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拥挤的北京热情而友好──一个美国留学生眼中的北京[美国]何竹怡我是1994年9月到北京的,现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在北京的一年半所见所闻很多。有些使我愉快,也有些使我不愉快,还有些使我纳闷儿。我来北京前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名胜古迹多,比如说天安门...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奥运村南大门旁的办公楼里,身为北京市台商协会会长、捷安特北京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林清发回顾了自己十多年的北京生活。他认为自己选择来北京创业是非常明智的,也是很幸运的。“我很荣幸,我参加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荣幸的是,我亲身经历了台湾和大陆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林清发对于自己的“幸运”很是感慨。  相似文献   

3.
拜谒赵朴老     
1993年,我从家乡安庆市来到北京,由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李默庵将军推荐,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华文出版社工作。毕竟是一个人独自在北京生活,日子一久,感到非常孤单,于是我想到了朴老。因为朴老是我叔祖段松亭的舅舅,我应称舅公,论亲缘关系,是我在北京唯一的至亲,我盼望着能够前往拜谒。我写信给老家的松亭叔祖,告知我的心情。  相似文献   

4.
在片土地上,在积淀古老文明与展现现代风采的北京,能够遇到这些人,我深深感谢上天赐给我如此的厚爱。我要祝福这片土地,祝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我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先生的初次见面,是在1993年随台湾省会计师公会一行人一同到北京拜会时认识的,当时他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初次到北京的我,人生地不熟,但台湾彰化出身的张副主席,见面时立即给予我们一行人亲切的问候和关心,当时便令我对这份来自同乡的温暖感到印象深刻。第二次造访北京,是1994年8月,由我亲自带团到北京拜会,并有机会与张副主席做更深入的…  相似文献   

5.
洪月华 《台声》2013,(1):66-67
1949年10月,我随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师生赴天津,并入新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随学校回迁北京,在学校学习工作生活了60多年。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我担任教学的视唱练耳和乐理课是全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6.
郭伟  林晨 《福建乡土》2011,(6):52-53
我从10岁起至今已经无数次地走进北京。北京在我的心中绝对是“神圣”的,在全世界所有的华人心中,北京都是至高无上的。我相信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城市能取代北京在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我爱北京,是孩童时从一首歌的歌词中认识她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我判断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往往是那些农民。我来北京已经26年了,尽管北京的变化越来越大,城市越来越漂亮,越来现代化,但在判断我国富裕和发达标准时,我时时想起的却是童年生活过的故乡。  相似文献   

8.
张毓中 《台声》2023,(3):107-108
<正>2015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北京,到北京大学参观。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未名湖畔风光秀美,我漫步其中,畅想着百年来历史人文,便感觉自己也成为伟大进程的参与者之一。或许便是在那时,我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人选择北京是为一份薪资,但比起个人发展,我更被其中的文化气息吸引。在故宫黄瓦红墙边,树影悠悠晃动,这里有帝都显而不彰的辉煌;国家博物馆内,陈列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以及前人的心血智慧;居庸关长城上,我踩着的每一阶梯,都承载着保卫疆土的意志。眺望远方,天空是那么遥远,无边无际。这样的北京正是我所期盼的。  相似文献   

9.
林岷 《台声》2002,(6):42-44
2002年4月8日晚,我在北京的家中接到黄启芳教授电话(台北私立世新大学文学院院长,他是我在台湾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姑父徐鸿彰教授得意高足和义子,故称我“岷姐”,我叫他“黄弟”),告诉我他陪同台湾孔孟学会会长李焕先生一行下午刚到北京,住在钓鱼台宾馆。我告诉他,我曾在1990年、1991年访台时,在缪全生教授(是我叔叔林纪东的博士生———叔叔在台湾享有“法学界泰斗”的盛誉)陪同下,两次拜会我纪东叔的挚友李焕先生,己10年未见,很想念他,希望此次能够见面。两天后,黄弟电话告诉我说,李焕先生很高兴接受我访…  相似文献   

