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唐金权 《传承》2009,(18):60-61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美国企图使台湾成为遏制新中国的基地。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向台湾当局提供军援和经援。朝鲜战争爆发前,台湾当局意在继续维持国民党政权。战争爆发后,台湾当局想利用战争爆发的机遇,要求出兵朝鲜,寻求美援,反攻大陆。朝鲜战争结束后,台湾当局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借此与大陆相抗衡。  相似文献   

2.
李立 《统一论坛》2011,(3):74-76
廖文毅归顺廖文毅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牺牲品被关在监狱里一筹莫展之际,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断然抛弃"袖手政策",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为国民党在台湾撑起了保护伞。廖文毅在美国眼里又有了点价值,很快被释放出狱。  相似文献   

3.
1979年9月1日,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现在最大的统一战线问题,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问题。”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率残余势力退守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峙,从而造成了海峡两岸相互隔绝...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的新格局,在这个格局中既有激烈的对抗,又有相互的妥协.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出兵干涉,就是这种对抗的激化表现.但是,斯大林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他的个人因素,一直避免与美国爆发战争,而是把出兵援助朝鲜的重任转嫁到中国身上.  相似文献   

5.
孙军  陈圣明 《传承》2008,(8):120-1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的新格局,在这个格局中既有激烈的对抗,又有相互的妥协。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出兵干涉,就是这种对抗的激化表现。但是,斯大林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他的个人因素,一直避免与美国爆发战争,而是把出兵援助朝鲜的重任转嫁到中国身上。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在大陆残存的最后军队通过西南邻国撤往台湾,情况十分复杂,过去学界研究甚少.其中通过越南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残军人数最多,是典型个案.系统考察滞越国民党残军从出境、在越被囚三年半至赴台的完整详情,可以看出,滞越国民党残军的命运受到中国实力以及法国、美国、台湾当局政策和越南战局等复杂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艳  刘新 《青年论坛》2007,14(5):139-142
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后,为了防止台湾落入北京政府手中,美国决定以武力协防台湾.但随着危机的日趋紧张,美国政府卷入战争的危险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内外舆论势力的强烈反对,美国这一政策不得不进行了调整,美国决定放弃沿海诸岛,避免与中国再发生一场战争.美国在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危机反应和政策调整中暴露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弱点.  相似文献   

8.
邰言 《黄埔》2010,(6):48-51
国民党军大整编,清除党派现象,提高战斗力,目的还是一个:反攻大陆 朝鲜战争爆发后,重新拥有了美国盟友撑腰的蒋介石,顿时腰杆硬了许多,他堂皇宣布"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成功",犹如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金融危机下的台湾对东南亚投资高群服东南亚地区去年爆发金融风暴后,台湾当局感到有机可乘,遂再次推行“南向投资政策”,加大对东南亚投资的力度。为将这一政策付诸实施,国民党投资事业管理委员会主委刘泰英率领“东南亚投资环境考察团”于3月中旬赴东南亚四国...  相似文献   

