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决策负反馈机制是依据民意反馈信息,对公共决策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高质量公共决策输出的过程。而民意调查以其自身的特点及独特优势,在公共决策负反馈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民意调查在公共决策负反馈机制中的问题,以实现负反馈机制提高决策质量与执行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谢国旺 《求索》2013,(6):185-187
公共决策的本质、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要求公共决策要实现法制化。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是保证公共决策实现其决策目标的根本保障。由于公共决策主体的私利、权力缺乏制衡、缺乏问责制度等因素制约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目标的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利益与观念共同构成了分析公共决策法制化改革动力机制的两个维度。将两种分析视角结合起来阐释我国公共决策法制化变革的动力机制是很有意义的。制度变迁、执政党观念的改变和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等都推动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的进程。政府主导的力量、外部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的力量、内部法制化力量共同构成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逐渐受到高度关注,相关研究著述丰富.文章以文化功能理论为视角,在厘清公共决策、文化观念与公众意志三者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公共决策的文化机制,建构公众意志的实现路径,以期在公共政策研究理论上获得尝试性的突破,为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逐渐受到高度关注,相关研究著述丰富。文章以文化功能理论为视角,在厘清公共决策、文化观念与公众意志三者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公共决策的文化机制,建构公众意志的实现路径,以期在公共政策研究理论上获得尝试性的突破,为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参与机制 ,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实现社会保障政策公平性和完备性的重要保证。由于传统公共决策系统的积弊和决策者的官僚主义习气 ,也由于公众方面受观念和素质的局限 ,导致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缺失。而公众参与的缺失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政策失误和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顺利发展 ,应该通过科学的民意调查、听证会、协商谈判、政府信息公开等制度建设 ,以及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参与管理等措施 ,建立起完善的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鄂璠 《小康》2011,(7):70-74
中国正在迎来"民意时代",虽然目前还存有被动与主动的差别,主观与客观的同在,以及真实与假象的纠结,但不可否认的是,民意对于公共决策的影响正在凸显。而民意调查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公共决策模式中各要素的动态协同,是优化决策模式、提高公共决策效能的关键。从公共决策模式逻辑体系的五要素是否存在协同效应的视角出发,剖析了我国传统公共决策模式的内在缺陷及致因;立足于我国转型期独特的制度禀赋,从多元化的决策主体、追求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取向、开放动态的制度环境、基于技术评价的决策机制、动态博弈的决策过程五个维度,构建动态协同的现代化公共决策模式,实现转型期公共决策模式的全面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8.
通过民意调查结果的分析,能够解读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偏好、态度、评价或选择,可以作为政策规划制定、执行及评估时的参考。台湾民意调查最早源自《台湾新生报》在1952年2月进行的对日合约民意调查。此后,《联合报》、《中国时报》、TVBS等媒体也相继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立民意调查部门,适时针对重要的公共议题进行调查。1987年"解严"后,言论更加自由开放,民意调查不仅更加频繁,范围也持续扩大。除大众媒体外,学术机构如"中央研究院"、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北大学民意调查中心、金门大学民意调查中心等,"政府单位"如"研考会"、"国科会",以及各县市政府,每年都执行各种议题的民意调查。本文从民意调查之方法讨论起,对台湾民意调查发展及民调机构进行概述与介绍;讨论台湾近几年较重要之公共议题民意测验结果;最后,以2012年大选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与选举结果进行比对,以分析台湾民意调查的发展趋势及对公共事务之影响。  相似文献   

9.
