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学精神是现代科学的灵魂 ,是冲破各种现代迷信和愚昧藩篱 ,反对伪科学、促进科技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的科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瑰宝和精华。邓小平的科学精神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精神的统一 ;坚定的人民价值立场与尊重科学精神的统一 ;坚持科学真理与开拓创新精神的统一 ;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与勇于实践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精神的内涵在于务实创新,做到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邓小平在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中,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实况,一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大力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好风气,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得到高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公安教育》2012,(1):4-8
<正>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体,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而形成的先进文化。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是江西红色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灵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是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也是当代世界伟人之一。他的全部领导艺术的灵魂 ,就在于实事求是。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活中 ,在“三落三起”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 ,邓小平总是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而推动了整个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 ,为亿万群众的富裕生活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本文试就通过概述邓小平伟大的革命和建设生涯的历程 ,说明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能否很好坚持,关系革命和建设成败,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党的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邓小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他在坚持实事求是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分析这些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大有帮助。   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有哪些特点呢 ?通读《邓小平文选》三卷,联系邓小平的革命生涯,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贯性。《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共 218篇文章,从头到尾洋溢着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纵观邓小平的一生,自始至终充满了实事求是的革命气慨。无论是在战…  相似文献   

6.
侯羿君 《前沿》2013,(19):44-46
科学精神是人类实践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就需要将弘扬科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培养科学意识,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唐华清 《传承》2012,(6):29-31
红八军的革命首创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成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主要有勇于开拓、敢闯敢干的革命首创精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英勇献身精神,世界眼光、全球视野的高瞻远瞩革命精神,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的顾全大局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对于今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汪娟 《求索》2007,(7):148-150
思想政治工作属于黑格尔提出的公共精神思想范畴。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科学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对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今后要加强对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革命概念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的重要范畴。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分别是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另外,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还重点使用了"社会革命"这一概念。研究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涵义及其互相关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革命包括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方面,革命概念、社会革命概念都是在广义上使用的概念,是同一个含义。社会革命也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相对于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更具深刻性及影响的广泛性。另外,在革命、社会革命的手段上,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强调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后来也指出了和平改良的合法手段,但始终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权。  相似文献   

10.
王海军 《前进》2001,(2):25-27
我们党已走过 80年的历程了,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80年来我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具有其它政党所没有的优秀品质与独特精神,正因如此,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典型的品格,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创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而且是我们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奋勇前进、永葆蓬勃…  相似文献   

11.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是古代希腊优美艺术产生的土壤和哲学形成的温床 ;而对于“命运”、“必然”的深刻信仰导致古希腊哲学不断寻求最终的实在和真正的实体 ,并在纯粹知识的领域里首创了数学、科学和哲学 ;西方哲学的原始含义是爱智慧 ,本体论则是其核心 ,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哲人们赋予西方哲学以不同的含义 ;哲学的功用主要在于它是一种教养 ,一种精神血液 ,是对真理的爱慕。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军人应恪守和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准则,是对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雷锋是践行我军核心价值观的楷模,雷锋精神则是我军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它塑造着革命军人的价值取向,规范着革命军人的行为准则,净化着革命军人的道德与灵魂.雷锋与雷锋精神至今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指引着广大官兵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现代人文精神:公安校园文化的新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公安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现代人文精神关注不够 ,并由此生成隐性症结。现代人文精神与公安教育的指导理念本质上并不互相排斥 ,公安校园文化突出现代人文精神有助于公安教育理念的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在构筑现代人文精神方面应该做到继承、扬弃与创新相统一 ,吸收、借鉴与批判相统一 ,改革、建设与发展相统一 ,从而使公安校园文化永葆现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敖翔 《桂海论丛》2012,(3):17-21
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是推进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新精神.要促进这一新精神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动力,必须突破其面临的各种障碍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此,需要提升党政干部执网能力,探索符合实际的特色性运行模式,整合群众问政渠道、扩大覆盖面,深化问题答复制与责任追究制,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5.
陶元浩 《桂海论丛》2010,26(5):125-128,F0003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和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政党从革命到执政的转变、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政府从全能到有限的转变和社会从整体到个体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对人民群众和公务员群体双重作用缺失的困境。行政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的属性,是对传统思政工作的创新和超越。因此,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应不断加强服务型行政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民主型行政文化和科学型行政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哲学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文精神与现代政治理念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兵 《桂海论丛》2006,22(1):13-17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失衡和社会失衡。单向度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导致社会的片面发展。因此,中国的政治理念需要现代人文精神的支持和充实。中国的政治家群体迫切需要提升人文精神的政治理念和人文修养,以实现人性化的政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对全民健身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全民健身也要讲政治 ,从振兴中华、增强全民素质、抵制歪理邪说、弘扬科学精神的战略高度认识其政治意义 ;全民健身可以促进经济 ,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引导市场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全民健身必须重文化 ,要体现民族性、科学性、大众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宏 《青年论坛》2010,(4):130-132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接触的多是具体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很少获得系统的科学教育。网络视频教学节目在设计时可以从节目形式、选题、创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实现科学精神的传播;同时引导大学生参与视频资源创作,培养他们理性怀疑、积极求证、多元思考、平权争论、宽容激励等科学意识,以潜移默化地将科学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