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普遍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即“农转非”。由于“农转非”制度的历史原因、现阶段制度的不确定性、城乡文化冲突等原因,“农转非”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该文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切实考虑农民利益和意愿,以农民为主体,做好“农转非”的准备和社会保障工作;缩小城乡差别和文化隔阂;加快建设中小城镇,使其成为吸纳农民的主要阵地;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转移,切实解决中国的“农转非”问题,加快实现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对“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的“城中村”改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了最后的生活安全保障。大批农民成为农转非人员,如果对农转非人员的出路解决不当,必然会妨碍“城中村”改造,影响城市化进程,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建立完善的“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8,(19):39-40
“农民建房速度要加快,城北区有1/4的农民、农转非无工作居民住房紧张,政府要给予关注。”“制定人民南路拆迂政策要尽量向农民倾斜。”“建议在城南建设一个自产自销市场,为农民销售产品提供便利。”这是在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召开的民主恳谈会上,基层干部群众热议民生的生动场景。  相似文献   

4.
“农转非”制度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实施过程中,其弊端显露无遗。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这是必然趋势。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起到更大的作用。人为设置障碍,严格控制“农转非”的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取消“农转非”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国家的户籍管理制度又严格限制“农转非”,于是,从农民中分化出一个新兴的阶层——农民工。 农民工较多地流向了煤炭、纺织、建筑业。这支劳动大军养在农村,用在城市,召之能来,却之能退,  相似文献   

6.
你也许经常听到某某县政府或某某省政府召开常务会,却没听说过农民也开“常务会”。然而,在近几年的贵州省凤冈县农村,却能经常听到农民们议论何事可上“常务会”以及“常务会”议定的事如何落实等话题。  相似文献   

7.
去耳“十一”期间,河南大学三农研究会的大学生们深入农村,走近农民,做了一些实地调查。下面这篇文章是他们的调查报告之一,从中可以看到当前基层状况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王自红 《创造》2002,(8):52-52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普法工作的开展,青年农民们有了一定的法律素质。但总体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的青年农民的犯罪率逐渐上升,犯罪的手法也越来越令人发指,令人不可思议,其犯罪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农村女孩在外当“坐台”小姐甚至公开卖淫的人数也不少。当前应以中央的“严打”精神为指导,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遵循“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与“德制与法制相结合”的原则来造就一个个遵纪守法、大有作为的新一代青年农民。一、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一些人思想道德败坏,对犯罪的后果及危害性缺乏认识。部分农村男青年思想变态,总认…  相似文献   

9.
敖成卓 《创造》2001,(7):47
“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战斗在农村第一线,属官“末”民“首”,“上有千条线、村官一针穿”,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既要维护一方稳定,又要致富当地百姓,形成了“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办事难”的格局。因此,笔者就怎样当好“村官”谈几点看法。一是“望”。就是眼要锐。在农村工作中,“村官”充当着农民“引路人”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脱贫致富,农村要稳定发展,要求“村官”要有战略眼光,通过深入农村实际观察,了解农民意愿,全面把握农民的思想动态。首先要能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贵族”,本意是封建或君主制国家里统治阶级的上层,享有特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的概念扩大开来。在现今社会,除了那些权贵们被称作“贵族”外,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纨持子弟、少爷小姐、夫人太太和大款们,也被人们称之为“贵族”。不过,农村“新贵族”的出现,却不由人不大吃一惊——惊闻农民有“贵族”一位颇有资历的杜会学家,在对农村进行调研后,得出了一番令人吃惊的结果:现在的农村青年,对土地的依恋感比较淡漠,对土地的热情明显不如上辈。他们再也不愿过那种“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能不种地尽量不种地,能享受…  相似文献   

