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特区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钟坚在中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10多年社会变革中,最激动人心的乐章,莫过于沿海经济特区的迅速崛起。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异彩。(一)“创办经济特区,是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 年初在深圳召开的“特区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讨会上,8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兴办经济特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深圳的实践说明,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发展速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只要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建设是可以互相促进,同步发展的。深圳的实践还说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就更有信心,党在群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凭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不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而且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经济特区的伟大实践,是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特区精神。关于特区精神,每个经济特区都有自己的总结和提炼。最早创立的深圳特区精神是"改革、开放、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4.
在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所写的《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一文中,谈了我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认识,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等。近两年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经验。蓬勃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基础。因此,本文拟根据我国近几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些新情况和新经验,诸如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一国两制”的构想、理想和纪律的重要作用等,再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结出许多硕果。经济特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其中之一,而深圳特区又最具异采。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渔村,如今成了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的新兴城市,其发展速度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实践证明,兴办特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决策,深圳不愧为改革开放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6.
王鹏程 《岭南学刊》2008,4(2):15-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共执政道路上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论上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反映了时代和中国人民群众的诉求,体现了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独立,获得发展的保证。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命力的关键是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这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绍军 《湖湘论坛》2008,21(2):1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必须有的特性,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鲜明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浩 《人民论坛》2020,(1):80-83
从宝安撤县建市到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从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一锤定音,从经济特区“要不要继续特下去”到中央明确提出“三不变”方针,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示“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再到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党中央举旗定向、英明领导,是深圳改革开放一路前行的“灯塔”。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指导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总体思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我们党通过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贡献,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