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1,(7):34-34
付子堂在《法学论坛》2011年第2期上载文《论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认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是以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模式,将法律当作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基本手段,将社会矛盾的解决和民众正当利益的保护都纳入法治轨道,是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最优模式。实行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将从5个方面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7,(3)
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海南建设,加强社会治理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新路径,笔者通过对屯昌县综治办、镇政府和村委会等部门进行实地调查,查找屯昌县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丁海江 《求索》2013,(6):234-236
宪法是一国政治体制之基,规定着一个政治国家在社会中作为一个行动主体的存在方式和行动模式。宪法作为国家创立之依据.决定着整个国家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均势格局。就创新我国社会管理而言,应如何在宪法框架下辅以相应的制度支持.整合各方力量协调解决各社会管理领域内存在的诸多社会性问题,乃为一重大社会研究课题。本文研究认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框架建设的权威源自于“党委领导”.社会管理创新法治框架基本制度模式是“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是社会管理创新秩序化的实现路径。为此,还需强化社会管理权的合理设定,为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有序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的社会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现阶段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推进以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本文分析了法治与社会创新管理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会创新管理的重点主要有: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立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引导网络向积极有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柳裕 《今日浙江》2011,(17):32-33
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和保障,实现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和最终目标。要着重在运用法治思维探寻社会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在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进程中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深化“法治浙江”建设。  相似文献   

6.
罗礼平 《前进论坛》2011,(11):38-41,1
社会管理创新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期讲堂特邀中央巡视组副处级巡视专员,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罗礼平主持,他主讲的《社会管理创新为何呼唤法治保障?》从法治的视角深入剖析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破解的问题、主要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秋芳 《人民论坛》2012,(17):38-3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障。文章分析了法治政府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提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省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并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建设“法治浙江”的要求,把社会管理和服务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唐俐 《人民论坛》2013,(2):38-3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工作作为重点,关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中首次加入了"法治保障"的概念。文章通过对十八大中有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布置进行法治逻辑的考量,来分析法治精神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理清其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唐俐 《人民论坛》2013,(1):38-3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工作作为重点,关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中首次加入了"法治保障"的概念。文章通过对十八大中有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布置进行法治逻辑的考量,来分析法治精神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同时理清其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利益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社会管理创新要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着手,要着眼于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多元矛盾解决机制。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效能的发挥,需要有法治保障,才能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法治基层基础工作,将其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战略举措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保障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面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把法治基层基础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找准法治建设同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努力为实现富民强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12,(6):44-45
李英锋2012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法治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根基》认为,加强法治诚信建设至关重要,有了法治诚信,才会有法律公平,才有社会诚信和社会公平。当前,社会失信问题广为诟病,不夸张地说,对每一个社会失信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法治诚信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答案、症结。  相似文献   

14.
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维稳模式已难应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改革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加快法治公民社会的建设已成社会发展的必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要实现社会管理从行政主导向法治主导的转变。其实现的路径应包括建立法治的有限政府、健全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加强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邱晓萌 《前沿》2013,(6):52-53
我国是法治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必须拥有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拥有完善的法治法规,可以更好地对社会秩序进行管理。法治法规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可以更加具有合法性、权威性、操作性以及反复适用性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加合法公平公正,在管理中更能体现人性化,更能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法治是科学发展社会管理的必要因素,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定,在学习借鉴他人管理创新经验的同时,注重提高社会管理员的自身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3,(3):35-36
对于“社会管理创新”,一些人大代表认为,创新社会管理要遵循法治原则,按照法治理念来办事。  相似文献   

17.
董强  崔绍亚 《群众》2015,(3):56-5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基础,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结合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和引领作用,以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解决各种突出问题,有效地化解了基层社会矛盾,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一推进基层社会依法治理,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提高依法办事的  相似文献   

18.
张清 《群众》2014,(8):24-2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不仅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还要求"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实现依法治理和柔性约束互补,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应有之义。以法治求解社会治理难题,无疑是当下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选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2,(9):91-91
鲁鹏在《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社会管理创新极为必要,它的实质是与经济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现代化,着力点是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完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实现社会管理创新要转变观念,意识到管理并非是只管别人,首先是管好自己;不是事无巨细一管到底,而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以理念为尺度,而要以实践为尺度;不是自上而下单向的,而是上下双向互动的。社会管理创新要以对象化的形式落实在以法治为核心的制度安排上。  相似文献   

20.
高飞  其木格 《前沿》2012,(3):136-139
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频发。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途径和措施、构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社会管理的法治属性,正视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创新社会管理法治理念、创新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格局保障机制、创新司法公正保障与法律救济机制、创新利益诉求表达及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等角度入手,探寻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之道,最终建立以“善治”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