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警察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担负着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卫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的任务。在保护人民和打击犯罪的过程中,枪支是人民警察必备的强有力武器。特别在当前我国暴力案件和涉枪案件不断呈上升趋势的形势下,手枪以体积小、重量轻、灵活且携带方便在警察执法中广为应用。而能否安全操作枪支并防止意外走火应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持枪干警面前最为严肃的问题。翻开我国各公安部门的案卷,可以看到许多类似案例:一名警察在徒步追踪罪犯时,手里握的枪却击中了自己;一…  相似文献   

2.
RFID技术在警用枪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用枪支的管理在日常警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警用枪支管理均采用人工管理方式,管理效率低,容易出错。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已被用于警用枪支的监管上来。文章通过对RFID技术基本原理的阐述与分析,提出了利用该技术建立起一个完备的警用枪支管理系统的方法,从而实现对警用枪支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警察技术》2008,(1):62-67
一、手枪 格洛克18/18C式半/全自动手枪 奥地利格洛克公司生产的Glock18型9毫米半/全自动手枪前身是Glock17型手枪,两款手枪大小和外形相似。Glock17型手枪已经装备了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Glock系列手枪最大特点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  相似文献   

4.
警用枪械是装备于警察,用以制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武器,是警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警用枪械常常需要在闹市和人群稠密地区使用,对犯罪分子以制服为目的,不以杀戮为宗旨,因此要求准确性高,停止作用好,能使犯罪分子立即失去作案或反抗能力,又能防止过度伤害目标,危及无辜者;可靠性较高,使用中不允许出现瞎火、卡壳等故障:使用灵活性较强,要求短小轻便,便于携带和使用。常用的警用枪械包括警用手枪、警用冲锋枪、警用步枪、警用狙击步枪和警用霰弹枪等。  相似文献   

5.
严格枪支使用规定 ,加强我国警察手枪射击训练 ,可以增强警察自卫能力 ,更好地打击犯罪、履行职责。目前我国警界在警察枪支使用训练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可借鉴境外警察机构先进做法 ,研究生产警用枪弹 ,改变训练模式 ,改善训练条件 ,提高训练实效。  相似文献   

6.
严格枪支使用规定,加强我国警察手枪射击训练,可以增强警察自卫能力,更好地打击犯罪、履行职责.目前我国警界在警察枪支使用训练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可借鉴境外警察机构先进做法,研究生产警用枪弹,改变训练模式,改善训练条件,提高训练实效.  相似文献   

7.
丁同兴 《公安教育》2002,(12):40-43
近年来,恶性暴力案件特别是涉枪案件日渐增多,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凶残,公安民警在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中牺牲负伤情况也日益突出。根据公安部门统计,近二十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4659名公安民警英勇牺牲,8396名公安民警光荣负伤。可以说公安队伍“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我国从1992年至今,每20小时就有一名公安民警牺牲,而世界“头号”枪国美国每52小时才有一名警察死亡,相较之下,我国治安形势好于美国,枪支管理严于美国,可为什么警察牺牲的人数多于美国?究其原因,一是民警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缺乏应有的体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对刑事犯罪涉枪案件的统计来看,利用拼装枪支作案的发案率有所上升。本文对拼装枪支与制式枪支的痕迹特征及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现场分析中,在未找到作案枪支的情况下,正确判定发射枪支的种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移动短讯技术建设“警用信息短讯服务中心”为各警种在流动性工作中提供一种安全、灵活、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交流与反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警用防弹衣质量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深入,公安机关警用防弹衣装备数量逐渐增加,将成为公安机关基本装备之一。警用防弹衣的质量引起了各级公安装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一、警用防弹衣质量管理情况防弹衣作为重要的人体防护装备,公安部一向高度重视其质量管理。自2002年起,公安部对警用防弹衣生产实行企业备案制度,根据企业的生产设计能力、质量保证条件等情况,先后有39家防弹衣生产企业在公安部登记备案。备案后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显著增强。2002年至2005年,公安部每年都组织有关机构对警用防弹衣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方式是…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中国经济市场陆续发生了如万福生科、五粮液、恒大地产等一系列会计造假案,这些事件下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未来健康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一系列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失败事件发生后,引起大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也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此外,导致注册会计师信任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审计活动的风险;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损;法律法规的不统一,独立审计准则地位尴尬;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应采取下列对策:(一)坚持以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和方法;(二)让注册会计师具有真正的独立性;(三)完善现有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警察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未来的警务执法活动中,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精通、体魄强健,并能依据现场状况临机应变,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置。警体教学则依据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断实践、改革,但目前尚有许多不足,从福建警察学院警体教学来看,课程课时的安排、师资情况及学生课余警体训练情况等方面都需要改进,为此要加强对以上问题的探析,以便为今后的警体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安情报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公安情报工作在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公安情报信息体系建设、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以及公安情报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情报信息类型单一、情报质量较差、情报工作管理体制滞后、公安民警情报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应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建立一体化公安“大情报”工作体系,加强情报信息的综合研判,建立反应灵敏、覆盖面广的情报网络。  相似文献   

14.
在应急警务处置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警察常常会表现出各种消极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任务的顺利完成。麻痹轻敌、恐惧畏险、缺乏灵活应对能力是应急警务中警察消极心理的主要内容,对这类消极心理的表现、成因及防范等进行研究剖析,可为应急警务指挥人员、参战的各级各类警务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涉警事件引起的网络涉警舆情危机影响着警察形象和警察权威的建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警察执法环境并不乐观。警察自身又存在职能不清、违规执法及内部失检等问题,因而成为网络舆情的引爆点。网络的发展和公众的参与又加深了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壮大,一旦出现涉警舆情,极易演化成为危机状态,影响警察权威的树立和巩固,波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警察应对网络涉警舆情也应从自身、媒体、公众等方面着手,重塑警察权威。  相似文献   

16.
论刑讯逼供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现象的心理原因主要在于一些警察存在的认知偏差、情绪控制能力差、办案能力差、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及自我意识上的偏差。解决刑讯逼供问题的心理对策包括建立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教育训练模式 ,落实警察招收中的心理选拔环节 ,加强教育训练的针对性 ,以全面提高警察队伍的办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司法腐败是各种腐败现象中的要害和核心 ,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温床。司法腐败之所以能存在 ,是司法权力的行使者将司法权力据为私有 ,以权谋私 ,权钱交换 ,从而产生异化与腐败。反对司法腐败既要抓防又要抓治 ,尤其要注意加强民主权力对司法权力行使的制约 ,加强司法权依法行使的保障机制 ,强化司法廉政的监督制约机制 ,提高司法队伍的素质 ,增强司法人员的社会公仆意识 ,同时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公安保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窃密活动;一些公安机关的领导和公安民警存在和平麻痹思想、缺乏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基本知识,保密技术比较落后。为此,必须坚持"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通过开展保密教育和检查、完善保密法制、加强保密队伍和保密技术建设、制定应急预案、查处泄密事件、打击窃密活动等途径和方法,确保公安秘密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监狱是刑罚的执行机关,提高监狱基层警官队伍素质,既是直接影响罪犯改造质量的因素,又是衡量监狱文明执法程度的重要标尺.为此笔者通过科学分析相关制约因素,提出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途径提高基层警官素质和能力,强调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机制应成为提高警官素质和能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谈公安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由于种种原因,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安院校实践化教学的进程,使公安教育不能适应公安实战部门的发展需求。文章试就当前公安院校实践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