10.
台湾航空工业始建于六十年代末,它是在国民党军方的主持下,依靠引进美国的航空生产技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为摆脱在军用飞机更新换代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对航空工业进行了改组和调整。本文拟就台湾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前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台湾当局自今年元旦讲话提出“统合 论”表示要“共同寻求两岸永久和平、政治统合新架构”后,2月15日在接见美国前亚太助理国务卿罗斯时又声称,台方“有心改善两岸关系,完成两岸关系正常化”;2月17日在接见美国前联邦众议员索拉兹时又称“台湾希望重启两岸协商大门”“已经作好与大陆复谈的准备”。台湾当局的这些讲话似乎显示了台湾当局对打破两岸僵局、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很“积极主动”的。但2月 23日,在台湾方面规划两岸关系的重要文件“国家统一纲领”届满10周年之际,国民党、新党、亲民党等在野党都纷纷举办纪念活…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当“停火”提案被搁置后,美国又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迫其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军,以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根本上消除“台海危机”,亦从根本上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开来。此即“金马撤军论”。在这一关系到国民党“法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矛盾冲突再起。其实,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美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三年,台湾党外运动发生重大分裂,爆发了党外运动史上最大的论战,新生代与中生代在运动的路线和方向诸问题上产生了深刻分歧。由于内部的裂隙和国民党竟选策略的改变,党外主流派在年底选举中败北。一九八四年,“公政会”与“编联会”继续分庭抗礼①。党外主流派的权威地位不断地受到挑战.国民党统治连续发生政治、经济、内政、外交危机,使党外对当局的批判和揭露出现了新的高潮。台湾当局制造“文字美丽岛危机”②,对党外运动的镇压打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初曾出现过解决台湾问题的良机.人民解放军已做好了一切准备,美国认识到继续支持蒋介石集团不符合其最大利益,已准备从台湾脱身.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这一良机错过了,但留给我们很多启示.美国是注重自身利益的国家,而台湾问题的解决终究靠我们的实力.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后,利用国际环境的“有利”因素,极力促进菲律宾华文教育,意在达到影响和控制华侨社会、与中国大陆争夺东南亚华侨的文化阵地等目的。为此,台湾当局积极发展菲律宾华文教育事业。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表明:一方面台湾当局对中华文化在菲律宾华侨社会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地的华文教育在台湾当局的影响下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关于战后台湾在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研究,可以为当前大陆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实施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进一步成为“选举机器” 随着台湾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党国体制”早已被台湾民众所诟病,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党部的职能进一步弱化。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虽然兼任国民党主席,但并不以国民党中常会为决策机构。加之台湾选举频繁,国民党中央也成为选举的指挥中心,各地方党部也成为地方选举运作枢纽。2011年国民党朝“选举机器”转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1949年秋冬国民党退据台湾.那时,国民党在大陆败局已定,慌忙将其残余力量撤往台湾.蒋介石于同年12月10日从成都退到台湾,于195O年3月1日在台北.恢复了“中华民国总统”职务,正式经营台湾为“反共复国”基地.国民党退据台湾之初,上下充满失败情绪,岛内人心惶惶,社会动荡,局势混乱.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农业和工商业大多陷入停顿状态.加之100多万大陆人员涌入台湾(台湾人口从1945年的624万增至1949年的753.8万),岛内经济更加恶化,物资匮乏,物价上涨.对外关系上,不少西方国家,特别是长期作为国民党维持统治靠山的美国,鉴于国民党败局已定,一度采取“等待尘埃落定”的观望态度,并暂停了对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面对上述危局,国民党当局为在台湾生存立足,建立统治秩序,巩固政权,主要做了三件事:(-)鉴于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蒋介石于1950年8月在国  相似文献   

18.
<正>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战场的形势有过几次大的变化。双方在胜利时都对战争的前景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最后都不能不让战场的客观现实来决定交战者的主观意图。朝鲜战争本来是一场内战。美国的干涉是为了维护其霸权,而中国派出志愿军则是为了抗击美国的霸权主义。双方的动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另一方面,双方在战争中所追求的目标,则都经历了一个类似的变化过程。从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各界施压下,台湾当 局同意春节包机,但 又坚持大陆飞机不能飞往台湾、包机须在港澳落地。台湾当局到底算计着什么呢? 陈水扁在2000年竞选的时候,出于反国民党和吸纳中间选票的需要,开出了推动两岸“三通”与直航的支票。然而当选后,陈水扁沿袭李登辉  相似文献   

20.
赵利 《两岸关系》2001,(2):18-20
自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以来,台湾当局一直叫嚣要“与台湾共存亡”,并修筑了所谓的“五大防线”。李登辉上台后,为推行“台独”路线,更是苦心经营,又买洋武器,又搞“精实案”,妄图依靠其军事防线,以武拒统。这些防线能成为“台独”分子的“挡箭牌”吗?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五大防线”。 金马防线 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为了收缩海上防线,决定从大陆沿海岛屿撒军,将主要兵力撤至台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