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黎黎  方一新 《求索》2014,(3):130-134
以中古“雇赁”概念场词汇系统中“雇”、“佣”、“赁”、“僦”、“假”、“借”等6个动词为考察对象,选取14部典籍作为中古时期的代表文献,从共时角度描写和分析这些词语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适当补充同时期其他文献中的用例,进而探求各个动词词义的来源和演变过程,揭示中古“雇赁”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时下,一种被誉为“天然香水瓶”的植物悄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以其独特的驱蚊功效而大受欢迎,这就是驱蚊香草。这种草虽没有娇艳的花朵,它的枝叶却常年溢香。不仅能净化空气,还是蚊子的天然克星。于是,眼光独到的人瞄上了它,把它变成了“摇钱草”——  相似文献   

3.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字字千钧,弥足珍贵。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历代史志对熊湘的索隐也连篇累牍,尤以益阳县志为甚。开卷当然有益,但从中也不难窥见诸多考证都有两个通病:其一是将熊湘作两山考证;其二是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地考察。自唐以降,辗转相因,此一考证也就步入了死胡同。或曰:“《汉书地理志》载:‘湘山在长沙益阳县北’,今无考。”(清嘉庆益阳县志卷四)或曰:“修山或以为即湘山,昔黄帝南巡所登,盖以修湘声近故云。”“考是山去湘江二百里,其地深阻,恐非古帝所经行。”(同…  相似文献   

4.
千年等一回     
2000年愈来愈近,“跨世纪”一类词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了。不仅各级干部讲话受用“迎接新世纪”作结,而且新闻媒介把“世纪”话题炒得一片火爆,不少人在为与“世纪”相关的诸事忙得不可开交。也难怪,千年等一回,等来世纪之交,岂能让其平平淡淡地过去呢!可冷眼旁观时下“迎接新世纪”的种种言行,我想劝一些人还是悠着点儿,少一些瞎忙活吧。一是少作一些预言。新旧世纪交替,正是一些不负责任的“预言家”们大展身手、空前活跃的时期。这些人或以什么“星体十字架灾难说”危言耸听,或以“对世纪的世界文化是儒学思想领导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史晓军 《前进》2008,(6):17-18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30年改革开放,同样也给东四义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经济与文化同步,精神与物质同富,民主与法治同行,东四义人走出了一条适合东四义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从全国农村卫生典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6.
徐文武 《求索》2005,(1):177-179
《黄帝帛书》的“刑名”不仅指一般的名称和外形(即“名”与“实”的关系),同时更着重于强调法令、法规、制度(“名”)与法规制度实际执行的情状(“刑”)的关系的探讨,因而和形名家单纯从理论上探讨名实关系是不同的《黄帝帛书》的刑名思想中最突出的主要有三大内容:其一提出了逻辑思维层次的“名理”的概念,并作出理论阐释;其二,提出了事物命名的原则:“物自为名”。其三,在名实关系上强调“名实相应”。  相似文献   

7.
黄英 《前沿》2011,(16):18-22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史研究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拟从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这一共时材料出发,尤其是经济文献中反映经济词语的“借贷”概念场中词汇的语义分析人手,通过对“借贷”概念场中各词汇的语义性质、语义特点、聚合关系的分析,试阐释“借贷”概念场中常用词汇发展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贺雨辰 《浙江人事》2006,(12):45-46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官府宅邸,它们或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或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既使以“草堂”名之的成都“杜甫草堂”也已被后人铺陈成一片蔚为大观的园林,亭台楼阁、通幽曲径、小桥流水、夹道红墙……,面积达数百亩。而有一处居所,它不仅不豪华、不气派,而且既小且陋,但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诗人、散文家刘禹锡曾经居住过的“陋室”。  相似文献   

9.
闽南语“仔”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尤其“仔”字可以结合许多语词或短语,而形成多样化的搭配。中国文字,如果同一个字见于国语词典和闽南语词典中,其训义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仔”字却是在“雅”、“俗”系统中明显分道扬镳;文章首先针对这一特色,粗略地呈现其样貌。其次,针对目前闽南语词典中“仔”字的编写顺序和训义加以探讨,指出值得斟酌之处,并依照个人看法,将它重新编排,同时让它的词性、训义、声调、用法都更臻精确。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新闻学界对此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见 解。本文综合各家之说,通过认真考证,廓清了“新”、“闻”及“新闻”的词义,以此为基 础,证实“新闻”的使用始于公元 705年唐代神龙年间的孙处玄。被许多人指认为“新 闻”一词源头的唐末李成用,在公元900年前后于其诗中使用“新闻”一词,应当被看 作是历史上首次在军事新闻信息传播中运用“新闻”指称军事新闻。  相似文献   

