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战略调整,全国经济开发开放重点由沿海逐步向沿江延伸扩展,长江经济开始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处于第一个热浪刚过,新一轮更高热潮又起之际的长江经济研究有必要冷静地剖析历史和预测未来。 长江经济研究的轨迹与特征 80年代以来,长江经济研究紧扣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脉搏,特别是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趋势和长江流域经济开放开发实践的进程,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文明的中心。长江与黄河同为“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从历史变迁的视角来看,长江流域自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世界经济学界的有识之士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希望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地区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的希望在长江经济带。中国的经济学家则预言:长江经济带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轴”和“最大的增长区”,成为推动全国经济东西联动与全面振兴的“最佳战略扁担区”。为了推动长江流域的开放与开发,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以上海为龙头,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3.
开发长江流域的战号已经吹响,常德市作为长江流域城市之一,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开发,争取有所作为。本文就如何依托国家长江流域开发战略,超常规发展常德市经济的问题作些探讨,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和各方面的重视,并得到支持。一、常德市与长江沿岸城市同属一个经济圈,具有同样的开发价值常德市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沅澧二水都可便捷地进入长江;市内的枝柳铁路、207国道南北纵贯,直通三峡坝区和沿江城市。全市与  相似文献   

4.
[摘自台湾《中国大陆》第324期作者程超泽] 台湾《中国大陆》杂志发表程超泽关于长江发展战略专题研究文章。 (一)引人注目的“长江发展战略” 中共近年的经济战略格局,以“长江发展战略”格外引人注目。1993年6目初,在武汉结束的沿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讨论会上,长江沿线十七市的代表纷纷就共同开发长江经济带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性建议。总体思路以上海、南京、武汉、宜昌三峡、重庆为中心的“五点一线”开发布局,通过它们的辐射效应并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力量,以上海浦东开发、三峡工程上马和京九铁路的全线开工为契机,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紫荆》杂志93年第5期刊出特约记者采访中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文章。邹就“长江发展战略”畅谈了自己的看法。至此,长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已从纸上谈兵向务实发展。这是中共继“沿海”和“沿边”开放战略以后,又一个沿江开放的大思路,大动作。 长江是中国第一条大河,世界著名河流,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横跨大陆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流域地区现有耕地三亿六千三百万亩,占大陆总耕地的三分之一。 长江流域得天独厚,开发建设长江经济走廊,对中共未来整体经济发展,将具重要作用。 (二)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优势 长江除具有其  相似文献   

5.
武汉港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港口,是长江流域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长江港口体系中武汉港处于主导和支撑地位。武汉港的综合开发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极具开发潜力,是我国本世纪末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三大轴线(沿海、沿江、沿黄)之一。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趋势一:长江经济发展呈现由东至西分步推进趋势。按经济梯级发展规律和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由先进的东部地区向经济尚待开发的西部地区逐步推进已成为必然趋势。长江是我国东西水运的大动脉,贯通东、中、西三大地带,也是海岸线向内陆的延伸。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呈现以上海为龙头的由东至西逆江而上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四大作出英明决策:扩大开放沿边地区,加快内陆省、自治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州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十四大以后,作为世界第三大港口的上海,积极采取切实措施朝着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迈进.重新恢复为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浦东开发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世界级、高起点、外向型的跨世纪的龙头工程。上海浦东宏伟计划的实现,有赖于长江流域广大腹地的支持,同时也给长江流域广大腹地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湖南是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湘、资、沅、澧四水纵横全省,入洞庭出长江。历史上就与上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市同饮一江水,建立了密切的经济联系。今天,长江流域各省市借上海浦东开发的东风,加速了开放开发的步伐,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湖南应当怎样抓往上海浦东开发的机遇,采取有力的战略对策,在浦东开发中努力振兴湖南经济,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施法治保障,应当坚持五个基本原则。通过对以芜湖市为中心的法治保障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考察,当前仍存在社会公众对法治保障工作意识不足、缺乏《长江保护法》具体实施细则等六个突出问题。对此提出六大措施机制,分别是全面提升社会公众法治保障的意识水平;以长江流域各省、市立法机关为主体,出台《长江保护法》实施细则;将预防危害长江生态保护违法犯罪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强长江流域建设规划立法、执法;加大法治保障创新驱动,推进长江流域产转型升级;不断拓展生态价值转化,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确保法治保障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得到切实实施。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其一般的重要性已为多数人所认识,但对其整体的开发开放的紧迫性,尤其是从全国未来经济增长区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则是一个新课题,远未形成共识,因而十分必要进一步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加以新的阐明和研究。 一、长江流域在全国战略发展中的地位 长江流域的战略地位首先表现为它是我国战略发展主干。从战略格局看,“7.5”以前,我国的空间战略是以沿海为重点的核心与外围发展格局。即便在这种战略格局中,长江流域仍具有主干作用。其一,长江  相似文献   

