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杨力 《人民公安》2009,(9):44-45
我知道她短暂的一生都在找寻挚爱,幸福,爱人们在带给她幸福的同时,也带给她痛苦,文字在带给她欢乐的同时,也让她经历常人难以想像的折磨。  相似文献   

2.
她是人人称赞的“女强人”。但今年51岁的她,无论是在县机关或是在乡村,人们都叫她“甘二姐”。她朴朴素素,常年一身淡装;她和和气气,为人处事一脸笑容;她风风火火,常年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她勤勤恳恳,紧贴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她就是省十届人大代表、余庆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甘金平。  相似文献   

3.
林毅 《台声》2013,(11):83-84
邓丽君,无疑是华语乐坛最闪亮的一个名字。正如作词人庄奴先生所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1995年5月8日,年仅42岁的邓丽君不幸在泰国清迈逝世。自她殁后,时至今日,每年1月她出生的月份和离世的5月,依然有人在谈论她,在怀念她。令年是邓丽君冥涎60剧年,不论是海峡两岸,抑或世界各地,人们都在思念着她和她的歌声。  相似文献   

4.
李丽丽 《中国保安》2012,(19):44-46
给她一滴水,她就旺旺地活;给她一寸土,她就勃勃地长;给她一柄指挥旗,她就高高擎起,悠悠落下,在一个个起伏的音乐节拍中,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  相似文献   

5.
周平是我班上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学习刻苦、上课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每次在课堂上,我要提问的时候,她总把手举得老高,我也总是在课堂上表扬她。我表扬她的时候,她面带微笑,成功和自信的喜悦时常洋溢在脸上,因为她的带动,我班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6.
崔治 《精神文明导刊》2004,(12):50-50,14
每天吃完早饭,她就出门巡查网吧,她曾被无知的孩子谩骂,她曾遭到过网吧老板的威胁,她的行为曾不为儿女理解,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的身影一直出现在辽宁营口的各个网吧里,600多个孩子被她从网吧的“深渊”里拉了出来。她就是许维英,一个被一些黑心网吧老板恨之入骨的花甲老人。  相似文献   

7.
梦佳 《黄埔》2007,(1):56-57
在拜访张润滋老师前,我对她一无所知。仅从她在1986年出版的画册的前言里,我了解到她1955年从护士学校毕业后曾做过教师,后因重病而离职休养,在病中她开始自己钻研泥塑艺术。她没有上过美术学校,她的艺术道路完全是自己摸索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何标 《台声》2002,(1):9-9
海音大姐的去世,虽在意料之中,但当真的听到她离开人间,我却感到震惊、悲伤和沉重地失落。她在我心中一直有着十分美好的印象:人美,心美,文章更美。她的美丽几乎是公认的。我比她小8岁,看着她从少女到青年,再到婚后的少妇;分别40年后,再见面她已是祖母级的老人了。海音大姐在不同的时期都具有其特有的美丽和超凡的气质。而舒乙先生今年1月在台北看望重病中的她,她“依然是把自己收拾得非常漂亮,毫无衰退迹象”。所以,她一生都容颜亮丽,光采照人,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她的心很美。心地善良,重亲情、乡情和友情,很有…  相似文献   

9.
“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好,让他继续学!”每当家长得知叶少珍是计算机专家,向她请教孩子的学习问题时,她都先说这句话。从她嘴角的笑纹中你看得出来,这话是由衷的。大家都说,她是个好老师。因为对学生,她有一种近乎天然的爱。这爱,不但体现在她的言行上,更体现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计算机的学生都很聪明,都很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她一直是看不上他的,7年的婚姻里,她始终冷着心。其实也不怪她,嫁给他的那年,她只有23岁,就像初夏的莲.洁净而美好,爱慕的人不计其数,独独父亲看中了他。她嫁了,于是,婚姻里她常常满心的委屈,总觉得如果不是他,她一定可以遇到自己渴望的爱情。其实那种感情她是有过的。对方是她的大学同学,高大俊朗,虽然只是在幽黑的巷子里装作不经意地拉了几次手。  相似文献   

11.
英格丽 《现代领导》2004,(10):44-44
安妮是一个出生在英国的孟加拉血统女郎。她从伦敦大学MBA毕业后,就顺利地在一家日本银行做了经理助理..三个月后,她失去了工作。很快,她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三个月的考察期一到,她又失去了工作.在两年之内,她被解雇了  相似文献   

