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概括来讲,这种变化呈现出如下几个基本趋势。1.主导政治价值不变与主流政治价值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仍然坚持以社会主义一元政治价值、整体本位政治价值、理想取向政  相似文献   

2.
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了猛烈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念因此而产生新的变化: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发展;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转向外在功利型;价值实现的途径由外控取向转向内控取向。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期推介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虞崇胜教授和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李奎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价值变迁的基本趋势》一文中认为,概括来讲,这种变化呈现出几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对一元价值观的解构不仅挑战着道德价值的和谐一致性,导致个人价值主体的强化和社会价值整合力的下降,而且冲击着法律规范的合法性根基。社会价值观由此将经历从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并存,从一元价值观到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共存,价值评价标准由重义轻利到务实求利的变迁。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将公正作为首要价值取向,将发展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将和谐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丁丽娟 《前沿》2013,(19):41-43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变化直接而明快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当代大学生呈现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的倾向,价值判断标准从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化,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笔者通过了解和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整体性现状,探析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消极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注重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昌宝 《群众》2006,(9):51-5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校园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划式的利益分配格局与市场化的利益竞争机制产生了矛盾,学校价值导向一元与师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发生了冲突,这些情况决定了要进一步加快学校事业的发展,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高度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为青年成才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进而引起青年成才观的转变.青年的成才动因从理想型到务实型变换,成才路径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成才过程从外力主导型到自我主导型的变迁,莫不展示了社会转型对青年成才观的巨大影响.这就要求社会各界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引导青年顺利转变成才观,与社会保持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面对就业时所表现出的价值选择。就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今时代,大学生中出现就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兴趣化、理想化以及稳定化等趋势,这种趋势变迁给高校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探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带来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实现高校育人目标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由整体、美德到个体、功利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动因在于社会生活背景的变化和人的地位、生活目的的转变,并且表现出了"物化"、非道德化和过度的个体功利主义等偏颇性.从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性事实和现代化转型的社会需要等角度看,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的应然抉择是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美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淼 《长白学刊》2013,(4):53-58
相对稳定和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政治生态的优化和重构。政治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换、政治观念从顺从型向参与型的演进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展开的必要条件,但政治系统本身的结构矛盾和政治文化变迁途中的价值冲突却是党内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思路是:注重顶层设计,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的碎片化;加强制度建设,破除党内政治生态圈的潜规则;改革干部体制,激励基层领导者的创新实践;加强公民教育,推动公共精神导向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