9.
深化区域协作,提高长江流域整体协调水平,使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一体化,加速长江带建设,共筑西部开发大通道,具有重大意义。一、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长江流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安徽的长江下游经济带(东部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的长江中游经济带(中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流域以沪、宁、汉、渝为主的140多个大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它们打破区域隔绝和条块分割的旧格局,开展横向联合,组成了一条绚丽多姿的长江经济带。这条经济带与东南沿海接轨,使“T”字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变成现实,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沿边和腹地经济的跳跃发展。长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令人瞩目。当前,“浦东开发”、“沿江开放”、“外轮进江”更把长江经济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长江航运既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南财大邓兵认为,长江流域内陆地带不仅具有临江通海的交通优势,以及丰富的水、水能和其他资源优势,而且工、农业经济基础较好。另外,长江中游的湖北地段还具有科技优势。武汉为我国重工业、纺织、食品等重要基地,又有很强的新材料、光纤、化工等高科技优势,这些优势的存在,为沿江地带的开发、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客观条件。同时,上海浦东的开发建设,为长江经济地带对外开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鉴于此,沿江地带除应大力引进外资,开发其中、上游的水力水能资源并加以利用外,中游地段还应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本地老企业,进一步发展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工业;同时以科技为先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的目标在于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对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发挥经济技术辐射作用,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起飞。 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腹地,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长江贯通我国东、中、西部,沿江七省一市人口4.085亿,占全国人口的34.5%,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1%。长江通过支流沟通着更为广阔的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长江沿江地区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继沿海地区经济实现起飞之后,长江流域必将成为另一个改革开放的重要地区和发展的先行区,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武汉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发起,长江流域18个省(区)、市参与,近百位长期从事长江研究开发的著名专家学者亲手撰稿,历经8年精心编纂的《长江大辞典》,即将面世。这部全面展现长江及其流域历史与现状、经济建设与开发成果的工具书,共列综合、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水利水电、航运交通、流域经济开发、科教图博、文物名胜、名土特产、企业等10大类,收录辞条7500条,共约180万字。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国务院研究中心原主任孙尚清等为这部辞书题词。  相似文献   

14.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十分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上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并且把抓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等作为“跨世纪特大工程”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十四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下,继续推进沿江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头作用,引导全长江流域的开放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促进流域经济的共同繁荣。这一切充分表明长江开发开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意味着长江流域的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将有实质性突破和历史性飞跃。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长江沿岸城市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T”型综合部,长达95公里的长江南京段穿城而过,两岸环境优美、资源繁多、物产富饶,特别是在地理区位,工业基础、交通通讯、科技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党和国家科学地分析了上海和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真地总结和吸取了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英明地作出了浦东开发开放和沿江发展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由沿海通过长江流域向内陆腹地纵深拓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将有力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共同发展,带动当代中国经济全面腾飞。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之所以能够并必然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这是由于长江流域自身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诸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并且这些因素都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起作用的。 首先,长江流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公里,干流流经青、藏、滇、川、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支流伸展到贵、陕、甘、豫、桂、粤、浙、闽等8个省、自治区,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全流域总面积为180.7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5,超过黄河、珠江、海河、辽河、闽江等江河流域面积的总和。长江历来  相似文献   

16.
包括鄂、豫、湘、赣、皖5省的长江中游地区,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只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上,载负着全国1/4强的人口。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综合经济科技实力强,在全国和长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不沿边、不沿海的长江中游地区发展步子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日益拉大。不仅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武汉在这一区域中的“中心”地位也相对衰落。因此,长江中游地区如何抓住国内外经济格局变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带动长江中游经济圈的开发,将潜在的地域综合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区域经济优势,成为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十分关切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培植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角度,探讨通过以点带轴、以轴带圈模式来加快长江中游经济圈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长江开发问题重视很早。基础工作做得也很多,但是缺一种机遇。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以后这个机遇终于出现了。国家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开放要进一步扩大,要以浦东为龙头开发开放长江,要建设一个长江经济带。随后,三峡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上马。这样两个重要的事情出现以后,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对于这个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都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适应这样一个新的情况,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和上海合作搞了一个长江商贸走廊的规划。这一规划现在看来实施的比较顺利。到今天可以说,沿江的各个城市都非常积极和重视这个工作。我觉得这是个大事情。因为促进长江物流对于长江航运的发展、对于沿江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长江开发来说,是一个绝不可忽视的前提。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开了一次长江开发开放研究工作会议。就是把长江开发开放选择了十几个课题,由沿江城市分别承担,有的是联合承担进行研究。去年我们在湖南岳阳又开了一次课题的交流会,把课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近期,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主持召开了“湖北省长江经济带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围绕湖北全省特别是其长江沿岸地区开放开发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和热烈的交流。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开放开发讨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可行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许多共识。一、湖北长江经济带地位再认识对于这个问题,与会同志一致同意,必须从整个长江经济带和从湖北全省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对待。大家认为,在整个长江大流域经济中,湖北长…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长江沿岸城市以至长江流域的开发和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充分利用这一“黄金水道”,进一步沟通东、中、西部的联系,并率先在长江沿线形成跨区域的统一市场,成为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大重要任务。经过初步的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创造条件,促进长江商贸走廊的率先形成,并进而推动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和新型的市场组织的形成。 一、建立“长江商贸走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长江商贸走廊”,其基本内容是指以长江为纽带,由若干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现代商贸集团牵头,联合沿江城市和企业共同投资建立的一种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多功能的综合性商贸组织体系。并以这一体系为依托,促进长江流域流通业的繁荣,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大量考古新发现的纷华照眼和长江流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对长江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在武汉召开,标志着长江文化研究已步人新阶段。如何把这一研究推向高潮?引向深入?各界有识之士正拭目以待。 长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地开拓研究领域。在研究中注意宏观与微观结合,古与今结合,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长江流域有上、中、下游,其文化有上游、中游、下游地区文化之分。长江中游地区主要指今湖北、湖南两省地区。但两湖之称出自近古,从古今文化纵览来看,似不宜以此两省名称来称呼这两个亚区。愚以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可分称江北的江汉文化,江南的江湘文化两个亚文化区。这两个亚文化区从长江中游地区整体来看,是一个地理上、文化上不可分开的总体,从与长江下游及中原文化的比较来说,长江中游地区可作为一个整体与之比较。然而长江中游这两个小区在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又有一些差别,从加深区域文化研究来说,区分为江汉文化、江湘文化予以探讨是可取的。 然而可能有读者会提问题,湖南在近代有湖湘文化之称,而罕闻有以江湘文化指湖南地区文化之说。因之有必要先就江湘文化之称予以“正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