具圆头嵌合式棺木,即现代普通用的“大三头”形制。置于华尔  相似文献   

19.
京剧起源于清代康乾盛世,当时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诸腔杂陈,分属于不同的声腔体系,特别是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后,为清代宫廷所重视和提倡,在融合了徽剧、汉剧、昆曲的基础上,在京都人文荟萃的文化氛围中,使得它广泛借鉴、吸收、融合了地方剧种的优点,包括歌唱、舞蹈、武术、美  相似文献   

20.
处于京城,京剧打一开始就染上庙堂的色彩。从乾隆到慈禧,无一没有"染指",方使得徽班进京,进而让京剧压倒了昆曲,在京城风生水起,造就了"同光十三绝"那样的京剧各派名角,让舞台热闹了那么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