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 六十年代初期,为了认真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切实的调整工作。经过第一次“经济调整”,我国国民经济重新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但是,这时“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并未得到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所发展,加上林彪、“四人帮”的蓄意破坏,以至后来导致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又翻了一个更大的斤头,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损失。 1979年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通过调整、改革和整顿,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1983年第二次经济调整基本结束,在“提前翻番”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党中央在1979年4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这是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为切实改变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在  相似文献   

3.
一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充分发挥现有国营工业企业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从一九八二年起,用两三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点面结合地、分期分批地对所有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工作。国营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职工队伍精神面貌的好坏,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二次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在经济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件大事。”充分认识抓好这两件大事的重要意义,并把改革的精神付诸于行动,不仅是经济战线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中学政治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中稳步前进;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南省工交战线在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过程中,随着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企业的全面整顿,逐步建立了工业经济责任制。特别是去年全国工交会议以来,发展迅猛,全省工业交通企业中普遍实行了经济责任制。实践证明,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方向正确,效果显著,初步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若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而发动的“大跃进”运动,是一次欲速则慢的失败的实践活动,致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按照“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困难局面,也为共和国后来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鉴戒。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于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项建设工作,都要围绕以调整为中心,结合本身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此以前,人民银行工商信货业务,只对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企业建、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国家财政拨给;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企业自筹或由企业主管部门拨款解决。企业更新改造,主要以企业自留拆旧基金解决,不足部份,由财政或企业主管部门拨款。1979年下半年,人民银行根据中央的指示,在国家计划统一安排下,开始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1982年又开办了基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进行过三次重大调整,即:1961年至1965年的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指导方针的第一次调整;1979年至1984年的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为方针的第二次调整;1988年至1991年的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调整。三次调整对于克服经济困难,保持社会稳定,使国民经济发展走上比较长远的健康道路,起了重大的作用。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党和国家主要决策人之一的邓小平,参与主持或统领全局亲自指导我国的经济调整工作,在制定调整措施中提…  相似文献   

9.
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是在认真总结过去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定的。这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使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的五年计划;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新路子的五年计划。在过去三十年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同意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全国企业整顿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现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综合治理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措施,也是为今后经济振兴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在今后两三年内,企业要以整顿为中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抓好企业的全面整顿工作。今年下半年要集中力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第一批整顿的企业切实整顿好,  相似文献   

11.
天安门事件     
《传承》2006,(4):68-68
1975年1月四届人大会议后,周恩来病重住院,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实际上开始主持中央的党政日常工作.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因此,邓小平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并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点强调未来中国的创新发展理念,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战略调整,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擎的打造在未来实施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尤其是增加鼓励和支持创业活动、促进创业企业发展创新的创业公共服务,才能保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擎的进程和效果,才能使“双创”符合创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才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十六届五中全会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十一五”时期承前启后“十五”时期(2001-2005)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世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14.
张辛 《公安教育》2021,(6):23-26
治警先治长,严下先严上。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和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按照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政治轮训工作方案》的要求和上海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局)教育整顿工作总体部署,2021年3月18日至4月24日,市局分4期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教育整顿政治轮训班.  相似文献   

15.
国家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10月的一场报告中讲到,半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入世”的正面效益正在显现出来。,“利大于弊”也得到体现。石广生说,由于准备充分,主动应对,半年来中国“入世”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增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法制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民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重庆市民营企业长龙实  相似文献   

17.
改革攻坚和转型发展的重任相互叠加,注定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决定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稿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6周年纪念日。国庆节前中共中央召开了十四届五中全会,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本世纪最后一个五年中国将如何发展?中国将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迈入下个世纪?这已成为祖国大陆上下议论的中心话题,同时也为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所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鲜明地提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2006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20.
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竭动力。农业发展的动力、农民的积极性来源于改革,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十一五”时期,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继续推进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十一五”时期的农村改革,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的实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