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世纪之初,严峻的治安形势已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对策已是当务之急,然而,要想高屋建瓴地制定预防犯罪的对策,就必须遵循对策原则这一指导思想。坚持对策原则是对策研究的捷径和具体方法,对于积极开展预防犯罪斗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列举了预防犯罪必须坚持的主要几条对策原则。即:综合立体原则;逆向寻踪原则;动态相关原则;趋势预测原则;时空转换原则;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原则。综合地、因地制宜地运用对策原则,必然在预防犯罪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方警察三级预防犯罪的理论由远期发案控制、近期发案控制和发案后控制组成。也有的分为犯罪行为预防、情景预防、社区犯罪预防。本文采用犯罪行为前预防、犯罪行为中预防、犯罪行为后预防的分类模式 ,对国内外警察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预防犯罪的关键在于社区 ,但不应忽视警察在预防犯罪工作中的协调和指导作用。警察在了解犯罪情况和犯罪的客观规律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条件 ,理应突出警察部门在犯罪预防主体体系中的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基层预防犯罪工作只有贴近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使命任务.针对违法犯罪问题产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积极预防,才能把握主动权.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做好预防犯罪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六个关口,建立起综合的、立体的、闭环式的预防犯罪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有中国特色的预防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犯罪学研究的深入和开展,各国的犯罪学者都先后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预防犯罪上来。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及其多次学术研讨会都开展了预防犯罪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中国的预防犯罪研究与工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狠抓青少年犯罪,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犯罪的源头;二、青少年犯罪是“综合病症”,因而实行综合治理;三、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坚持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和及时进行的原则;四、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这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社会帮教和工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预防犯罪历来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政府都曾制定、实施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预防犯罪战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在同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确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预防犯罪战略,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是世界上犯罪率较低、重新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公安机关在预防犯罪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甚至是奇迹。本文试图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预防犯罪战略的基本特色进行阐述,并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之作一番理性思考。一、我国公安预防犯罪战略的基本特色中国特色的公安预防犯罪战略的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最具鲜明特色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治安预防在中国是指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治安管理的手段和措施,施行的预防犯罪的活动。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治安预防的特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治安预防在中国预防犯罪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预防犯罪不仅是公安机关、警察的职责,而且是群众应有的义务。本文从社区的概念出发,论述了社区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并且联系国外社区预防的发展历史,探讨我国的社区预防策略及其发展趋势,指出我国虽然不乏社区预防的好的策略,社区组织、社区防卫和社区发展等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并且创造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形势的变化,以及理论研究的不足,社区预防实际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预防犯罪的事业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加强犯罪研究,应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进行专题性研究。必须系统了解犯罪现状,认识犯罪的特点与规律,研究犯罪原因,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对策。应深化犯罪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市场管理,强化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功能;加强立法,依法管理;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抓好宏观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教育。加强犯罪研究,还应进行预防犯罪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对犯罪趋势的研究,做好犯罪发生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由于环境变化,影响驻野外分队管理和预防工作的因素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使野外驻训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研究野外驻训中预防犯罪工作的特点规律,是加强驻野外分队预防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野外驻训分队必须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规律,针对性地打好预防犯罪工作主动仗。  相似文献   

10.
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国犯罪预防经验中应得到的启示:1.强化情景预防,减少易于犯罪分子作案的机会和条件,对不同类型的犯罪确定不同的预防重点与措施;2.情景预防的开展,必须以熟悉犯罪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景为前提,因此警察是情景预防最为适宜的具体规划者和指导者;3.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犯罪理论工作者应针对现实斗争的需要开展实证理论研究,决策者要主动吸收中外犯罪预防的有益成果;4.动员更加广泛的部门和社会力量投入到犯罪预防中来,加强犯罪预防知识的普及性宣传工作,形成全民预防犯罪的局面。文章建议公安部应该建立起一个犯罪预防方面的规划、指导部门。  相似文献   

11.
金融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金融犯罪呈上升趋势。金融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遏制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绑架勒索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地点跨区域化、被害对象多元化等新特点。处置该类犯罪时应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实战中要在保持人质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手段侦破案件,从而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3.
“明知”在现行刑法的总则和分则中都有体现,对“明知”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能否成立特定犯罪。然而对这一主观心理状态的认识一直是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如何认定行为人“应当知道”。笔者试从检察工作中实际处理的案件出发,探讨在检察实践过程中,如何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  相似文献   

14.
误收假币后故意使用的行为具有刑事可罚性,应当以使用假币罪定罪处刑。在犯罪认定时,客观要件之中的“使用”行为不应以置于流通为必要;只要能够根据基础事实予以合理推定其主观上为“明知”,就足以认定其符合本罪的主观要件。由于该行为的期待可能性较小,因此处刑时应结合我国针对误收假币后故意使用行为的立法变动情况,对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原则上只判处罚金刑,而是否侵犯公私财产权这一随机客体也具有影响量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显严峻,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除原有的预防措施之外,还应针对青少年生活的社区特点,重视社区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构建青少年犯罪社区多层次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6.
犯罪的情境预防是指在具体的时空内有效控制犯罪目标以减少犯罪机会的犯罪预防方法。其内容包括犯罪对象预防和犯罪环境预防。犯罪对象预防通过对易遭受侵害的对象予以物质性加固增加犯罪的难度以减少犯罪 ;犯罪环境预防包括环境监视和环境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日益猖獗,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非法集资涉及人员广、蔓延速度快、手段隐蔽性强等特点日趋明显,且短期内发案量基于多种原因仍呈上升之势,这就必然导致在对非法集资犯罪的侦防进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完善监管、加强宣传以"防",情报导侦、及时出手、妥善处置财产以"侦",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18.
以少年司法改革推进社区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区矫正的起步是对现代司法程序改革、刑罚轻刑化、恢复性司法、社区矫正和少年司法制度等多方面的重大挑战。中国的社区矫正要向前推进,应当以少年司法改革为先导。社区矫正的功能评估应以观护措施为主,以矫正措施为辅,对少年违法行为的处遇原则应依据少年犯罪的原因,而不是依据少年犯罪的危害结果,对少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的核心是要保障他们社会化过程的连续性。社区矫正不仅要注意个别化处遏的体现,还要注意矫正范围和功能的泛化。  相似文献   

19.
论犯罪规律     
犯罪规律是犯罪本身及各类犯罪之间、犯罪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犯罪与反犯罪之间的本质关系。可分为犯罪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刑事犯罪规律”)和指导预防犯罪的规律(“预防犯罪指导规律”)。笔者曾于上世纪90年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起伏律、消长律、辐射律、因果律四大刑事犯罪规律。预防犯罪指导规律则包括矛盾规律、人本规律、基础规律、综合规律和兼治规律。  相似文献   

20.
网络犯罪的动向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已涉及绝大部分社会犯罪现象,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犯罪形式。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密切注视网络犯罪的动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以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