10.
“慢点儿”的哲理[韩国]闵椿基我是韩国人,来北京三年了。这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悟出了”慢点儿”的哲理。来北京前,我有一个毛病,老爱着急,一着急心就马上跳得厉害。我想,这个毛病是我在韩国生活19年的“积累”──韩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快点儿”,这句话甚至...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老舍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写北京,老舍一生在北京度过了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从事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但他的心始终在北京,北京是他写作的源泉。老舍说过:“我爱北京就像爱自己的母亲,无论在哪里,我思念北京,就像思念我的慈母。”  相似文献   

12.
吴国祯 《台声》2011,(5):24-25
1966年至1970年我求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于1977年来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作。此后,于1995年转至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至今。从1966年开始作为清华人至今也有45年了,而具体在两岸清华学习工作也正好有20年。今年是清华建校百年,我这一生应说是和清华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李铭 《台声》2001,(11):45-45
“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开始!”随着刘敬民副市长的庄严宣布,拉开了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序幕。我怀着振奋激昂的心情眼看着一队队参赛选手进入会场,穿过主席台,全部队伍走完就用了将近90分钟,这种壮观的场面是我在台湾成长40多年以来从不曾看见的。还记得1991年我开始在北京正式就业起,每天都能看到汉显呼机上显现着某某国的总统、首长、外长等重要人物来北京访问的讯息,那时的心情就让我由衷地感受到祖国大陆的伟大。在台湾,别说是天天有这种人物来访,就算是半年里来上一位某国的外长,那就算是天大的事了。…  相似文献   

14.
回家     
郭进 《台声》2011,(7):54-54
1959年11月6日,我出生在北京。 记得1972年,我13岁,在青岛市太平路小学念五年级。学校老师要我们学生填写家庭登记表,上面有籍贯一栏。爸爸给我填写了台湾省籍。那时我才知道我们是台湾人,故乡在台湾。  相似文献   

15.
陈伟建 《台声》2001,(10):10-11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蒸蒸日上和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台湾大学生选择到北京求学深造,或观光旅游。笔者由于工作之便,接触了许多的这样的台湾大学生。来听听两个台湾大学生自叙在北京的故事。故事之一: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 来自台北如今已在北京学习的丁同学到北京之前,我对北京的想象是一片灰茫茫的感觉,我以为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一定是什么都很落后。可是,当我一到北京机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崭新的机场不比国外任何一个现代化大机场差。当车子走在机场的高速公路上,我看到道路两旁都是北京申奥的旗子和招…  相似文献   

16.
我在2012年第7期《同舟共进》杂志发表了《海峡两岸政要日记》一文后,想不到引起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的注意。她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说吕将军去世后,留下一大堆日记本。她说与我是北京大学校友,她当年考入北大生物系,后来转入中国医科大学,希望我来北京时到她家看看。  相似文献   

17.
和 《北京观察》2009,(9):19-21
我是个30年前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考入北京读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应该说是目睹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北京的变化。说日新月异毫不夸张,新北京的一切都是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建设和推动的结果。我和千千万万个少数民族干部一样,也从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成长为中央级思想理论出版单位的领导,并被推选为政协委员。从我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可以反映出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地位也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而进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的冬天:往事和现实本刊记者周幼马冰天雪地的胡同秦威画又到冬天了!在北京住了46年,“幼马”变成了“老马”,象许多“上了岁数”的人一样,我也常常会“触景生情”,回忆往事。1948年,5岁的我来到了北平(当时北京的名字)。正值冬季,一切是灰暗的。就连...  相似文献   

19.
赵先寿 《世纪行》2006,(5):43-45
2006年3月4日,叶至善先生不幸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了。这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和全国出版界的一大损失。至善先生遗体送别仪式是3月15日上午9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的。当时我正在南方做课题调研,等我回到学校已是3月25日。我去取报刊和信件时,发现“叶至善同志治丧办公室”给我寄来的《讣告》,上面写着:“我国当代著名的出版家、编辑家、作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20.
“我是安徽安庆人,今年45岁,小学文化,钢筋工。我在北京两年了,课没少听。”来自北京某建筑集团工地的郭某对记者说。这个建筑工地共500名农民工,全部上了农民工业余学校。郭某由于成绩出色还被评为“优秀农民工学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