11.
徐伟 《人民论坛》2013,(8):130-133
当前,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建设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在完成全域城市化进程后,城市农转非土地中存在的政府组织的“名义产权”与原农村集体及村民“实际占有”之间的尖锐矛盾。盘活存量土地必须化解这一矛盾,可行的出路是通过协调“实际占有”土地的增值收益分配,实现对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民生,牵动全局,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尽管从历史上看,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与三农建设缺乏天然渊源,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狭隘的“三农”已发展成为“大三农”和“新三农”,我省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推进了农村城镇化、大量农民经商办企业或外出打工带来了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很多年以前,农民们外出打工,挣取种粮之余的额外收入贴补家用;很多年以前,农民们在包工头的带领之下,来到城市辛苦劳作,挣取并不是很多的劳力费;很多年以前,农民们在信息的覆盖范围之外,找寻适合自己的活计……而今,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民们对劳动保障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农民们更希望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就业、培训,以及一些就业保障服务。而“三基”的建设,将会把基础管理的条条网络延伸到村。按照14号文件的精神,农民们不用到县城和市区,也不必托关系找活干,村民们在村里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就可以得到县、市里的相关就业信息、扶持政策信息、培训信息,也可以办理相关社会保障的手续。有一些退休回乡的老人说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一旦建成,那么村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学习技能,这样就能凭借一门手艺去市区闯荡。”  相似文献   

14.
[案例简介]杨某等3人,分别为山东省寿光市3处乡镇文化站的临时工。1998年12月,3名临时工所在的乡镇根据有关文件将他们作清退处理。3人对清退决定不服,遂向市人事争议仲裁办公室提出申诉。杨某等3人诉称:他们已在乡镇文化站工作多年,1998年6月,经有关部门批准转为非农业户口,在多个业务部门联合发的“农转非”文件中,有“农转非”后继续在基层文化站工作不得少于5年的规定;1995年曾有1次转农民合同制工人机会,因有关部门工作疏漏,使他们错过了机会。为此3人提出,不仅不应该被清退,还应该给予落实合同…  相似文献   

15.
中央在“一号文件”下发后,紧接着又作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这些富民之策立即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欢欣鼓舞,好评如潮,称之为“石破天惊的改革举措”,是一件得民心、合民意的大好事。那么满怀喜悦的农民现在又在想些什么呢?为此,笔者在苏北农村进行了调查,概括起来农民有几点想法:一、农业税下降,其他费用千万不要涨。农民们认为,如果取消农业税后其他不合理收费增加了,将得不偿失。因此农民们盼望一定要把其他收费纳入法制化管理。二、要关心照顾好农村弱势群体。过去征收的农业税有一部分是用于农村烈军属、五保户和…  相似文献   

16.
“一推双带”活动。即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实现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宣传》2007,(4):12-13
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不断满足农民目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几年,襄樊市根据农村社会特点,在农村广泛开展“乡村夜话”、“百姓讲座”活动,积极探索培育“新农民”的新路子,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农民对于体育活动,不叫体育,叫“耍”。至于后来真正的体育活动的引进,那不能同日而语。像篮球、拔河、乒乓球什么的,是“拿来主义”。而宁夏又是民族地区,农民们的耍法又与内地殊异。现在有了农民的专项体育运动会,全国性的农民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已分别举办了好几届。可见,国家对于农民们的“耍”也日益重视起来了。上行下效,上面举办了,下面就得认真准备不是?这农民们的体育活动也就红红火火地“炒”起来了。当年的体育活动全是自觉,全是自发。回想起来,还颇有些情趣,甚至会于沉思中忍俊不禁。不妨谝上一谝。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必须“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1998年9月25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发表的《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强调“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对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它作为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地处黄泛区的河南省西华县农村兴起“短工”劳务市场,有百余万农业人口的这个县的农民们,一改过去“三个月种田、大半年清闲”的生活方式,积极寻找致富门路,打”短工”因其见效快、灵活性强,很快成为众多农民的共同选择。他们有的同一村级农民相互打工;有的利用农闲走村串户,承揽各种技术活,修理农用工具;有的与单位、工厂达成长期劳务协议或固定劳资关系;还有许多农民携妻带子、携友带邻,结成松散型打工联合体,由推举出的”工头”负责联系业务,统一调配用工。目前,全县已有10多万农民加入打“短工”行列,约占全县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