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慈善捐赠和慈善形象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慈善文化的弘扬和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当前,应该加强慈善立法,建立与完善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第三方评估机制和慈善监管体系,加强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化解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立法评估主体的资质是依法设立的社会组织,以独立于立法主体的第三方身份从事立法评估活动,享有立法评估权利并承担立法评估义务的资格要件。由于第三方评估在我国立法中是新生事物,其评估主体资质尚无法律明确规定。我国应从影响第三方评估主体资质的决定因素入手,再从健全的组织机构、合格的专业人员角度分析第三方评估主体的资格要件,进而明确和规范我国立法中的第三方评估主体资质。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4)
第三方组织因为与非营利组织没有相关利益关系,因而其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具有独立性、公平性、公开性、严谨性特点,使评估结果可信度大增。引入第三方评估可为非营利组织缓解危机、平息事态发挥积极作用,能增强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有效弥补政府监管漏洞,正确引导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推动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发展迅速,但不时见诸报端的负面新闻报道,严重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进而影响着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提高慈善的公信力至关重要。信息透明度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一)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及其作用。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其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特质。因为公信力体现了一个慈善组织的合法性以及在公众中的信誉度和影响力,是社会衡量慈善组织优劣的重要尺度。慈善组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慈善组织在长  相似文献   

5.
慈善组织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播和实践善行、诚信、道德和责任。随着2011年慈善丑闻的相继曝光,公众对于慈善组织的问责声音日益扩大。面对公信力锐减的危机,我国慈善组织要弥补公众认知程度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的三重缺失。要通过培养公民现代化慈善意识提升全民道德文化,通过强化法律制度建设提升自身发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通过加强行业监督和内部自治重拾公众认可度,将公信力危机化为重整腾飞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获得稳定持续的慈善资源是现代慈善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其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根本。借鉴资源动员理论主流范式,现代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体现为何以可能、以何动员、如何动员的动员结构,它分别对应于动员的机会结构、公信力、动员技术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公信力是核心要素。因为公信力是影响资源动员机会的把握与动员技术效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包含合法、诚信、坚守使命、绩效和自主性五个构成要素.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普遍不高而且不时遭受重创,亟须加以重塑与提升.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我国政府长期存在职能的缺位与越位,表现为准入过严、过度干预、监管不力和缺乏扶持等.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应定位于降低慈善组织注册门槛,实行直接登记和统一管理;立法强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实现透明慈善;消除官办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和特权优惠待遇;强化监督问责制度,构建外部监管体系;促进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与绩效提升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慈善组织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官办色彩或曰政府主导性。当前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普遍不高而且不时遭受重创,亟须加以重塑与提升。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我国政府长期存在职能的缺位与越位,表现为准入过严、过度干预、监管不力和缺乏扶持等。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应定位于降低慈善组织注册门槛,实行直接登记和统一管理;立法强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实现透明慈善;消除官办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和特权优惠待遇;强化监督问责制度,构建外部监管体系;促进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与绩效提升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美国慈善组织历史悠久、活动领域广、影响范围大,对维护美国社会稳定和弥补收入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慈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慈善组织的地位曾受到严重打击,加上近年来几起慈善丑闻的影响,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下降,总体而言与美国慈善组织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中美慈善组织的治理也有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外部扶持与监管和内部管理两方面。面对中美两国慈善组织的差异,一方面需要吸取优秀且合适的治理经验,鼓励慈善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认清自身治理的缺点,同时避免出现他国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管理质量评估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苑  叶萍 《前沿》2011,(24):127-129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组织管理质量评估属于"内部评估",其不足表现在评估主体、评估手段、评估程序及标准等方面。"第三方评估"已在公共服务领域有积极尝试,且国外已有成熟的模式供借鉴,对于改变这种状况具有标本意义。研究建议,社会组织管理质量评价应积极实践"第三方评估"模式,从意识转变、法律保障、信息公开入手作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媒体时代,微博让每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记者,对周围发生的事件进行主动记录并传播,这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国家民主法治的进程;但相应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谣言丛生。本文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分析微博作为新兴的信息发布平台在此次事件中所起到的舆论推动作用、谣言传播及其对政府公信力的削弱,探讨政府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莺华 《中国发展》2009,9(1):33-37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对于预防职务犯罪特别是贿赂犯罪,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等具有积极意义。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作为一项新的探索,还存在很多局限性,亟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孟卧杰 《桂海论丛》2010,26(3):89-93
"钓鱼执法"事件中,执法机关采取诱骗的方式使原本没有违法意图的当事人从事了违法活动,严重损害了执法部门的形象,致使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可见,在现代公共生活中,政府行政权力如何有效运作,关系到政府良好形象的确立及其公信力的增强。以"钓鱼执法"事件为例,剖析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探寻政府公信力有效提升的对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合同附随义务的诞生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是传统合同义务发生了扩张的结果。《合同法》不仅保护合同本身,更注重对合同关系发展的整个过程的调整,对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提出了更为周全细致的要求,在辅助给付利益实现之际又对当事人的固有利益提供了保障,以实现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管理机关,新闻媒体担负着对各行各业实施新闻监督的职能,公安机关的执法、服务活动、队伍管理以及警察的个体行为均处于其监督之列。随着政府政务公开力度的加大,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越来越大,各地公安机关逐步认识到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有意识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面对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媒体,公安机关在应对媒体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良性互动?本文从基层公安派出所的警务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警方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以期提升警务人员的新闻宣传素养和媒体应对能力,从而对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公共关系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6.
在公安工作中,带有艾滋病、乙肝等各种严重疾病的嫌疑人成为了基层公安派出所监管面临的难题。在调查案情和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看守所不愿意接受羁押而给派出所带来很大的负担,对公安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如加重警力负担,降低法律公信力,破坏群众安全感,影响民警工作积极性等。由于看守所等羁押机关的特殊性,由每个地市的看守所设立特殊疾病监室对其进行羁押比由派出所进行监管会对执法司法工作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民警察在群众中公信力下降,在群体性事件中成为攻击对象,袭警事件也时有发生。个别公安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行为不文明不规范,甚至违法违纪,严重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导致人民群众的不满。文中试图探索新时期警察应如何转变执法理念以提升警察公信力。提出公安机关要坚持走人民路线,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人性化执法,通过行政公开、队伍廉洁建设、便民服务等方式不断维护和加强警民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公信力,为维护新时期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涉案财物管理关乎司法公信力,关乎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关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涉案财物管理的规范及流转的高效是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的内在要求。从检察机关涉案财物管理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移送环节缺乏监管、保管环节工作分散、审查处理标准不统一、涉案财物流转不畅等问题,建议确立以移送"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为原则的衔接机制,探索建立专门性涉案财物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涉案财物程序性处理的内部监督以及实体性处理的外部监督机制,以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存案不起诉制度作为检察工作创新的一个方面,既是检察机关公诉裁量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检察机关在新时期职责与地位强化、提高的重要支撑点,既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也是实现检察机关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然而,这一制度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重视,对其研究也尚处空白。伴随着被理论界所推崇的附条件不起诉在司法实务中的弊端和困境不断显现,对存案不起诉制度展开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存案不起诉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已开发的CDM项目在类型结构、减排量结构、国际合作方分布和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中国CDM项目开发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管理目标,实行技术优先和技术适宜原则,从政策上引导项目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