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民生,是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温家宝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温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推进两大改革,即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而深化改革。正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多党合作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合理要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合乎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在中国政治制度的框架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作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人民政协以其协商式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民主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舞台上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是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方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亮点之一,就是作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人民政协以其协商式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民主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舞台上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是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方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攻坚阶段,公共权力掌控着大量稀缺资源,权力主导的负面效应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阻碍、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这种深层的阻碍与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市场体系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秩序的混乱与市场法治环境建设的滞后。面对权力经济的困境,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应明确,转轨国家公共权力的直接经济组织作用随市场化的推进将呈现递减趋势;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而在政治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的过程中,还必须切实转变政府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6.
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法治取向,将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法治有助于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取向;法治为民主的正常运转确立人人平等的前提,为民主的实现提供规则、权力制约机制和责任机制,所以完善法治有助于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所需要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体改革成果的巩固以及改革过程中新旧体制交替时的相对稳定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小康》2011,(4):8-9
专家点评这次两会我看到的不是"一民",而是"四民"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有人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即一民,我并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次两会的主题是民生、民主、民族、民权,即四民。切记不要把民主、民族、民权与民生混为一谈。四民分别对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对于民主,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已经在县和不设区的市实行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本文试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个方面,论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首创性历史贡献,也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突破性历史探索,提出了一整套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推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相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重温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向着邓小平所指引的实现人民直接民主的政治目标奋进,无疑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转型,必将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而政治系统的改革、完善和发展,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要基本满足社会成员的心理期望。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实证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的政治评价、体系取向、政策关注等方面的政治心态,并以此为理论逻辑基础,提出发展民主政治的首要步骤是完善人大代表选举,政治发展的关注焦点是建立长效的防腐败机制制度,政治发展更为迫切的任务是加强法制建设,政治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完善干部选拔和监督制度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1.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始终随着人民政治参与热情的提高不断深化,始终随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不断深化。从党的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实践;从大刀阔斧地推进机构改革,到建设、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再一次历史性地被提到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上来。在我国现阶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相适应,同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要求相适应,又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这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11,(8):34-34
颜运秋、余定祥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上载文《预决算民主的法治障碍及其克服》认为,推行预决算民主是实现经济民主,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这不仅能使财政资金得到最合理的安排,也能构建国家和公民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确立政府管理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09,(1):36-36
孔凡义在《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认为,以人大制度改革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宪法法理和政治现实方面都是有重要意义的。而时人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大制度的民主与效能之间的关系,即一方面要完善人大制度的民主性,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人大制度运行的效率和能力,坚持以民主为主兼顾效能。毕竟,民主作为人大制度的核心价值,是由人大制度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而人大制度的效能取向则是其民主取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种经济与政治相统一的政治观,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五种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发展的模式选择进行了回应和分析。认为:中国政改和民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党的执政制度的改革,重点要解决好满足民权需要、有效执政和依法治官的问题。如果能够在实践中成功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不仅会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也会创造政治发展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蔡兵 《岭南学刊》2014,(4):9-12
小平同志对改革有一系列的精辟论述和见解,其中强调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要相互配套的思想,对我们今后搞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尤其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根据小平同志的配套改革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要想完成好这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又必须切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表现出来。可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以"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醒目提法作为政治建设部分的标题,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立场和态度.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而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此,十七大报告就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从多个主要方面作出了全面布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不同,中国的行政改革是行政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包含着一定的政治目标。但是,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来说,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又只是一项准备性的工作,它不能替代政治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国改革的逻辑,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将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起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走向民主的历程,其基本内容是权力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张国栋 《创造》2008,(12):53-53
如果说,安徽小岗村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那么四川步云乡推动了中国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正如她自己所说的,“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我们要在民主的实践中学会民主,党的民主才能带动整个国家的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