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胡遂 《湖湘论坛》2004,17(1):25-27
王维由于受到禅宗“一行三昧”修持法门的影响 ,所以在为人处世、进退行藏诸方面采取了一种“无住、无念、无相”的禅者生活态度 ,所谓“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晚年唯好静 ,万事不关心” ,“色空无碍 ,不物物也” ,“苟身心相离 ,理事俱如 ,则何往而不适 ?”就是这种生活态度在其诗文中的典型表现。但是 ,这种禅者生活态度在给予他的人生以不乐仕进 ,淡泊名利、与物不拘、和光同尘、随缘自适等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使他泯灭了对是非曲直的分别 ,从而为他那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圆滑世故的混世主义作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李进 《求索》2011,(12):255-256,231
陶渊明归隐之原因多端,如忠晋之思想与不事刘裕之态度、自矜高门之意识、逃避政治祸害之心理。其自述为归隐原由而为世所称关之“自然”思想,则为其人忠于晋室、不事刘裕之政治立场与态度之借口、托辞,而非其归隐之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3.
帝王之师与“归隐山林”的完美结合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常常有出世和入世之想.他们最崇高的理想是以“帝王之师”在政治上大展鸿图.成就一番人间伟业.然后功成身退,“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将相而不为”,归隐山林修身养性。可惜,绝大多数的人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从春秋时期一直到唐代.  相似文献   

4.
欧阳林夕 《创造》2006,(11):I0001-I0008
在昆明金实小区茶叶市场,中古茶堂的门脸上风上水。其古色淳朴的门额上隐有一匾,上书“品味人生”,墨迹笔触厚重扎实,亦不失醇柔之感,观之必觉茶堂的文化茗香。当然,要看见这笔字迹,需要走进茶堂,悠悠然品得简崇军奉上的老茶,细细听得其人之茶缘。  相似文献   

5.
弘扬民族文化著书呕心沥血———记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书碧潘长顺砚,是文房必备品,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明代学者陈继儒说:“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济源天坛砚,是我国较著名的砚种之一。“磐谷,即李原归隐处,产石可为砚,亦具焦叶、...  相似文献   

6.
蔡华 《求索》2013,(5):107-109
缄默知识客观存在.但不易言传.对其认识也因知识观的变迁而历经曲折。近年。缄默知识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其研究亦呈兴盛之态。从西方缄默知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历经了萌芽、内隐和兴盛三个阶段。对其分析.有利于感知缄默知识理论发展的源流脉络。对当代缄默知识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李仕波 《前沿》2012,(14):43-44
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问题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大众”和“大众化”的目标.内隐学习的提出为在当代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契合内隐学习方式,转变理念,立足于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在青年大学生中可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文尝试探索适应内隐学习方式的新路径,拓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性之渠道.  相似文献   

8.
析“慎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民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2,15(3):46-46,88
诠释“慎独”一词,一般以《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为依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闲居,即独居、独处。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关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四书集注》。朱子之注,或容有疑。“隐”指暗处不谬,但以“细事”释此处之“微”则不甚确当。古书中的“微”字,既可用以指称“细小”,如慎微之“微”,又可包涵“隐匿”之意。据《左传·哀公十六年》:“白…  相似文献   

9.
莎日娜 《前沿》2003,(4):118-121
避世与归隐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明清之际 ,风云激荡的时局 ,使其在文学作品中更加凸显 ,通俗小说也不例外。小说家在作品中 ,或是构建虚幻的宗教世界 ,求得心理解脱 ;或是虚拟现实社会的净土 ,寄托人生理想 ;或是寄情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 ,借乌有先生来发泄自己的黄粱事业。“寻得桃源好避秦” ,文学创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生活、寄托理想追求的载体。通俗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了 ,这无形中提高了通俗小说的文学品位  相似文献   

10.
有学者认为,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是“教人要‘亭亭净植’、‘中通外直’;莫学那‘菊花之隐逸’……。”这种“莫学隐逸论”值得商榷。我们认为,《爱莲说》并不是教人莫学陶渊明的隐逸,相反,它对这种隐逸是持肯定态度的。它是周敦颐欲归隐而又不能的一篇内心独白。(一)周敦颐归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周敦颐的人生经历可划分为六个阶段:(一)1~24岁(即公元1017年~1040年),为入仕前阶段;(二)24~40岁  相似文献   

