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后,武汉市台联积极响应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号召。在市政协副主席、市台盟主委、市台联会长江中联的带领下,在汉的台胞和市台联机关工作人员踊跃捐款,截至5月31日,共为灾区捐款45350元。其中机关捐款20000元、台胞捐款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4)
<正>2月1日,在春节来临之际,福建省台联副会长陈永东,带领省台联机关干部一行深入泉州市永春县看望慰问困难、重病台胞,给他们带去新年的祝福,送去慰问金,帮助困难台胞过一个温暖、祥和的节日。每到一户困病台胞家中,陈永东总会与台胞及其家属们促膝谈心,详细了解其生活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勉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并将自己的联系方  相似文献   

3.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是我国对台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目前,汉台关系呈良好发展的态势。自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回祖国大陆探亲以来,来汉探亲、旅游、经商、交流的台胞达70余万人次,台湾百大财团企业负责人多次来汉考察。赴台的武汉居民逾万人次。截至2005年10月,我市各类因公赴台人员达1300多人次,其中经贸团组占60%以上。台商在汉投资也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为止,武汉市已累计批准成立台资企业720多家,投资总额约1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逾7亿美元,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回顾过去,武汉市对台工作走过…  相似文献   

4.
樊宁 《两岸关系》2005,(2):36-38
生活在苏州何山花园的83名台胞只是生活在大陆的台胞缩影,从台湾到此安度晚年的台胞增势不减。在苏州的其他社区也随处可见生活在其间的台胞身影,台胞们视苏州为第二故乡,颐养天年。台资企业敬鹏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芳煌说了件趣事,他在台湾的一位旧友25年未曾谋面,谁知前不久两人竟然意外在何山花园相遇,原来两人不约而同买了这里的房子,成为邻居。他笑称,苏州昆山市的台湾人更多,走在路上冷不丁就能撞上在台湾的亲朋故友……  相似文献   

5.
杨进群 《半月谈》2005,(3):81-81
主持人的话:“每逢佳节倍思亲”.军人的家属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应一位军人家属的要求,刊发了他的一封信.代表着军人家属对广大官兵的一片心意。  相似文献   

6.
黄建伟  尹先凯 《台声》2004,(10):58-59
现年38岁的张晓东,武汉市台联副会长、中共党员、台盟盟员、祖国大陆“第三代”台胞。一直以来谢绝接受媒体的采访,这一次在反复联系下破例接受我们追踪采访,使记者觉得此行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7.
王茜 《台声》2006,(12):54-54
12月5日,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台湾岛内、港澳及海外台胞,在穗台商、台湾学生,在穗定居台胞共约200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广州市台联25岁生日。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孔少琼、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苏晋中、全国台联副会长、广东省台联会长叶昶及市委统战部、市台办及各区县市统战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1981年11月,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穗台胞们迎来了他们盼望已久的一件喜事,那就是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的成立。它的成立,意味着在穗台胞们在广州…  相似文献   

8.
赵博 《两岸关系》2014,(8):41-42
<正>从起初的一两百人到如今固定的千人规模,从海外招募为主到岛内踊跃报名,从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到"有的放矢"地考察求学就业……光阴荏苒,30年间,全国台联每年夏季举办台胞青年夏令营,邀请一批又一批来自台湾和海外的台胞青年还乡,在两岸民众往来中写下一章又一章动人的青春诗篇。"台胞青年夏令营是不是最早开展的两岸交流活动,不好下结论。"全  相似文献   

9.
在海峡对岸,有一本由河南省鄢陵县籍台胞们于1983年9月在台北创办的《鄢陵杂志》,成为近来鄢陵乡亲的一座"金桥".杂志乡音俚话家常,诗词文章叙真情,内容朴实无华,充满了浓浓的乡韵、乡音、乡情,使读者爱不释手,日益成为海峡两岸同胞沟通的"金桥",深得乡亲们的喜爱.《鄢陵杂志》是台湾的鄢陵籍台胞自筹资金,无偿编辑,免费赠阅的合法刊物.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4)
<正>1月8日至22日,四川省台联开展了新春走访慰问台胞工作,省台联会长刘琪、副会长冯雪菊带队先后看望慰问了居住在成都、资阳、内江、宜宾、泸州、乐山、眉山等地的台胞家庭76户。走访慰问以老台胞和生活困难的台胞为重点,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他们度过欢乐祥和的新年。慰问中,每进一户台胞家庭,刘琪一行便与台胞及其家属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0,(3)
正新冠肺炎发生后,1月30日,安徽省台联通过理事微信群发出《致全体理事的一封信》,向全体理事发出倡议,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服务当地台胞,协助做好在皖台胞群体的疫情防控。呼吁广大居皖台胞台商捐赠救助,支持抗"疫"防疫工作。截至2月10日,安徽省共有8位台籍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  相似文献   

