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推进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现实需要,是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充分的法律政策依据、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审慎周密制定《浙江省县级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评估工作、多策并举加大推动力度,党委政府对源头维稳更加重视.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重大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实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一要进一步统一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思想认识:二要加快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步伐:三要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规范化:四要继续深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傅镛堃 《公安研究》2001,(12):44-46
文章分析了当前福建省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和原因,认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着重从如下方面狠抓落实:强化维护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大力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完善改革配套措施,保障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严格把握政策策略,坚决依法妥善处置;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总体上社会发展平稳向好,但是也要看到社会群体利益冲突激增,社会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预防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地区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各地实际,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决策事项为重点,积极探索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本文通过梳理我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制机制运行的主要做法与运行成效,总结目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制机制的主要思路与政策框架,包括更加注重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精准定位,更加注重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保障机制,更加注重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防范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11日增城发生了重大群体性聚众滋事事件,我公安机关经过两天三夜的现场紧急处置,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处置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安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执法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本文继续通过对"6·11"事件这一现场处置的典型个案剖析、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突发性群体性聚众滋事事件的现场应对处置策略和建议,以应对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李金 《长白学刊》2008,(2):37-39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经济体制改革、群体结构的不断分化、个别地方政策存在缺陷和解决问题机制的不够健全,是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态势的原因.群体性事件有突发性和可预测性、寻求利益性和行为过激性、多样性和矛盾处置的复杂性等多种表现形式.为妥善处王群体性事件,应加强机制建设,建立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应急处置机制、整体联动机制和后续工作机制.提高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与公共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关联,有的公共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就是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但三者内涵、外延有很大的区别,涉及社会稳定突发敏感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是事发突然,此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没有任何征兆。二是事件敏感,经常牵涉到行政执法、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8):3-3
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对重大改革尤其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要建专社会稳定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阶段性多发态势,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它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有力措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重大灾害事故防范准备、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具有转移避险、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面对应急避难场所改革发展新要求,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以下简称"地震地质司")在制度体系、标准引领、信息化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参与,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非敌对性"、"群体性"、"违法性"和"破坏性"是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当前,群体性事件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经济发展新趋势带来了新影响,对敌斗争带来了新压力,网络媒体新渠道带来了新冲击。公安机关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所面临的形势严峻,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明显加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单纯从公安机关操作层面出发的举措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需要,还必须从制度、政策层面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5.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论环境公益权——兼论环境公益诉讼建立之实体权利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颜运秋 《桂海论丛》2006,22(3):86-88
由于环境法上之权利(权力)的性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环境法上的权利(权力)不明晰及其司法实现手段的不足相互作用,使得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因此,应当明确环境公益权的概念,通过环境立法,合理地配置权力和权利,并由此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法权的可司法化。  相似文献   

18.
外资并购作为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发展得越来越快,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直接投资方式。而现行关于外资并购的立法存在诸多弊端,重构我国外资并购法势在必行,本文提出外资并购立法分"三步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实践中,诬告陷害罪的定罪常以考察被告发人行为定性为前提,但是诬告陷害罪的基础是告发人而非被告发人的行为,被告发人行为定性并非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只要告发人诬告行为至少侵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告发人明知其告发的内容存伪,但为使被告发人受到刑事追究仍进行告发,达到情节严重的,告发人即构成诬告陷害罪.  相似文献   

20.
南京鼓楼区外来人口犯罪表现出地域性特征明显、带有黑社会团伙性质的犯罪呈上升趋势、侵财类犯罪居首位 ,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等特点。其犯罪成因主要有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管理与防范薄弱、法制意识落后于物质需求、教育断层等方面。其治理策略应采取寓管理于服务 ,革除陈旧观念约束 ;加强外来人口住地管理 ,堵死可资违法犯罪的漏洞 ;建立协管组织 ,标本兼治齐抓共管 ;以点带面 ,分层次管理外来人口 ;发挥社区优势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