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民政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执行部门,在新的历史发展中要抓住机遇,明晰职责,担当作为。一、找准新时代历史变革中的民政定位。一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民政发挥着"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系统分析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基础上,在第八部分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题,在阐述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的同时,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十九大报告涉及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的新表述,学术界进行了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民政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纳务实之策,集睿智之言。9月27日下午,在新时代社会治理和民生兜底保障专题论坛上,11位发言人围绕民政综合能力建设、社会治理和民生兜底保障三个方面,交流了新时代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群众》2020,(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为新时代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一定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近年来,宿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主要靠贯彻执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人民的获得感,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目标的核心宗旨。民政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无论是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梧州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提出的"十六字"工作方针,以"产业兴市"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打好物质基础,以"作风兴市"提高干部治理能力,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打造"东融"现代化治理先行区,为加快建设广西"东大门"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能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等工作,对新时代民政部门如何更好履职尽责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政职责逐渐由服务特定对象向服务社会公众发展,由"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发展,由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同时提出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新时代首都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要深入领会城市"双修"的精神实质,将"双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6)
<正>街道是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目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解决"全市如何抓街道、街道自身怎么发挥作用"问题,在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街道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街区更新、社区治理和保障机制六个方面,提出30条改革措施,努力把街道社区打造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11.
"政策找人"作为一个新的重要命题提出,不只是在政策操作层面,更是在政府治理层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不仅是为群众提供更切实有效的保障,更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根本性转变,既是民生等公共政策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民政部门主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围绕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上海民政部门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近年来,陆续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予以保障,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政策环境日臻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正为政之道,民生为要。关注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常州公安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积极探索建立以保障改善民生为主旨、以公安"善治"为目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生警务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践创新永无止境,对民生警务的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充实完善、升级提高,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本文就如何打造民生警务升级版,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中国示范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9,(6)
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民生质量改善的大文章写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想"方便"时必须方便!去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厕所提标便民工程的江苏省,今年不仅提出了新建扩建城市公厕800座的目标,而且还要让公厕"好找、好用、好闻、好看"——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已被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为要继续办好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区建设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路径指南和行动纲领。积极推进社区体制创新,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有效衔接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既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回应人民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各地主动把握社会建设的发展大势,积极推进社区治理领域改  相似文献   

17.
"干部下沉"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干部下沉"常态化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需要通过"课题攻关"提供现实基础,通过"组织动员"提供运行机制,通过"程序规划"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成就分享"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要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实现"干部下沉"常态化,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型城镇化"新基建""新城建"、城市更新行动等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新机遇,如何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是保障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提出智慧安全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以科技赋能风险防控,实现智能守护城市安全,再辅以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风险防控精细化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21,(4):37-37
广东省民政厅组织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简称"双百工程"),印发通知和实施方案,落实省财政补助资金,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合力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兜底民生服务体系。高站位推进。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双百工程"作为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政治工程,作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7,(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逐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新目标,"社会治理"首次进入党的正式文件,表明党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略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和"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