12.
正初夏时节,武汉黄陂区横山脚下,桑葚、桃子等果实挂满枝头,包菜、土豆等蔬菜长势正旺。一群台胞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造了一片生态有机农场——莲明集团"一心回乡"生态农业基地。5月22日,在武汉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策划组织的一场"台生美丽乡村行"活动中,武汉大学20余名两岸师生来到这片生态有机农场,在项目负责人,台胞蔡三义的带领下下到田间地头体验生态种植方法,也深入了解了团队创始人李旭清女士和她的团队的"一心回乡"故事。  相似文献   

13.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 烛。 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好像有几分“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信,就是一封信、十封信、百封信,也不会有人去“斤斤计较…  相似文献   

14.
这回家的路,走了60年,承载了太多的期待与夙愿。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收获和感慨……7月29日下午15点30分,台湾长荣航空BR870次航班从香港起飞前往台北。在这次航班上有一个特殊的团队——"北京市老台胞赴台交流团"。团内的老台胞平均年龄70岁,年纪最大的今年81岁,他们已经阔别家乡半个多世纪了。昔日英姿勃发的少年,如今已成了饱经风霜的老人。团员们坐在机舱的那一刻,内心百感交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特别是父老兄弟姐妹,一浪又一浪地涌向心头,引起无限的思念;件件往事映入眼帘,又从眼角轻轻的滑落。17点10分,飞机缓缓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老台胞们的心情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当大家走出通关大厅,熟悉的乡音、温暖的问候扑面而来,这是台湾的亲人和朋友在热情欢迎交流团的到来,他们送上鲜花和礼物并与团员们握手致意,亲情洋溢的团聚场面从这一刻起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由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这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好像太“迂腐”,别说是用官烛看半封信,就是一封信、十封信、百封信,也不会有人去计较。可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故里祭祖思根情——350名台胞到漳浦谒祖认亲 11月12日,80名台湾板桥市的同胞到福建省漳浦县石榴镇攀龙村谒祖认亲。至此,共有四批350名台胞分别于本月6日、8日、10日、12日到该村谒祖,创下了漳浦县历年来台胞一次回乡谒祖人数最多的记录。大多数台胞第一次回故土谒祖,他们在祖祠堂前长跪不起,激动地说:“这里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先祖就是从这里过去的……”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7)
<正>8月11日至13日,由江苏省台联和连云港市台联联合举办的2017年江苏省台联两岸台胞中小学生"放飞梦想"夏令营在连云港市举行。来自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宿迁11个市的两岸台胞中小学生及部分家长共130余人参加了活动。为了加强对青少年台胞的培养和两岸小台胞的交流,从2013年起,江苏省台联连续5年针对两岸台胞中小学生群体举办"放飞梦想"夏令营,该活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欢迎和好评。今年夏令营是历次举办规模最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20,(5):16-19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祖国大陆始终作为台湾同胞的坚强后盾,及时与台湾有关方面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精心照顾在大陆台胞的生活和防疫需要,倾心做好滞留台胞的服务工作,全力救治台胞患者,努力协助需要返台的台胞及早安全顺利返台,积极协助台资企业享受各地政策支持,有序复工复产。生动地体现了"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武汉市台办负责人就疫情防控涉台工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介绍武汉有关方面关心照顾滞鄂台胞情况。湖北省启动在鄂台胞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88年,武汉市就成立了第一家台资企业.近两年台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武汉冒出、落根,每年以成倍的速度递增.迄今该市已有台资企业300多家,投资总额4.5亿美元,其中协议台资2.1亿美元.台湾已成为该市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随着“千岛湖事件”引起的风波逐步平息,台商又掀起了对武汉投资的新一轮热潮,每天来汉寻求投资机会的台胞络绎不绝.台商为何如此钟情武汉?独特的人文、经济和市场优势辛亥首义之都和抗战临时首都的光辉历史,对广大台湾同胞无疑具有某种亲合力.许多台胞到武汉来,首先要看的就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阅马场旧址.此外,名冠大江南北的黄鹤楼和音韵绵绝古今的琴台,更为江城平添了令人神往的文化情调.据粗略统计,来汉探亲、旅游和从事经贸活动的台胞迄今已逾20万人次.吸引台胞的是江城风情,而留住台湾投资者的则是武汉这座华中特大城市独有的经济和市场魅力.自清末张之洞督鄂兴办起一批洋务企业,武汉由规模仅次于上海的对外通商口岸又一跃而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将武汉确定为中国的中心城市,“略于纽约、伦敦之大”.武汉所处的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位置,已  相似文献   

20.
程程 《两岸关系》2008,(2):48-49
两岸同胞的交流,常常产生很多很多的故事…… 在与一群台湾同学交流交往过后,一位大陆的同龄人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