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阶层流动是现代化的一个趋向。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将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值,增强人们奋斗的信心,促进社会的进步。良性流动的标志包括:阶层流动机制合乎公平正义、阶层流动路径开放有序、阶层流动的自致因素占主导地位、阶层流动过程理性平和。促进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需要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社会流动中贫困群体的固化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阶层的流动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有阶层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阶层固化,不能正常社会流动。社会存在"夹心层"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夹心层"扩大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把社会的公平正义机制建设提上日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从社会阶层的流动及其分化入手,分析了阶层固化的根源和现状,为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阶层流动固化现象以及如何构建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格局提供了顶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是怎样演变形成的,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各阶层今后将怎样继续演化,现有的社会流动机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还不合理,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和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并关注的.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所做的两种视角的分析和描述.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量变过程.社会分层研究与社会流动研究互为表里,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防止“阶层固化” 促进社会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嘉宾:辛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杨继绳 新华社原高级记者 刘精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廉思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习文 近来,“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引发媒体热议:农家子弟还能“鲤鱼跃龙门”吗?就业晋升,拼个人能力还是“拼爹”?如果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个人是否能凭借后天的努力改变命运?……“社会阶层固化”意味着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受阻,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被堵塞,人们看不到未来向上发展的希望,容易;1发社会矛盾。目前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态势如何?如何防止“社会阶层固化”?需要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社会阶层变化是转型社会最深刻的变化之一,由此所带来的"二代"现象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相关研究揭示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原因,但缺乏关于"二代"现象深入系统的制度分析。通过对厦门、漳州、泉州"闽南三角"地区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二代"群体生存现状,揭示制度变迁引发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厘清制度安排与社会分层的内生性,寻找阻滞社会流动的障碍,探究"二代"现象的制度根源,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转型社会中的"二代"现象,有助于为构建良性的社会结构提供思考方向,消除阶层间流动障碍,形成和谐、健康、良性发展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个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和教育质量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此,应通过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加以解决。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动力,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助推器,是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阶层的代际绝对流动率不高,两代人的社会阶层流动总体是积极、合理的。代际流动的阶层固化主要表现在中、下层,尤其是子代下层中超过83%来自于父代下层,表明"贫二代"的真实存在。解决之道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打破和体制区隔,将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给全体国民,使社会中的阶层迅速壮大,社会向上流动渠道更公平、通畅。  相似文献   

9.
怎样实现社会的和谐,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当社会中有不和谐的因素时,这种机制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在良性的状态下运行。“和谐社会”的机制包括以下的内容:"1、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和谐社会应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它可以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之中,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释放由社会不公平的能量形成的社会张力。一个…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身份制度的不断变迁,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加快,诱发不同社会阶层的角色冲突形成,由于理性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因而导致非理性利益机制表达频发,表征着不同社会阶层的角色冲突转化为对峙心理,由对峙心理转化为社会冲突乃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最大风险。  相似文献   

11.
社会向上流动受阻催生“夹心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阶层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阶层固化,不能正常社会流动。社会存在夹心层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夹心层扩大化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政治资源是理解和研究现代阶层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逻辑起点,政治资源配置是形塑社会阶层关系的重要机制。政治资源流动是社会阶层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政治资源的争夺是阶层矛盾和阶层冲突的重要原因。从政治资源配置的视角解读社会阶层关系,是社会阶层关系研究的学者应该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底层公众     
<正>他们区别于传统的弱势群体;他们饱受社会阶层固化之痛;他们因为无资本、无权力逐渐被边缘化;他们心怀理想与希望,奋力"向上流动"30余年来,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利益格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深刻变动,推动中国社会阶层急剧分化。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显示,"新底层社会"呈现扩大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资源公正配置的必要条件,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改革开放实际上是我国社会发展机制的重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全面调整,这必然会引发社会结构、阶层的变动和重组。我国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同时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是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党的政策为引导,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以合理流动为途径逐步形成的。要从新的社会阶层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规律,世界潮流的走向和国际竞争的现状等方面,分析和认识新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这关系到能否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需要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剥削、公与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林平  沈宫阁 《人民论坛》2014,(1):18-19,256
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阶层的代际绝对流动率不高,两代人的社会阶层流动总体是积极、合理的。代际流动的阶层固化主要表现在中、下层,尤其是子代下层中超过83%来自于父代下层,表明“贫二代”的真实存在。解决之道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打破和体制区隔,将教育资源公平地分配给全体国民,使社会中的阶层迅速壮大,社会向上流动渠道更公平、通畅。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首先是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其中最关键的又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具有多重标志。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由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工人阶层、农民阶层以及弱势群体阶层构成。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建立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高效的矛盾疏导机制等,促进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成秋英 《新东方》2011,(5):66-69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重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社会阶层、社会利益主体的不满情绪需要有发泄的途径,这就需要建立信息获取机制、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凝聚机制、利益协商机制等社会安全阀机制,并使这些机制制度化。笔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用科塞的功能冲突论及其社会"安全阀"制度阐述了社会"安全阀"制度建立的紧迫性及其制度化手段,提出了社会"安全阀"制度建立的主体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的社会阶层的发生有复杂的、深刻的、多样的社会原因,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时代的或历史的原因:(1)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的;(2)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社会阶层的结构发生新变化的体现;(3)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社会流动频率程度加大的反映;(4)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社会成员职业经常变化的结果;(5)新的社会阶层是我国社会成员身份连续变化的标识;(6)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而形成的;(7)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通过合法经营而形成的;(8)新的社会阶层是在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的过程中形成的;(9)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王处辉 《人民论坛》2020,(6):126-129
在绩效导向和能力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个体通过教育而获得文凭是其实现社会流动的最重要途径,而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逻辑被认为是酿致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的延续不仅会导致教育获得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现象,还可能阻滞社会流动并加大阶层固化的风险,从而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造成掣肘。推进教育公平是防治社会阶层固化风险的先在基础,而其重中之重就在于推进教育供给侧,形成相对公平、均衡的教育发展生态,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奋斗和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从而建设一个活力充盈的社会和繁荣富强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