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疑原本应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以及监督的力量来源。但当怀疑成为社会大众的本能,进而在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自然地条件反射,既让自己辛苦,又伤害别人,产生许多无谓的交易成本,降低社会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位作家说得好:“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生活呢?”是啊。生命再长,也不过百年,为什么要让自己幽怨一生。而辜负这大好年华?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女人来说,圣诞节更多地变成了享受生活的理由:在圣诞节这天,女人们可以买漂亮服饰打扮自己,可以要求男人买花送礼全天陪伴,更可以好好品尝一顿美食犒劳自己全年的辛苦……  相似文献   

4.
“……得失原本无常,更何况在充满诱惑的演艺圈。 我不会让自己很辛苦的, 我所需要和珍惜的不过是一种淡定的生活而己, 简单、闲适、从容……”  相似文献   

5.
从头再来     
刘师傅与共和国是同龄人,今年50岁。他在东华门紫禁城边的角楼下摆了一个理发摊。在北京的老城区内,这样的露天理发摊有不少。一年四季,这些理发师们都在户外工作,说辛苦也挺辛苦,风吹日晒的理一个头才3元钱;说清闲也挺清闲,“上班”时间由自己掌  相似文献   

6.
无悔的选择     
无悔的选择洪健尔在我的生活历程中,有过两次工作变动。这可以说是两次重要的人生道路选择,都与九三紧密相连。我毕业于福建农学院本科,在农科院从事微生物、食用菌研究20多年。找热爱我的专业,为它倾注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心血。多年的执着追求和辛苦探索,换来了一...  相似文献   

7.
正"我觉得他们可能需要我,我也可能要去做一些改变。"这是我在今年6月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回答自己为什么能克服害怕心理并坚持下来的原因。回想2017年广东社工双百计划(简称"双百计划")实施以来,我跟众多"双百计划"社工一样,从走访村居开始,从画地图入手,在一次次的入户探访中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之辛苦,  相似文献   

8.
回想起和男友同居生活3年,且在男友的网吧任劳任怨辛苦忙碌8个月,如今却被男友无情抛弃,她禁不住失声痛哭。她觉得男友应该给自己一些经济补偿和劳动报酬,便从男友名下的建行卡上取走4.5万元……  相似文献   

9.
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访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景鹏本刊记者晓晨为什么人们的牢骚不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为什么“三乱”现象屡禁不止?为什么部门保护、地区保护如此之盛行?为什么人们都越来越唯利是图?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0.
<正> 美国作家斯诺在他写的《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一段作者和一个小红军的动人谈话。当斯诺问一个小红军长征辛苦不辛苦时,那个小红军则回答说:“不辛苦,不辛苦,与同志们一起走,什么长征都不辛苦。我们革命的少年不能够想到事情的辛苦不辛苦,我们能够想到我们当前的任务。倘使它要我们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它要我们走两万里,我们就走两万里。……有革命的地方都  相似文献   

11.
陈忠诚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2月版为什么21岁结婚嫌早而当选人大代表却完全正当?为什么律师按诉讼标的收费而教师却不按学生的考分计薪?法律服务之每小时劳动效益与法律教育之每小时劳动效益为何相差如此悬殊?为什么祖母比母亲辛苦却只有母亲节而没有祖母节?为什么言辞辨论中理由最少的一方话最多?  相似文献   

12.
萧默 《传承》2010,(22):20-22
1943年,常书鸿开创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几经风雨飘摇,却在抗战胜利的前夕被国民政府撤销了。常书鸿好不容易两次从内地招来的艺术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包括自己的妻子,都因为研究所毫无经费来源、生活无法维持,或忍耐不住这里的艰苦与寂寞,纷纷离他而去,甚至不辞而别了。常书鸿几经辛苦才建立起来的队伍可以说已经全军覆没,最后只剩下了两名青年工人。处此绝境,他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步骤1:分析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所在 开创一个新事业,在前三年之内一般都比较辛苦,种种因素导致业绩收入时好时坏,因此经营者的坚持与投入将会决定这个新事业的存续。  相似文献   

14.
回想起和男友同居生活3年。且在男友的网吧任劳任怨辛苦忙碌8个月。如今却被男友无情抛弃,她禁不住失声痛哭。她觉得男友应该给自己一些经济补偿和劳动报酬。便从男友名下的建行卡上取走4.5万元……  相似文献   

15.
和心对话     
有时候,会问自己,哪一种生活是自己想要的,为什么总是在困惑,总是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疑问。寻得心灵的宁静真的那么难?世事的繁杂究竟能影响到我们多少,而突然的顿悟,却让我们心头从此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相似文献   

16.
战备 分工后,大家分头准备材料,开始了与对方的战斗,实际上也是与自己的精力毅力的战斗。这四天里如何的辛苦是很难用文字表述的,除非亲身经历。否则是很难想象的。所有的人都是竭尽全力地完成着自己分管的事务。  相似文献   

17.
微分享     
《公民导刊》2013,(5):53-53
@作业本:关注地震,不能说明一个人高尚。不关注而忙自己的事,更不能表明一个人自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而只是恰巧有些人时间充裕而已。不要指责别人为什么不这样不那样,互不相欠。那些坚持分享幽默的朋友同样重要,有人冲锋,有人呼喊,有人转发,有人搞笑,有人照旧生活……这不正是最默契的分工吗?  相似文献   

18.
追求     
我与爱人都是残疾人。我自己砸了铁饭碗,开了一家个体饮食店,用自己的名字取名“福金饮食店“,坐落在浦东新区乳山三村338号102室。我原先是新业集团西门装潢印刷厂主任和保卫科科长。我爱人是浦东南翔小笼馆会计。我们俩收入都不薄,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为什么要离开固定的全民工作,从事动荡的个体经商呢?我认为:残疾人最可贵的是“四自“,即自尊、自信、自  相似文献   

19.
在2006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考试中,多数中学生50米短跑成绩佳。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学生的体质反而下降了。7月24日起,2006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考试在市内各大中学考场拉开序幕,从参加项目来看,报考1000米、800米中长跑项目的男女生很少,在越秀区的13560名考生中,仅有的6名报考的男女生都是清一色学校体育队长跑选手。从目前完成考试的学生成绩看,指定项目50米短跑比较理想。对“为什么不选考1000米、800米长跑项目”的问题,许多现场孩子的答案都是“跑下来实在太辛苦了!”2005年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之后,教育…  相似文献   

20.
人物忘     
邵逸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1月7日,107岁的香港大慈善家、影视业大亨邵逸夫先生辞世后,人们纷纷感念这位老人对教育和公益事业的贡献。网上流传的那幅“逸夫楼”分布图,红点密密麻麻遍布全国,彰显着这位老人的传奇一生。邵逸夫十几岁随兄闯南洋,从命运的夹缝里打拼出成功。著名的邵氏兄弟公司几乎是中国近代文化产业的奠基者,也被认为是华人精神的里程碑。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他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帝国。然而,他没有选择自己的奢侈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