11.
李红霞 《求索》2011,(5):188-190
在唐代崇奉道教的文化背景下,唐代众多诗歌多具有仙隐情思,构成唐诗中独特的仙隐主题。其主要表现为:唐诗中的仙隐意识、以仙隐颂美友人、视中隐之士为"地仙"三个方面。唐诗中的仙隐情思,体现了唐代文士逍遥淡泊、傲世脱俗的精神追求,折射出道教文化与隐逸文化在唐代的交融并向世俗化转变的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品味人生     
舒安娜 《中州统战》2001,(10):39-39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回首以往,感慨颇多。人生犹如一场梦。长短好坏梦,匪夷之所思。纷纷扰扰几十年,艰苦备尝,忙碌奔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勾画理想,不断地编织未来。一串串希望寄寓于“梦想”,一个个梦想依偎着“希望”。结果,中年在必经之路送走了青年,老年又悄悄携走了中年。以至霜染两鬓、忆起往事时,又免不了叹时间之须臾,哀人生之多艰。一切犹如梦境,抓不住,看不见,虚幻而缥缈,遥远而模糊,最后,梦醒之后是终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犹如一出戏。生末净旦丑,粉墨写春秋。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数以千万…  相似文献   

13.
论隐士的四大文化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建波 《求索》2010,(12):245-247
隐士虽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边缘人,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我国的政治、文化以及文人们的精神心理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也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褒扬或者重视。文章把我国古代的隐士分为四大文化原型,即:儒家手段式的待时之隐、道家目的式的适性之隐、佛家超脱红尘的方外之隐以及墨家兴利除害的侠士之隐。  相似文献   

14.
郭俊峰 《新东方》2007,(3):47-50
一、“亲亲相隐”的含义和历史传统所谓“亲亲相隐”是指法律允许亲属间相互隐罪而不追究或减轻其刑事责任的规定。这项规定源于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思想。“亲亲相隐”最早见于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亲亲相隐”,有学者认为要弘扬,也有人认为其为中国几千年腐败与王朝兴衰的根源.鲜有学者对“亲亲相隐”在我国历史中能长期存续的内在原因进行探讨.“亲亲相隐”原则能否在刑事法上得以确立,实质是国家本位观与个人本位观博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城市“隐贫”青年,麻木在体面的工作中,享乐在尽情的消费中,依仗在父母的保障中,成长在婚恋的责任中。城市青年的“隐贫”成因存在个体差异,依据不同的消费动机和价值取向,可划分为五种“隐贫”类型:自我投资型、阶段性享乐型、归属融入型、虚假虚荣型和消费成瘾型。要帮扶城市“隐贫”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强化风险意识,做到科学理财;针对不同的“隐贫”类型,要有侧重性“对症下药”;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隐形贫困”显性化。  相似文献   

17.
“亲亲相隐”与现代拒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 ,我国法学领域对“亲亲相隐”持否定态度 ,但“亲亲相隐”精神并不必然与现代法制相违背。许多现代国家的刑法中存留有“亲亲相隐”的条文 ,一些国家的刑诉法中也有一些“亲亲相隐”的规定。将我国传统法文化中“亲亲相隐”的有关理念引进现代法制体系中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拒证制度 ,有益于关照传统 ,维护亲情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减少某些司法工作中的麻烦。  相似文献   

18.
王川 《当代思潮》2012,(7):48-50
有趣,是衡量人生意义的一个重要标准。用伟大或者平庸来界定人生,是靠不住或者说是对人生的不负责。有趣之于人生,犹如辣味之于川I菜,燃料之于汽车,意境之于诗词,四宝之于文房。一个人一生得一知己足矣,然能再持一爱好,那就是上天恩赐的厚礼了,有爱好之人的人生自然妙趣横生并且幸福无尽。如果说仅仅是作为画家的张奎杰的人生是有趣的,倒有些不太贴切。张奎杰,号墨觉。60年代生于北京。自幼喜书画,非家传,也非遗传,像自由恋爱的缘分,纯粹偶遇。先自称“石墨”,又有“墨凡”之称,近年改定“墨觉”二字。问之,名号取石涛之“墨海中立定精神”之意乎?答,非也。墨字,上下有两个土字;奎字,上下亦两个土字。均有扎根于土地、植根于沃土之意,故取而用之.又因作画尤喜水墨一路也。  相似文献   

19.
朋友,当你欣赏万丈高楼那高耸云天、巍峨矫健、风光无限的雄姿时,你是否想到过“基础”二字?“基础”深埋于下,默默无闻,承受着全部高楼的重量,支撑着高楼那庞大的身躯。但是,我更敬重那默默无闻的“基础”,因为没有它,或者它不够牢固,则高楼迟早会土崩瓦解。可见,高楼万丈,全赖基础的牢固。人生理想的大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青年时期是一个充满了浪漫的幻想,用五彩之笔描绘、设计自己的未来的人生阶段。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五彩缤纷的理想的高楼大厦。但理想不是现实,要想使自己的大楼耸立起来,必须打好基础,重视一砖一瓦…  相似文献   

20.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它集中地反映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或个人的政治主张、经济要求、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该书在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主旨的基础上,建构了“建德之国”、“至德之世”等理想社会模式。对于这些构想,不少人往往斥之为倒退的社会史观,认为其反映了没落阶级的情债。愚意却以为,该书以托古言志的传统方式,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病和罪恶现象,提出天下“共利”、“共给”的经济要求,倡导“帝王无为而天下功”的社会管理原则,追求“至仁无亲”、“忠信尽至而无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