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讨论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中,不能够忽略金融全球化的因素和本质.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导致了虚拟资本过度膨胀,而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又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从而引致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这是困扰当前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也是诱发世界经济危机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济模式重选不破题,世界经济很难走出危机。共识问题不解决,博弈全球化,经济将会出现一个个的新底三年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领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那么,时过三年,世界又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我认为,世界仍然处在由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之中。虽然这场危机目前有了一些转机,但这并不能改变这场危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问题上,无论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还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值得商榷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这一观点可以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动因、外在形式、内容和主体等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全球化不仅改变着资本主义,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由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它还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因此,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和两重性。社会主义应掌握和利用全球化的主动权,善于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化,理想的全球化是全球社会主义化。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 ,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共时化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当代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 ;以新技术发明与应用为基础 ;具有综合性、深层性及多元性 ;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全球化对犯罪的影响表现在 :1 经济强势国家对于经济弱势国家的干预与牵制成为区域性犯罪增长的重要因素 ;2 全球化中的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扩散 ,使犯罪发生的文化因素显著增强 ;3 全球化拓宽了犯罪空间 ,促进了犯罪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论交通促进社会全球化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全球化目前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等领域。交通作为社会主体实现人、物、信息空间位置转换的社会活动 ,在促进社会全球化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人类利用交通促进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世界贸易的发展 ,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 ;通过为文化使者提供远程位移工具 ,为文化制品提供大空间传输载体 ,加速文化全球化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运输食品、时装、家用电器和文化产品来促进生活方式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利益和机遇的同时,也给全世界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消极后果:贫富差距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经济投机性与风险性的增加以及民族国家主权的受损,等等。全球化造成的诸多后果催生了治理全球化的全球治理理论,在辨析了全球治理的基本概念后,有必要对全球治理的对象、价值、国际规制、主体及其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尽管全球治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一面,但当前问题重重的全球化使得全球治理变得日益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建立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基础上的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金融全球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其特征也是动态性的。  相似文献   

9.
路日亮 《岭南学刊》2010,(3):103-107
资本的扩张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又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剥削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条件,资本的贪婪和扩张是导致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全球化有两面性.全球化为全球环境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凭借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对全球化进行界定、理解和总结。首先,社会学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时空变化、全球意识、全球体系、全球性共识等角度对全球化进行定义。其次,社会学提出并阐释了全球性、全球主义与全球化的区别,深化了对全球化现象的理解,这是社会学对全球化研究做出的最有特色的贡献。本文在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总结评述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西方社会学领域的全球化观点。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上,资本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资本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有着共生共存的基础。对社会主义前景的展望有两种视角:全球化和本土化。全球化是指社会主义将会在全球范围取得胜利,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本土化则是指社会主义将与国家或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成为本土性或民族性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到全球 ,并且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为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深化 ,资本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之间矛盾的深化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国内阶级矛盾的复杂化和资产阶级矛盾向全球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矛盾的全球化扩展 ,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创造着各种要素。生产因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及社会主义力量全球联合的条件的渐趋成熟 ,无不昭示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7年曾将全球化概括为 :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 ,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 ,各国的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 ,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及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 ,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内涵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但后者作为前者的重要内容 ,有时被当成“全球化”的同义语 ,而成为人们的重点研究内容。国内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基本遵循类似的思路。基本上是以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和资源的全球配置为主要内容 ,并且将全球一体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来理解。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后的规范性、实质及发展前景做进一步揭示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反全球化运动看全球化的未来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期,当全球化运动如火如荼推进时,反全球化运动突然爆发。反全球化运动形成的根据,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缺陷与失弊,如国际社会的不平等;世界性生态危机;全球政治、化的冲突和摩礤。反全球化运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现象。反全球化运动不可能阻止全球化进程,却对全球化产生合理的制衡、规范意义。从反全球化角度审视,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将呈现理性、公正、可持续发展、多样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王峥丽  李晟 《传承》2013,(3):74-76
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全球化时应从马克思主义全球的思想中找到灵感。  相似文献   

17.
蒲文胜 《前沿》2010,(11):42-46
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力量的现实交锋下,就何谓全球化或应寻求怎样的全球化问题再次引来热议。当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新自由主义,批判极端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模式的同时,日益高涨的反全球化运动使人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由此,一个全新概念“全球公民社会”进入人们的研究视域,人们期望以此作为全球化理论的新分析工具,并结合现实的反全球化运动寻求全球化的替代方案,寻求人性化的、正义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市场的开放度、一体化、自由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市场行为的主体,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主要推动力,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发展提供着世界市场的大舞台,同时经济全球化又加剧了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据统计,1998年,全球共发生跨国公司的购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国外有关全球化的思潮中,吉登斯的全球化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它建构于新自由主义所构筑的认识平台之上,是一种以世界性民主理念为基础,以全球化统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全球化理论。它作为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订内外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其实质是谋求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推进霸权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璇 《传承》2010,(36):118-119
全球化打破了农业经济时代的地方狭隘性,走向全球。在抓住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化解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冲击,就要从各个方面出发维护我国的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