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桥 《乡音》2012,(7):50-50
南大校友王庆根,原为奥赛金牌得主,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Paypal的首席工程师,可以说学业和事业都很成功,却因抑郁症自杀,留下一双儿女。王博士的经历和我惊人的相似,同年出生,都在南大上过学,后来到美国闯荡,他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我自己还苟活着,但同病相怜,觉得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得时间比较久的人,有必要说说自己实际...  相似文献   

2.
我曾和一位从国内过来读博的老师聊过,她很认真地说:45岁进大学读博士,才算是最佳时机。每年夏天,一年一度的高考都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为了这最后的冲刺,不仅是上考场的孩子,包括家长在内,都要为之准备好多年。我一位同事为了女儿能安心读完高中,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处房子。前几天他跟我聊天时说:"女儿前段时间有几个晚上都失眠,人很紧张。"  相似文献   

3.
孩子上小学,他的班主任老师长得很清秀,也会打扮,有孩子缘,孩子老喜欢将老师挂在嘴边。一次我晚接孩子,急匆匆跑进校门,看见孩子和老师正面对面地比赛跳绳呢,孩子没大没小地冲她吆喝着,两人跳得满脸通红,呼哧带喘,很较真的样子。等他们跳完了,我才有机会插话,我说您真好,还陪孩子玩,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老师却说,哪里是陪他啊,是我自己也想玩。看见孩子和老师无所顾忌的样子,就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这个老师。我想老师是真的爱孩子,她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起,成为伙伴。老师享受着这份属于她的生活,更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问,快乐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李:欢迎你来参观我们幼儿园!约翰:非常感谢!园长先生,我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李:只要我能回答的,我尽量回答。约翰:我曾经听说,中国儿童的生活状况很不好,是这样的吗?李:我想这个问题用不着我回答,你可以亲眼看一看,答案不难找到。约翰:你们这里的孩子都很健康、可爱,看样子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李:是这样。约翰:有人说,中国培养了很多“小皇帝”,想听听您的看法。李:在城市里,年轻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给这些孩子太多的爱,使他们有了很多毛病。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ChildrenLeadaHappyLife(Situa…  相似文献   

5.
电话预约之后,母女二人来到了心理咨询室。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我只能分别会话。于是,很有点女强人气质的母亲首先讲述了前来求询的由来——我的女儿今年已经21岁,中专毕业两年了。小时候是让人很省心的孩子,还有点胆小、内向。读中专的时候,她开始头疼,脑子有点乱,我就让她回家休学了。休学期间,正好她爸爸急症去世了。她爸爸犯病的时候就她一个人在家。后来孩子的病好像又重了。  相似文献   

6.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7.
来信 作为一名警察,我个性天生敏锐。自从孩子上中学后,我就发现我前夫有些行动不轨。我前夫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经常加班加点,家里的事很少能够照料。我做内勤,工作也很辛苦,由于大部分家务劳动都是我做,我心里也很窝火。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23)
正"如果每次想到我都很伤心,那要怎么好好地记得我呢?"莎莉妮可斯(Sally Nicholls)的小说《关于我和那些没人回答的问题》是重病少年的故事。12岁少年山姆和同为癌症的少年病友菲力,两人结伴,经家庭教师的建议,为自己写日记、以摄影机记录生活点滴。他们对生命的提问、想法各有不同。包括上帝既然喜欢孩子,又为何要让他们死?孩子累积的生命经验不多,离世的包袱是否越轻?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11)
正之前回家的时候,我发现身边不少人都不能理解我的工作。开始我还会解释,后来我就直接说自己是写字的。于是,有一部分人开始嘲讽我,还有些说我是被传销洗脑了。真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儿。最令我惊讶的,是同一小区的发小。她已经结婚了,有房有车,孩子也已经三岁了。在她的眼中,人生就是安稳,就是老公和孩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她对我说:“你在北京又攒不了几个钱,以后买房子不还是要靠家里?不是给家里平添负担么?再说了,你又不是那种  相似文献   

10.
该爱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很遥远的某一天,当我的孩子仰头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会微笑地回答他/她:去爱一个能够给你正面能量的人。 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在细看是碎片远看是长河的时间中间接地寻找着幸福,直接地寻找着能够让自己幸福的一切事物:物质、荣誉、成就、爱情、青春、阳光或者回忆。  相似文献   

