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刘欣荣 《人民论坛》2020,(5):140-14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时机逐渐趋于成熟。我们既要坚守乡村文化的本源,明确乡村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也要发挥乡村居民文化主体作用,适当开展创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21,(1)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出发,分析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在确保证生态良好的前提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而更好助推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程涵 《新东方》2023,(1):65-70
乡村文化建设理念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指引。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和村民文化需求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理念的革新与演进。通过梳理涉农中央一号文件,可对这一演进过程有清晰认知,即改革开放初期文化服务于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侧重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新时代以来注重挖掘文化独特价值和重塑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理念的演进对于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和农民主体作用相贯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相协调、文化血脉赓续和文化创新相融合、乡村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共繁荣。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智慧源泉和内生动力,是基于当下我国乡村文化日趋衰落现实的自我觉醒与积极应对,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复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是对中国乡土社会、乡土文化的极大弘扬,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体系,为世界文化多元性提供中国样本。应全面系统分析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积极探索乡村道德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方式、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强化乡村传统文化生产性保护,是构建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森 《人民论坛》2023,(17):104-109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连续性,坚守乡村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坚持乡村文化的整体性,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层面,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农民、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策略,即坚持农民主体,强化家庭本位,推动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乡村文化振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乡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未能"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振兴乡村的基础在于复兴和重塑乡村文化。但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乡村文化出现了断裂和异化,乡村文化生态空间遭到侵蚀,乡村社会整体呈现病态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从内容重构、主体唤醒、顶层设计、资源拓展、力量整合和机制创新等六个方面来加快推进乡村文化重塑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来源。  相似文献   

8.
江仕敏 《创造》2019,(4):15-20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什么是乡愁?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说,乡愁就是乡村的文化记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乡村文化,是许多游子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和不可复制的“精神家园”。好山好水的美丽生态是乡愁,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也是乡愁;留住乡愁,既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要激活乡村文化,用文化留住乡村的“根”。  相似文献   

9.
周立 《人民论坛》2024,(3):104-107
让更多基层群众投身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发挥乡村内生动力,启动在地化知识体系和文化传统。贵州榕江“村超”火爆现象表明,基于全球本土化和在地化视野,可以理解并尊重乡村的知识传统和文化传统,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找到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因势利导精耕乡村体育土壤,发展乡村在地化体育,有助于推动新时代乡村体育文化长期繁荣,从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转型与重构,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社会呈现出互嵌融合的发展趋势,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但乡村文化现实价值的淡化、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等问题日渐凸显。乡村文化的治理转型成为一种必然。乡村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是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中,以构建多元协作的乡村文化共治格局为目标,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为根本,充分整合乡村文化内部资源,构建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清林 《桂海论丛》2021,37(2):108-113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时代语境中,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诉求包括: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的新陈代谢;为乡村振兴战略固本铸魂;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文化强国夯实根基。振兴乡村文化,一要构建政府、文化工作者和乡民“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二要构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三要构建乡村旅游、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四要构建家风文化、乡俗文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机制;五要构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要进一步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优秀乡村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释放出持久的生命力,更好地推动首都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体系。建立农林、文化、文物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部署优秀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事宜,梳理好乡村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规划,构建以农民为主体、政府  相似文献   

13.
于水  区小兰 《长白学刊》2023,(5):122-130
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城归”群体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本文基于嵌入性理论,研究“城归”群体通过政治嵌入、文化嵌入、身份嵌入和资本嵌入的嵌入逻辑来重塑乡村振兴格局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强化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功能、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生态情境、壮大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力量与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基础。然而,“城归”群体与基层政权的持续张力、乡土性思维与现代性思维的交织碰撞、乡土情结与个体利益之间的权衡矛盾、“城归”群体多角色冲突的信任危机,导致“城归”群体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某些“脱嵌”风险。为此,我们基于共生理论,本文尝试从协同共生单元、营造共生环境、维系共生关系和形成共生意识四个层面构建整体性共生系统,推动“城归”群体从“嵌入”到“脱嵌”再到“共生”的转型,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关键当是组织振兴,组织振兴关键是农村党组织振兴,农村党组织振兴关键是制度创新。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没有组织振兴就没有产业振兴,更不会有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15.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是营造绿水青山的宜居环境、打造乡风淳朴的人文之地、建设现代农业新格局的必经之路。当前,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必须巩固基层思想阵地,提高文化甄别能力;建立长期扶助制度,保证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连续性;推动城市反哺农村,形成城乡文化互动格局;坚持走差异化道路,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6.
重塑乡村教育发展新生态,建构美好教育生活的乡村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面对当前乡村教育的新难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多元文化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生命力发展、强化家庭教育,多方发力,全面推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17.
谢再志 《桂海论丛》2021,37(2):114-118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之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广西做好二者有效衔接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乡村振兴组织建设;发展产业扶贫,振兴乡村产业;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发挥乡村人才积极作用;着力扶智、扶志,振兴乡村文化;加强生态扶贫,振兴乡村生态等对策,以期实现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杨琴  高君 《大连干部学刊》2021,37(10):52-56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极大压力.因此,积极探索创新路径,通过增强创新意识、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以及创新乡村文化治理模式来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此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保持乡村性:实现数字乡村治理特色的理论阐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乡村振兴时代背景出发,在探讨数字乡村的运作机理与治理价值的基础上,以保持乡村性价值为视角,提炼数字乡村的治理特色。研究发现,当前数字乡村治理的运作机理体现为制度体系支撑、基础设施保障、个性服务供给和因地制宜发展,并实现了政社互动便捷、电商增收赋能、文化传承交流、社会质量提升等价值。但在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过程中,依然出现了破坏历史文化积淀、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要素禀赋、乡村道德情感的问题。因此,需要注重数字乡村的治理特色,即保持乡村性,具体包括在数字乡村治理过程中延续乡村地域历史文化、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乡村的在地性资源、构建乡村情感共同体,从而真正释放数字乡村战略的价值意涵。  相似文献   

20.
傅琼  郭岩 《长白学刊》2022,(3):140-147
乡土文化自信既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提高乡风文明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然而,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文化治理模式同质化、乡村民众价值追求多元化、乡土文化建设内在动力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乡土文化自信面临严重危机,阻滞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缓解乡村文化危机,加快推进移风易俗、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