石华 《人大研究》2004,(12):27-28
民意调查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决策前的辅助手段 ,它可以使决策者获得准确的社会背景资料 ,掌握公众心理 ,从而全面衡量利弊 ,作出正确的决策。在人大工作领域 ,虽然一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民意调查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但这种调查只是偶尔为之。笔者以为 ,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代议机构 ,在其权力运行过程中应扩大民意调查的运用范围 ,将民意调查纳入到人大工作体系 ,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工作手段。  一、将民意调查纳入人大工作体系的必要性首先 ,民意调查因其全面汇集公众对调查对象的真实意见 ,成为公共事务决策者与公众之间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公共产品断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财政不均衡投入。完善城乡财政支出政策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衡化,已成为当前弥合我国城乡断裂急需研究的议题。因此,要以城乡财政统筹发展为指导,完善城乡公共产品的财政供给决策机制、分税制以及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使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实现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公共决策事关民生社稷。行政"一把手"基于职位特点对公共决策影响巨大,这也导致当前公共决策中某些腐败问题频发。行政"一把手"公共决策腐败成因复杂,运用"三元交互决定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成因有领导干部首长负责制的悖序运行、政府决策制约机制先天漏洞的存在、公共决策中利益冲突有效规制的失位等。"一把手"公共决策腐败的治理需要在复杂的多系统环境下进行,系统协同控制理论为之提供了思维的向度,通过建立公共决策复合协同控制模型并重设决策做出体制、利益表达机制、议事民主技术和决策责任终身追责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对行政"一把手"公共决策行为形成法律规制,从而有效遏制行政"一把手"公共决策腐败。  相似文献   

12.
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是一种单中心体制,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单一,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外筹资机制,以及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决策机制。这种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更是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而,我们必须从多中心的筹资机制、供给决策机制以及供给主体三个方面建构农村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难题。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决策利益协调机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有能力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公共决策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优化公共决策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理顺公民参与机制、健全利益监督约束机制等途径,形成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4.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始终。为了减少决策失误以及当失误发生时能及时纠正,必须构建公共决策失误的问责机制,通过制度本身的威慑力来约束公共决策主体,减少公共决策失误行为的发生。本文指出我国公共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公共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参政议政、微博问政等新事物的出现,是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领域的重要进展。新媒介化公民参与给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公共决策系统的开放性、进~步优化公共决策机制以吸纳公民参与成为政治生活领域的现实诉求。从有效的公民参与角度看,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关键在于确立与公民分享决策权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与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回应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利益均衡机制与咨询机制,以保障必要的公民参与。与此同时,有必要采取措施规范公民的决策参与行为,保障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西方民意调查是在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滋养下逐步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原始民意调查、早期民意调查和现代意义民意调查三个阶段。国外民意调查领域中非政府性民意调查机构较发达,业务开展范围较广,拥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机制和方法体系,且调查结果较为公开透明。国外民意调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理论系统化、活动制度化、运作科学化、功能多样化。此外,国外民意调查的主题与内容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7.
鄂璠 《小康》2011,(7):75-77
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在做民意调查,但实际上民意是这个决策时代的一种方针,"以民为本"需要有一些可衡量的东西来支撑,相对独立的民意调查就成了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公共决策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决策是指由代表公共权力的国家政府作出的涉及公众利益、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的决策。在我国,公共决策主要是由执政党作出的政策性的指引,以及立法行政职能部门据此所作出的权威性决定。我国目前由于公共决策的概念发展不够成熟,因而在很多决策上存在问题。造成这些决策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探析这些原因可寻求完善公共决策的途径,实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丹彤 《人民论坛》2012,(20):22-23
公共决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公共决策主导国家发展方向,主导社会利益整合与分配。民主是保障决策正确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公共决策中必须贯穿透明、参与、协商等基本要素,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民主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公共决策中还需要考虑诸如法治和科学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试论公共决策科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决策体制向现代决策体制、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时期。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局面,如何避免决策失误、努力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就显得至关重要。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要在决策方法和程序的层面上追求科学性,在决策结果的层面上同时追求决策双方利益交易正和博弈的满意决策。要针对当前公共决策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观念陈旧、方法单一、程序失范、制度缺失等方面的不足,在公共决策主体和客体以及二者中介三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主体方面:要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要树立现代化的决策观念;客体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决策环境,要确立民主决策的基础;中介方面:要综合运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要合理借用外脑,要追求公共决策的程序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