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我国民族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以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深入剖析其红色旅游发展存在资源不足、"纲要"未充分覆盖散小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简单化、经济带动作用小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整合开发、延伸文化内涵、体验式开发、综合措施增加经济带动作用等举措。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规划对我国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边疆民族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其发展社会经济的任务也更为迫切。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无疑是其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是破解其"资源诅咒"的利器。但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与监管,特别是在旅游安全维护与国内国际预防等层面。因此,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理性分析引导新疆旅游业的法治化方向,以"上合"组织为平台充分加强与周边国家在跨境旅游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司法协作等将是新疆旅游业在新时期的"重中之重"。既是对"环阿尔泰山次区域"诸多国际旅游合作项目的侧翼性补充,亦是新疆整体性法治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族成分及特殊的发展历史等原因,民族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深厚的社会旅游资源,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民族地区的旅游企业作为连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游客的中间组织形态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承载了除经济职能之外的更多责任。民族地区旅游企业成长机制的构建应包括资源机制、文化机制、治理机制和创新机制,才能完善和改进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企业成长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资源理论的Peteraf(1993)竞争优势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企业家型政府和支持系统、旅游资源保护及资源拥有者的积极性等因素,并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框架模型。文章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针对全国民族种类较多,社会发育程度不同;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巩固国防任务重;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等实际,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和培养民族干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推进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以我省为例,从1949年到1995年,国家和省在财政、金融。税收、资源、科教文卫等方面制定和实施了144项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兰继华 《前沿》2014,(1):132-134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使民族地区农村出现了空心化问题。民族地区本来人口稀少,城镇化又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空心化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新疆历史上是多个民族聚居、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无不与民族宗教工作密切关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对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季康 《今日民族》2008,(12):45-47
在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层次的成熟,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文化挖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展示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核。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总过程的一个环节,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正确处理与社会发展总过程的关系、经济发展的结构关系,与其他社会环节的关系。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现实,就发展民族经济时的开放与封闭、市场与计划、局部与全局、速度与效益等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还进一步就民族地区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民族经济与教育、科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疆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民生问题事关新疆各族人民实实在在的利益,事关各民族的团结,事关国家西部的安全。发展经济,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基石。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新疆的民生问题,始终将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改善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疆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新疆经济报系继2000年成功创建中亚信息专业网络平台亚心网后,如今再次以报系新闻资源强大优势创建大型新闻综合门户网站——亚心网。新疆,占中国六分之一国土面积,居亚洲地理中心,民族众多,历史文化丰富;新疆,正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育经济学理论,经济和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资源短缺,有限的资源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经常陷入"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低——重经济(教育)轻教育(经济)——教育经济都滞后"的发展怪圈。市场经济体制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新环境,挑战和机遇并存,新思维、新视野将为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在深入剖析其红色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开发渝东南红色旅游资源、实现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拓展红色旅游资源营销形式等对策和建议,对于优化和振兴渝东南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发信息资源的潜力,用信息技术改造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就开发信息资源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为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当好先行马维驹李定成乌鲁木齐铁路局地处新疆民族地区,全局16万多名职工、家属由汉、维吾尔、哈萨克等19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3%。作为一个处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中央企业,我们始终站在维护祖国统一,反...  相似文献   

16.
关于边疆民族地区财政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燕 《今日民族》2009,(11):50-5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公共财政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财政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体制不断完善,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云南、甘肃等边握民族地区,30年来财政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华荣 《人民论坛》2010,(8):170-171
在大力开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同时,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地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此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8.
从天山脚下来到北京出席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新疆代表,在审议李鹏总理《报告》时,结合新疆实际,就新疆各族人民所关心的牧业生产、民族致富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等热门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话题一:国家支援新疆,要把科技致富放在首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科协主席许鹏代表说,在国家扶持西部发展经济工作中,不能只单纯笼统地讲加快中西部发展,国家应从新疆的特殊性出发,从重点的开发地区的需要出发,应从宏观角度认真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发展的重要战略,目的是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新疆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东西文化交流中心历史传承,被定位为"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新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商贸交流日益增多。同时,在面对沿线国家特别是中亚、西亚部分国家和地区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文化思潮涌动频繁,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等问题,原本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维稳任务艰巨的新疆如何面对外来复杂多样的思潮挑战,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工作在新疆全区工作大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结合新疆实际,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对新疆的具体要求,民族、宗教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局面。这些年来,在做好新疆民族、宗教工作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第一,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各族干部群众。已经连续20年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