12.
徐飞 《北京观察》2015,(4):50-52
在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和学术活动中,常常出现她的身影;在政府建言中,在各种艺术或礼仪讲座中,常常回响着她的言论。她就像她酷爱的波斯菊一样,用斑斓的色彩编织着美丽的梦。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从小热爱文学艺术的柳春梅,发表过不少诗文。然而,她人生最壮丽的诗章是她亲自领导筹建的北海化纤厂。这部大作,她饱蘸心血,奔波六载。当这部壮丽的诗篇发表在北海大地上时,柳春梅的名字,将载入广西的工业发展史。在北海,在广西,在国内同行业,柳春梅这个名字叫得很响,她的业绩、她的风格、她的魅力都锋芒四射。见过她的面,听过她的话,她的名字和形象就烙在人家心里,难以忘记了。在传媒圈里,柳春梅的名字也叫得很响,善于啃硬骨头的记者们往往被她笑笑地恳切地一谁就是千里之外:咱们是默默耕耘的时候,千万不要发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有位在军队院校时的战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是因为她长得多么漂亮,也不是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多么出类拔萃,而是因为她的人缘特别好,大家都说与她交往感觉轻松而惬意。我曾仔细观察过,她对待别人特别宽容。有人失手把她的暖瓶打碎了.她笑笑说:“没关系。”有人不小心把饭汤洒在她的裙子上.  相似文献   

15.
那是10年前的夏天,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的一位女大学生正面临就业的两种选择。她叫刘祥宜,黑龙江省绥滨县人,父母长期在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任职,在她毕业前就为她安排好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她内心涌动着一股激情,那就是来自江苏溧阳的男友告诉她的关于改革开放给江南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她产生了去江南闯一闯的愿望。最终,  相似文献   

16.
林岚 《文明大观》2001,(7):16-19
苏华是1931年7月1日在家乡福建省莆田县入的党,那年她23岁。参加革命以前,她叫黄德馥,长得娇小玲珑,花一样美丽。傅围村一位恶霸看上她,想娶她做小老婆。她不从,恶霸就围追堵截,甚至扬言要将她所任教的那所小学烧掉。被逼无奈,她想到了死,半夜奔到河边,最终被巡逻的警察拦住送回。同校一位老师的丈夫是地下党,得知她的情况后找上门来悄悄对她说:“不要去死,还是有路可走的。”这位同事丈夫所说的“路”,就是革命之路。  相似文献   

17.
欣华 《中国减灾》2010,(4):39-39
她站在不远处的岩石上,不时地翘首向坡下张望。她说,她男人在坡下煤窑里工作,她来这儿,是想早一点看到他从竖井里上到地面上来。  相似文献   

18.
细节动人     
王迪 《今日广西》2008,(3):74-74
谁能说她不优秀?漂亮、有文凭,还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她29岁了,婚姻问题却还没解决。要知识,早些年总是她在挑选别人,包括因她而骄傲的母亲也常常为她参谋。  相似文献   

19.
生活已然令她变得粗糙“弟,妈病了,正抢救呢,你快回来吧。”这些年,每次看到姐给我打来的电话,我都不由得心惊肉跳,原因是本已次数少得可怜的电话,从来都没有给我带来过好消息:不是她离婚了,就是我的外甥女儿菲儿上某某学校需要多少钱,再不就是爸妈出了状况。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我大学毕业之后,我这个做弟弟的,就一直是她的主心骨,当然,也成了她求援的惟一对象。可能也是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吧,我开始直呼她的名字,而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在她的身后,一声一声地叫着姐姐。这样称呼她,第一是想证明自己长大了,第二也是在不自觉间,显示着一种权威。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合资企业的工作,薪酬相对丰厚,到她结婚时,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是我给她承担了很大的一笔嫁妆费用;而她离婚后的房子,也是我眉头都不皱一下,为她付的首付。她的落魄前夫再婚后,对她和菲儿愈发吝啬,于是我让菲儿改随母姓,然后全部生活用度都由我来出。我在北京,她在大连,每年只在几个法定假日回家探望父母时,我们才能见面,每次相见,她几乎都在忙,不是忙着做饭,就是忙着出去买菜,或者忙着陪菲儿去补课。我曾尝试着让她坐下来,我们一家四I:1儿聊聊天,可是时光流转,我们再也不是那双窝在被窝里,可以讲一个通宵的黄口小儿了。我曾努力用曾经的记忆来修补我们之间的疏离,然而那些深深刻在我心里的温情时刻,当我说给她时,她却都不记得了,还总是反问我:“有这事吗?”她永远不会知道,每每她如此反问一句,我的心里就会多凉一分。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一定的时间总是以特定的呈现在你的眼前,无论你怎么接近她,触摸她,挽留她,她都会如期而至,如期而去,如一夜春风,一江碧水,一阵细雨,行踪不定,变化莫测,你只有用心感知和体味,才能时时拉住她的纤纤细手,一睹她迷人的风采。否则,大都会失之交臂,难有荡气回肠的爽快,难有永世不忘的回忆,因为生活没有栅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