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本质上源于现实文化语境中的社会冲突。西方自由主义文化和中国关系本位文化导致了不同的网络政治行动逻辑。因此,转型社会时期的中国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在从线上向线下转化方面受传统文化背景的限制,其一是中国人社会行为中"私"的核心特质导致线上的政治参与活动虽有较大的舆论冲击力,但在线下的组织发展方面却因为社会信任危机而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其二是网络对中国社会文化中原本就有的脸面分离现象具有进一步的分化作用,因而无法对社会民主政治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代出生的员工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行为倾向。"80后"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公众和学术界给他们打上了"缺乏责任感"、"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等印记。本文通过3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80后"员工与"80前"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确存在代际差异,但是结果却与常识大相径庭:"80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高于"80前"员工;"80后"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显著低于"80前"员工,其中人际偏离维度也显著低于"80前"员工。研究结果有助于打破管理者对"80后"员工的刻板印象,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李红 《理论月刊》2005,(11):174-176
工业经济社会与知识经济社会企业文化构建具有共性特征,即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办事风格和习惯。两种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价值判断和行为目标的差异,在企业文化的构建及运行模式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同,集中表现为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不同、内容不同、作用不同以及存在的形式不同。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任晓萌 《新东方》2015,(3):36-4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老子》是马克思和老子同样面对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飞快前进的状况,对身处其中的人和人类社会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文本。然而,虽然面临的都是社会大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二者却在人的本质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作出了不同的回应。通过对这两个文本有关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我们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抉择提供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6.
甘伟忠 《桂海论丛》2010,26(6):13-16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都做出了伟大的业绩,他们的现代化思想已经改变也还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但是他们的现代化思想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取向、步骤的设定以及途径的选择等方面。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人在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程度以及个人经历、时代主题、施展才华的侧重领域和个人性格的不同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正>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是一个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热门话题。由于中国画是一个由特定媒介、特定语言形式和特定艺术趣味等多重因素相互连锁的复合性画种,故而对于这种转型的必要性和切入点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以下两个原因,更使得这种不同的认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两个原因是其一"全球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覃雪源 《传承》2010,(3):76-77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80后"一代角色偏差问题的体认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后"是特殊时代造就的一群人.改革浪潮的冲击、计划体制的解构、多元文化的勃兴……由此,代际纽带的松弛、角色偏差问题的出现就在所难免.如何看待他们的偏差行为?本文试从"80后"偏差行为的考察、原因剖析和由社会对偏差行为的评论引发的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积淀,中越两国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优越感、民族自豪感和"中国中心论",而越南则是对中国既依赖又戒备并欲确立地区中心大国地位,这种民族心理的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两国领导人在20世纪50-70年代处理两党、两国关系的态度和外交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期推介     
<正>○农村社会各阶层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并且在土地价值的认知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农民的逻辑中,他们一方面追求土地的"经济最大化",另一方面又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依赖。由于农村社会各阶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属性,因此它们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也是迥然不同的。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学研究:一个阶层分析的视角"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对“80后”特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80后",如今已进入成人阶段--"80后"青年已整体步入社会.与改革开放年代几乎同龄的"80后"青年在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和转型中成长,30年中的重大改革事件都对"80后"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们身上烙下了时代变革的深刻印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5,(9):32-33
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常州市农村进城人镇的务工人员和外来民工日益增多,他们巳成为我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他们在文化基础、劳动技能、言语行为、法制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求职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上学等方面有时也得不到公平对待,侵害新市民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调查结果公众对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改革发展密切关注,并表示城乡发展、经济转型、法治建设、党风廉政、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推进速度、发展成效超过他们的预期。在个人生存发展现状层面,超过半数受访公众表示生活条件、健康状况、创业就业、发展机会、社会地位和文娱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超出自己的预期。不同群体对于改革成效的评价有所差异,"80后"和生活在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受  相似文献   

15.
"90后"从出生开始生活环境就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90后"初中生是"90后"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群体,他们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之间高度认同自我,期待公平的对待和合理的机会,充满时尚个性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是生存压力下的那份理性与自然,偶尔也会因年轻和冲动而犯错,但他们敢于承担,敢于负责.家庭、学校、社会的"残酷"环境给他们形成更多的压力和问题,他们在默默忍受中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明天的翱翔积攒力量.  相似文献   

16.
"香港纪律部队国情培训暨国策研习班"学员均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由于接受教育的背景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他们对内地政治社会情况了解不多,尤其是在民主法治方面,受西方新闻和香港自由环境的影响,他们认识不全面,少数人甚至对内地的民主法治存有偏见。但是,当他们走进庄严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听人大常委会领导讲解中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湾年轻世代成为台湾社会数次大型公民运动的生力军,他们成长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岛内国家认同发生转型的背景下,且深受当局"去中国化"教育的影响。当前,他们在国家认同与乡土情怀关系问题上发生认同混乱,出现"中国"为"他者","台湾"为"我群"的国家认同危机。这种危机现象是因为台湾年轻世代对祖国的认同面临利益、情感、价值、认知结构和外界因素等五方面的障碍而造成的。为此,我们可以从双重认同、台胞权益、同辈群体和生活共同体四个方面提出增进台湾年轻世代认同祖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郑孝芬 《求索》2015,(2):120-124
在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民主体意识的缺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有良知的文学家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70后"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以写实、戏仿、反讽、戏剧化、狂欢化等多种叙事手法,形象地凸现了乡村社会现代转型背景下农民主体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他们的成功在于通过小说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出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不足之处是很少深度地触及问题背后的政治的文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条约口岸知识分子"是指鸦片战争以后活动于各主要通商口岸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是晚清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最先觉醒的一批中国文人。在西方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由于受到"夷夏之辨"等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他们既传播西方科学却又排斥西方思想,固守传统文化却又面临进退失据的文化困境。条约口岸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在身份、信仰与文化等方面所面临的多重困境,揭示了近代中国曲折的历史进程在知识分子思想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三十年人文知识分子的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进入了深刻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对知识和知识分子产过的影响之极其深刻的,它促成了知识和知照分子场域的分化,改变了不同知识系统的中心一边缘格局以及知识分子的精英市场与社会定位,改变了知识/知识分子与权力场域的关系.第一阶段的转型约在197年代末训1980年代初中期,主要表现为思想一观念层面的转型,人文知识比之科技知识更接近当时中国的公共关怀与大众深的中心,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社会转型进入第二阶段,人文知识和政治场域,人文知识分子和权力精题问的"蜜月期"宣告结束,技术官僚时代正式来临,人文知识分子场域内部分化为公共知识分子,部位知识分子和媒体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