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小康》2016,(20)
正@小康杂志社:在加快城市经济国际化的跑道上,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正不断发力,一批拥有梦想的创新创业者为产业而战,政府则主动当起了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的"店小二",杭州经济国际化的速度与激情,值得世界期待。@勤奋的胖墩8888:2016年G20峰会落地杭州,既是历史的恩泽,也是现实的选择。杭州加油!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21)
正@小康杂志社:在加快城市经济国际化的跑道上,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正不断发力,一批拥有梦想的创新创业者为产业而战,政府则主动当起了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的"店小二", 杭州经济国际化的速度与激情,值得世界去期待。@勤奋的胖墩8888:2016年G20峰会落地杭州,既是历史的恩泽,也是现实的选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入新十字路口,全面推进国家高新区国际化发展将成为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也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点。本文以杭州滨江高新区为例,本文对滨江高新区产业国际化发展概况和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重点聚焦产业国际化发展短板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阐明滨江高新区在产业和创新领域"融入发展、跨越发展、升级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国际化路径,提出国际创新型产业集群、"互联网+"创新创业高地、国际创新网络节点、世界一流宜居宜业环境等国际化发展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产业创新是城市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产业创新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当前,杭州正在进入人均GDP1万美元的发展新阶段,面临着全球化、新经济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与压力,积极发展新型城市经济,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的国际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国际化与现代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经济发展是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随着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城市国际化与现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性城市作为城市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经济将直接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和世界市场直接接轨,这必将推进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国际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詹敏 《政策瞭望》2016,(6):27-29
2016年,杭州高新区(滨江)要围绕G20峰会这个圆心,抢抓产业和城市国际化的历史性机遇,统筹谋划各方面工作,确保"十三五"开局良好,继续保持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率先落实"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的发展要求,确保圆满完成峰会各项保障任务,向世界展示一个智慧、创新、美丽、幸福、活力的高新区(滨江),确保高新区(滨江)持续走在前列。一、产业引领,聚焦信息经济。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杭州市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为引导,立足于杭州城市发展特色,联合有关专家、有关企业共同探讨,对杭州创业发展特色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开展了深入的讨论,旨在探索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杭州特色的创业发展道路,现将有关观点摘录如下:杭州城市发展特色:从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看,杭州的文化(包括科技)、经济、环境等并重,互相融汇,文化内涵渗透在经济关系中,经济运行体现文化内涵,形成发展的软硬环境,构成了杭州丰富多样、和谐创新的城市发展格局。从总体上,杭州是一个文化、经济和环境和谐创新、适宜生活的城市。这种…  相似文献   

8.
如果一个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冲出了国内,影响某个区域、所在的洲、世界部分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人们就称这个城市为国际城市。这种现象即为城市国际化。1、城市国际化问题。城市国际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国际化的直接产物。反过来讲,一个中心城市要想提高自身国际化程度,就要善于从全球视角来把握自己,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在组织  相似文献   

9.
<正>一、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发展国际化城市的概念雏形最早出现于1889年,德国学者Goethe将罗马和巴黎描述为世界城市,即当时最早的国际化城市。格迪斯(Patrick Geddes)于1915年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这是对国际化城市的最早洞见。20世纪60年代以后,城市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交错,由此引发了霍尔、弗里德曼、萨森等学者对国际化城市这  相似文献   

10.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16,(15):44-44
G20杭州峰会将使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国际化进程,将开创杭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来,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启动旅游国际化战略,全面打响“观光之都、会展之都、休闲之都”品牌,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历史性跨越和从“观光游”向“会展游”、“休闲游”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11.
世界城市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城市功能与城市内涵的有机结合,走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世界城市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城市功能与城市内涵的有机结合,走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杭州立足自身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深入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走杭州特色的科学城市化道路,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软实力"与"硬实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内生型经济和开放  相似文献   

14.
<正>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杭州时指出:“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见的,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十多年过去了,杭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杭州人则用俚俗的语言比喻自己的城市是一盘“木耳炖豆腐”,从吴山上鸟瞰:粉墙黛瓦犹如黑木耳炖豆腐,一个十分朴素而又富有浓郁乡土味的比喻。2004年8月26日,杭州启动了《推进杭州旅游国际化方案》,以2006年休博会为契机,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魅力,走旅游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把杭州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也是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城市的发展,正在形成新的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高潮,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社会发展阶段,特别是面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过程,太平洋经济圈国家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城市国际化和城市内化型的现代化的竞争力方面。面对这样一种形势,研究世界一流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与特点,并寻找出共性的发展趋势,建立中国一流城市发展的“标杆模式”,不仅对上海城市的发展有直接的借鉴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都是大有裨益的。循环型城市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发展模式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纷…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国际城市”的科学界定及其建成时间的合理预期 国际城(都)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现代都市类型,就其规模而言,大体可分为全球性世界大都市(会)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等两个层次;就其功能而言,又可分为国际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城市、国际旅游或其他特定国际化功能的城市……等。全球性的世界大都会都是兼有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综合中心功能的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我国建设国际城市的基本取向主要是国际经贸金融中心城市。当代的国际经贸金融中心城市,是指某些具有特定国际经贸区位优势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心城市,由于其经济运行和服务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演变成了国际区域性或者全球性的国际经贸中心。这种国际城市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分工国际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的产物,国际贸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大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我省的几大都市区已深入参与到全球城市网络竞合中。特别是杭州,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城市,随着今年G20峰会、2022年亚运会的筹备,以及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和"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参与,正处于城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通过中科院组织的评审,并由省政府批准印发。该规划空间包括环杭州湾地区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6市产业和城市新的成长空间,并涉及6市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具有国际环境良好,国际化平台宽广,区位条件优越,综合实力雄厚,经济资源富集,体制富有活力。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战略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部分、改革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集聚国际先进生产要素,改造提升特色块…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杭州以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主要标志,积极探索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城市以低碳城市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