11.
江张村,省级文明村。改革开放前,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1978年全村人均收入仅60多元。当地民谣说:“江张江张,棉车当床,椤柴扒草,苦名远扬。”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江张村人引上了致富路。经过20多年的不  相似文献   

12.
布尔 《中国人大》2000,(20):35-36
进入信息时代,Kill、电脑、千年虫等新词汇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尤其是有些学过用过电脑的人常把“Kill”挂在嘴边。因为,这英文单词洋气、文雅,不像中文“杀死”那么难听;再说,“Kill”电脑的病毒,远非中文的“杀死”一个词可概括其义,它还可理解为摧毁、删除、猎杀等义;还有,这也是一种时髦,证明自己够份儿,跟上了时尚。  相似文献   

13.
吴靖 《求索》2013,(12):172-173,48
提出了“望文生义成语”的概念。分析了“望文生义成语”具有三个特征:字面词语的古义与今义差异大;字面义与表达义不一致;字面结构特殊。陈述了“望文生义成语”词典编纂的混乱现状:有的成语词典对所编的全部成语(含“望文生义成语”)用同一模式来编纂,即“释义—,出处一例句”,而有的成语词典并非如此;不同的成语词典对同一条“望文生义成语”的编纂模式不一样:同一部成语词典对同类“望文生义成语”的编纂模式也不一样。论述了“望文生义成语”词典编纂的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应该突出成语【出处】,把【出处】放在优先位置,即编纂的认知模式应为:“出处→释义→例句”。、  相似文献   

14.
牡丹,“花中仙子”霍建瀛牡丹花硕大艳丽、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富贵、吉祥和幸福的象征。据考证,牡丹原产地在中国。人工栽培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根部的皮,中医称丹皮,可以入药,有清热、活血的作用。人们用各种美好的词句赞誉它,称它为“花中之王”、...  相似文献   

15.
不厌斋     
我喜欢孔老夫子的“学而不厌”这句名言,所以,我把我的书斋命名为“不厌斋”。我喜欢这书斋名,因为它寄托着我的情志。  相似文献   

16.
焕然 《前沿》1994,(10)
英汉介词的比较与翻译浅析焕然-、英汉介词比较英汉这两种语言都有介词这一词类,亦称前置词,都属于虚词,用在名词、代词、名词性词语之前,共同组成介词短语,或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词语之间在时间、方式、条件、对象等方面的诸多关系。英汉介词数量并不太多,但其用法...  相似文献   

17.
劳斌同志: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必须以正确对待共同事业为基础。这屯是人们常说的一种“微言大义”吧。朋友之交要注重“义”,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既定内容。这“义”,就是人们在相处中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关系;而这种道德关系,又必然与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今天所说的“义”,其最高层次,应当是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下,为实现我们的共同事业而互相关IC,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可是,现在在一些人的。C目中,这种“义”的观念日渐淡薄了,而以利益原则乃至互相利用、互相拆台的做法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8.
徐秀丽 《同舟共进》2013,(11):75-75
《同舟共进》2013年第1期发表了冯锡刚先生的《一首“告废”诗——周恩来理性而睿智的选择》一文,对周恩来写于1958年“大跃进”期间的一首诗作了周密细致的考证,不但钩沉出这首诗的原文,还对就此诗周请陈毅批评一事作了叙述,并推论:“在敬重如师长的周恩来面前,陈毅绝不会‘班门弄斧’”,他的批评,无非“对个别韵脚或用字”之类提点意见。冯先生的考证颇见功力,但其推测则不成立。笔者近期正在从事“李敦白口述历史”访谈工作,碰巧获知了这件事的后半部分内容,而且事实比推测更为生动有趣,特加摘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有重“名”的传统。中国有丰富的关于命名的理论。对命名的各个环节,从起名到用名,到理解、接受,皆有论述。几千年来,这些理论培养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桐城文派在曾国藩后逐渐走向衰微,这同它体统之囿、门户之见、后辈末流空疏不学、虚“法”空“义”是分不开的。应辩证地看待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桐城谬种”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