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近来,随着党史界对红军长征和陕甘根据地问题研究的深入,党中央何时确定以陕北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问题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有些同志认为,“中央红军最后落脚陕北的决定,是九月二十日到达哈达铺后作出的。”“红军长征中确定落脚陕北,是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到达哈达铺……  相似文献   

3.
张帅 《重庆行政》2016,(2):60-62
正党中央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充实、壮大了西北根据地。为了满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需要,西北地区根据地在一些宪法性文件指导下,根据革命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向世界宣告的革命理想已经变为现实,红军长征播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并将继续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说:二局是黑夜走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如果没有二局,长征是否能顺利到达陕北都很难说。  相似文献   

5.
张啸 《传承》2013,(9):50-5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长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带领红军战胜了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的胜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共产主义信念是这笔财富中闪闪发光的宝石。  相似文献   

6.
张啸 《传承》2013,(7):50-5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长征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带领红军战胜了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的胜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所激发的革命精神的胜利。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及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共产主义信念是这笔财富中闪闪发光的宝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支持傅作义绥远抗战内蒙古党委统战部研究室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鉴于热、察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后,绥远成为抗日前线,与陕北根据地唇齿相依,绥远军政首脑傅作义又是国民党军队中坚决抗日的著名爱国将领,在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  相似文献   

8.
张帅 《重庆行政》2016,(4):60-62
党中央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充实、壮大了西北根据地.为了满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体需要,西北地区根据地在一些宪法性文件指导下,根据革命实际需要进行了涉及重要领域的立法.为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推动了党在延安时期法制建设取得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近13年时间称之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十三年里形成了包括"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在内的"延安精神"。正是这些精神的力量,才使中国共产党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0多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实现了从东南至西北的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1.
1935年冬,李克农随长征北上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正是全国形势非常严峻时刻。日本军国主义利用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从“九·一八”事变后,不停地向中国进攻,企图独占中国。中共中央在陕北多次研究了全国的政治形势,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从1934年8月起,中国工农红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进行战略转移,这次行动就是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继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后,未能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影响,红军伤亡惨重。遵义会议召开以后,红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不断取得胜利。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3月,红四方面…  相似文献   

13.
1937年,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面对棘手的桃色命案。在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收到爱将黄克功的信。黄克功是毛泽东的同乡,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屡立战功,长征时任中央警卫团团长,担负着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到达陕北后,一个名叫刘X的姑娘,敬慕黄克功,两个人相恋了。可不久姑娘发现很难与其相处,决定与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长征     
鲁迅与长征的这段秘密关系,后来在宣传鲁迅的时候成为津津乐道的一段典故,不过也有人质疑其真实性。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和经手人知晓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35年底,鲁迅的朋友史沫特莱(当时她在上海的公开身份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特派记者)来到鲁迅家,秘密地告诉鲁迅一个消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病榻上的鲁迅于是在第二天与  相似文献   

15.
杜学文 《前进》2012,(10):51-52
红军东征是中国革命史中十分重要的事件,是决定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生死存亡和战略方向的关键举措,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电视连续剧《红军东征》比较全面地叙述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临的战略抉择、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以及红军渡河进入山西后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组织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推动全民抗战的史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汇合,结束了一年之久的战略转移.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亡时刻.  相似文献   

16.
刘继兴 《传承》2010,(1):4-5
<正>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多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他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再就是1948年3月,毛泽东在陕西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延安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化和群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和一二·九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影响日益扩大,延安成为中国进步青年向往的地方。抗战爆发后,许多沦陷区和国统区的爱国青年冲破封锁,千里迢迢,历尽艰难,奔赴延安,汇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投身到抗日救国...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15,(8)
<正>1936年在红军东征时参加革命的山西石楼县青年高富有同志,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转战陕北时期,长期在延安毛主席和彭德怀身边工作,曾担任中央机关手枪连连长。解放后,也曾任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据高富有同志回忆,毛主席对山西人民怀有深厚的情感。他多次亲自听到毛主席讲过,山西人民对中国革命有三大贡献:一次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缺吃少穿,生活非常艰苦。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筹粮筹款,给红军在陕北立足发展以很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6,(10):9-9
8月27日,开国元勋子女活动组在胜利到达陕北后,在古城西安“万人见面会”上又一次掀起高潮。罗东进:长征,是一份十分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67岁的罗东进说,“纵观长征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中华民族拼搏奋进、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长征,是一份十分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作为红军的后代,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发扬下去。”周秉德:长征壮举震寰宇,红军传奇重千秋“长征壮举震寰宇,红军传奇重千秋。”70岁的周秉德说,以前,她也多次走访过伯父周恩来等先辈们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尤以这次感触最深最浓…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期间的统战工作,不仅对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而且对党的民族和统战理论的成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是依不同对象而从多方面展开的。1.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红军长征初期以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领导人意识到,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