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世荣在元世祖时期进行了一次以理财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改革重点是通过发展生产、裁抑权势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文章对这些经济政策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力图深刻理解卢世荣改革的意图.并试图从这些政策所影响的阶级的角度分析卢世荣改革失败的原因,指出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严磊 《人民论坛》2013,(7):241-243
新自由主义是主导当今世界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它对非洲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新自由主义在非洲的兴起是由20世纪70年代末非洲经济困境直接促成的。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导下,非洲进行了一场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经济改革,但是结构调整政策自身存在严重缺陷,最终导致非洲经济改革的失败,并陷入严重的发展危机。  相似文献   

3.
省直管县体制是浙江省县域经济发达、块状经济活跃、区域经济均衡、城乡收入差距小、成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制度基础。2003年后该制度在全国全面试点和推广,但在经过10多年的改革试点后,省直管县改革在全国陷入低潮。导致省直管县改革陷入低潮的原因很多,其中忽视本地县情,使制定的省直管县改革政策脱离本地实际和效果不佳是重要原因。只有对全国县(市)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合理分类,明确不同类型县(市)的发展目标,并对省直管县不同维度改革政策及其组合的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因县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改革政策组合,才能有效实现省直管县改革的预期目标,减少改革政策与目标错位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不断完善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将省直管县改革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掀起贸易纷争的主要原因是中美经济差距逐渐缩小、美国无法接受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客观事实,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政治需要等。事实上,美国政府的对华冲突性贸易政策不仅加深了美国自身已有的分裂,也违背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势,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现实原因的相互交织,各级政府决策失误或执行偏差导致的政策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给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政策决策系统对政策问题确认不准确,其原因有很多,除了人为的原因外,欲解决的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也常常使决策者难以准确地确立政策问题。现实中,很多社会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或一个问题涉及经济、法  相似文献   

6.
林琳 《求索》2004,(11)
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经济政策包含着大量经济理论的依托成份 ,加强经济政策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 ,我国经济政策研究存在的失误 ,明显在于理论基础不足等原因。因此 ,国内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种种缺陷应该加以矫正 ,同时还应促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7.
唐果  罗贤春  贺翔 《中国发展》2009,9(2):35-39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任何社会的经济繁荣、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均离不开一定的合理的公共政策的指导和调控。不过,政策运行并不总是成功的,政策失败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而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构筑了管理和服务的新平台,为政府防控政策失败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是十九世纪末叶,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这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变法,在晚清历史上颇有声色,影响深远,但却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历来众说纷纭,但对变法者们主观因素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涉及很少。事实上,变法者们的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是导致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印度人民党的下台看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 5月举行的印度大选中 ,以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以失败而告终 ,沦为反对党 ,而国大党则东山再起 ,重掌政权。这一结果尽管有点出人意料 ,但“历史没有假设” ,任何“果”必有其“因”。分析和总结印度人民党“翻船”的原因和教训 ,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尤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很有裨益的。现在看来 ,印度人民党下台的原因很多 ,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没有代表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利益。这些年印度搞经济改革 ,搞“计算机革命” ,经济上取得较大成功。但经济增长了 ,广大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们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00,(11):15-17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困难时期。如何顺利推进改革,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对改革的信心非常重要。前不久,我们就有关改革的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抽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结果作些分析。 一、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人们极为关注。从调查结果看,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国企改革信心不足。分析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较多的人对搞活国有企业认识不清,因而只能选择"说不清";另一个原因是国企改革多年的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不太令人满意,尽管国家出台过许多政策和措施,但国…  相似文献   

11.
吴元 《八桂侨刊》2018,(2):74-80
华侨投资是海外华侨与侨乡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福建作为传统侨乡,华侨投资贯穿始终。华侨投资的原因既有祖籍国方面的积极招徕,也与国际经济形势、华侨自身经济状况的变化相关。农林渔牧产业是近代闽籍华侨投资的重要领域,其地域分布、投资时间、来源国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侨资企业的失败不应仅仅归因于这一时期政治动荡、制度僵硬、官吏推诿,华侨经济重心仍在海外以及投资人跨行业投资也是侨资企业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清末改革者的本意和结果来看,这次改革是失败的。但就司法改革而言,主要是对刑法修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些积极努力和影响为后世司法革新留下了较好的参照,开启了中国司法改革早期现代化的闸门。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具有复杂性,社会保障发展环境的变化是改革的基本原因,社会保障内在问题的凸显是改革的内在原因,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推动了改革进程,国际组织的改革建议为西方社会保障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策选择;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内容具有综合性。降低社会保障支出是改革的基本措施,强调个人责任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改革的重要措施,社会保障私营化与地方化是改革的激进措施;当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体现了社会保障中个人、社会与国家责任并重,自助、互助与国家帮助并举的社会性原则,旨在实现社会保障、社会经济与社会道德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未取得成功,但在苏联改革史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本文仅从赫鲁晓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秦颖  张晓 《青年论坛》2006,(4):110-113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具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本文对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以及公共财政改革的理论思路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我国目前实行的部分产业政策与建立公共财政的改革取向间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在鼓励竞争与保护垄断方面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此提出了坚持公共财政模式的改革思想、减少产业政策调控的范围、逐渐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马立诚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定价:66.00元这是一本讲述中国改革历史的专著。作者梳理了从春秋时的子产到清末的康梁,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著名的13次改革,并试图探寻这些改革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何以都以失败告终的原因。他在书中特别强调一点,即改革是建设性的,改革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6,(5)
公共债务风险是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其原因学术界莫衷一是。笔者从经济治理理念的角度对公共债务风险凸显的原因进行了剖析,首先梳理了经济治理理念的变迁;其次通过辨析新自由主义经济治理理念的内在矛盾,分析了经济治理理念与公共债务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经济治理理念的未来改革方向。分析结果指出,微观领域仍然奉行新自由主义理念,但宏观调控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是公共债务风险凸显的症结所在。回顾历史,对当前主要经济体而言,如要摆脱公共债务危机,重新考虑克林顿和布莱尔执政期间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或许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杨小梅 《前沿》2011,(6):164-167
对于赫鲁晓夫政权突然倒台的原因,长期以来,西方舆论认为是传统的"权力斗争"的结果。但事实上导致他下台的真正原因,是他执政以来执行的错误政策造成的。这些错误集中体现在:经济政策的失误、政治改革引起的危机,使他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裁减军队和减少军事预算,使赫鲁晓夫失掉了军届人士的支持;另外,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却没能从根本上反对个人迷信,使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上所做的一切,最终成为把他送上被告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经济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由政府所制定并实施的有关国家、经济单位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规范。一个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必须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而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又必须受到各个阶段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一国的现行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府所制定的各种经济政策在实践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或者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要求改变现行经济体制,采取新的经济政策,建立新的经济体制,这种旧的经济体制向新的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就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态”,而实现这一转换的有效途径就是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因此,改革的过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态”之一。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又复杂的社会革命,要实现改革的目标,离不开新的经济政策的推动,很显然,“非常态”时期,众多的经济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与此同时,这些众多出台的经  相似文献   

20.
江国华 《前沿》2002,(1):85-86
本文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 ,以及政策的角度探讨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阐明的观点是 :极端腐败的政治统治是无可救药的 ;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 ,发展到高峰时是不可调和的 ;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把握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