11.
也谈青年节     
正家在7楼,搭电梯往返,得10来秒。10来秒能干嘛呢?拉丁美洲作家波赫士可以在短暂的几秒钟,神游辽阔世界,成为魔幻写实文学先驱。那一天,我们也非常魔幻,但没去得太远,只在孩子跟我的身高上。孩子忽然在那一天,高过我了,他微笑盯看电梯里的镜子,很得意,"爸爸,你变矮了!"我变矮?很可能。人入中年,骨骼渐渐萎,但更多的可能是孩子长高了,已成挺拔的青年。  相似文献   

12.
《松州》2010,(5)
<正>做了近十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孩子不听话逆反怎么办啊?"其实很多家长不明白青春期的孩子逆反不一定就是件坏事,很多时候不逆反的孩子倒是很让人担心。在这里我先说一下到底什么是青春逆反期。  相似文献   

13.
读者观点     
《小康》2020,(6)
正我生过两个孩子,请的是同一个月嫂。能找到一个好月嫂不容易,我挺幸运的。我家的王阿姨人好勤快,月子里给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确实让我对这个行业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我和爱人都在国有企业工作,两个人的工资收入合起来也只有1000元钱,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准,我们的生活是很拮据的,然而怎样使有限的资金既能维持生活,又不耽误为孩子做好智力方面的投资,一直是我们家日常生活中一项主要的话题。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选择了让孩子学习电脑知识。 孩子初三毕业后,我们花200元钱让他进了初级电脑培训班,一个暑假他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法,五笔字型打字等初级知  相似文献   

15.
<正>你是我的小朋友,我是你的大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黄永腾"孩子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一天不工作我就觉得很烦恼。和孩子们这样的亲密朋友关系,让我觉得弥足珍贵。"在78岁高龄的"孩子王"黄永腾心里,孩子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一辈子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6.
去柬埔寨之前查了不少材料,每一样都告诉我,那里很美很贫穷。做足了功课,我踏上热带季风性气候正值雨季的土地,口袋里装满糖果和零钱,因为材料里强调,那里时常有孩子要钱。  相似文献   

17.
关系与法治     
今年,一位朋友的孩子高考理科成绩450分,但由于填报志愿不当而“被掉档”。为了能让孩子上大学,家长到处奔走,四处求人帮忙、找关系“通融”,花了几万元钱,最终还是一事无成。面对我的朋友,我一时无话可说,那感觉挺无奈。好在孩子有志气,准备复读,明年再考……针对此事,我想说,中国人很“讲关系”,把它看成一种资源。据说还成“了学”,弄得一些有学问没学问的人忙着编书写书,而且很有“卖点”。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找关系”。升官要找“关系”,做生意要找“关系”,去医院看病要找“关系”,上学读书要…  相似文献   

18.
我是個中學教師,廣東台山人,今年四十四歲。我出生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一九六○年回國定居。一九六四年從廣東汕頭華僑補習學校高中畢業,同年九月考入廣州暨南大學。大學畢業後,一九七○年八月,我被分配到離台山縣城五六十里地的一所偏僻的農村中學教書,直到現在。我剛來到學校時,看到這裹許多農家的孩子都不上學,文化很落後。我就經常利用家訪的機會,動員他們讓孩子去讀書。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身兼一线多栖明星和电影公司老板,刘德华的财富可以说是不可计数。他每年花费在慈善事业上的善款,占他收入的近一半。他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主要帮助香港的老人、孩子和智障者。当被问到会不会考虑到内地做慈善时,刘德华毫不犹豫:“会!无论是香港人还是内地人,都是中国人。我们中国人互帮互助的心,还蛮强的。有机会的话,我很想帮助那些家庭困难而不能上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25年前,我大学毕业刚刚成为精神科医生时,精神病院门可罗雀,但现在正相反,而且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越来越明显。在我看来,这背后原因很简单。因为成年人的压力和焦虑会转移到孩子身上。现在孩子出现很多问题是跟家长、成年人包括我们作为职业人的很多焦虑和压力传递到孩子身上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