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对暴力犯罪可以实施无限度防卫是修订后的刑法增设的一项特别规定。无限度防卫在运用时,应具备刑法在适用对象、适用时间和举证责任等方面规定的条件。在司法实际中适用无限度防卫,应注意防卫人与侵害人的关系、刑罚权与防卫权的关系、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人民警察防卫权——基于辽宁盘锦王树杰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该制度并没有限制其适用的对象。而警察作为生活中的一员,也应当享有刑法赋予的正当防卫权。但是,警察在社会生活中特殊主体的地位决定了警察所拥有的防卫权与普通公民的防卫权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何建构警察防卫权的制度,关键在具体的成立要件中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是各种合法权益最直接最有效的保障,但为防止其被滥用,刑法规定了严格的正当防卫合法条件,由此构成了极具我国特色的正当防卫理论。认真分析防卫时间、防卫限度的司法实践问题,深入探讨防卫过当行为人和假想防卫行为人的罪过形式,有助于正确界定各种防卫行为,有效保护并引导正当防卫权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4.
“97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幅度修正 ,特别是特别防卫权的设置 ,改变了传统的立法格局 ,初步体现了刑法的社会秩序防卫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并重的使命 ,但个别地方的立法疏漏引发了学界的纷争 ,某些理论分歧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我国职务防卫面临法律适用层次低、适用性不强、法律性质不明确、防卫权不能正常行使等困境。刑法应科学地重构防卫制度体系,为职务防卫正名。职务防卫发动的法律依据、正当化事由与正当防卫基本相同,国内外刑事立法可鉴之先例,是我国刑法为职务防卫正名的可行性之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新刑法第 2 0条第三款的理解不仅是称谓问题。该条规定的三个条款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组合体。正当防卫制度的特别法律规定是利大于弊。在特定情形下的无结果限度限制的防卫仍然是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7.
论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的正当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刑法》和《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警察职务行为是警察必须履行的职责,目的是对抗犯罪、打击犯罪以及执行社会管理,但对职务行为中发生的民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未作明确规定。为维护警察自身权益,人民警察在职务行为过程中应当有条件地适用《刑法》对于普通公民正当防卫权的有关规定,同时根据警察身份和职务行为的特殊性,作出相应的限制。不能将正当防卫等同于职务行为,也不能将职务行为定性为正当防卫,应该将其视为一种警察防卫权,以此对警察执行职务中合理的正当防卫行为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8.
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维护国家、集体、个人、他人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传统国家本位思想以及法条自身规定过于简洁等影响,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出现异化,背离其保障公民自救权利的初衷。其中,对正当防卫的前提性条件——不法侵害的误读是目前实践中正当防卫认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中,过分限缩不法侵害的范围、模糊被害人过错与不法侵害的界限等原因造成大量不法侵害难以被认定,从而导致防卫人行为的防卫性质被否定。只有明确界定不法侵害,才能更好地保障正当防卫制度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楼伯坤 《前沿》2003,(12):122-125
对新刑法第20条第三款的理解不仅是称谓问题.该条规定的三个条款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组合体.正当防卫制度的特别法律规定是利大于弊.在特定情形下的无结果限度限制的防卫仍然是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0.
<正>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第20条第3款(以下简称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以上这样不负刑事责任的防卫权我们称之为无限防卫权。实施了以上防卫,我们称之为无过当防卫。这一条文是针对我国1979年制订的刑法中有关正当防卫的条文而制订的,它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正当防卫的范围,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这一法律条款的制订,在我国法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有关特殊防卫条款的规定,完善了正当防卫制度,对于威慑犯罪分子,鼓励公民积极行使防卫权,同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树立崇尚正气、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具有重要的意义。司法实践证明,该条款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条文本身的粗疏,人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导致实践中的执法不尽统一,因而亟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当防卫制度是一般防卫与特别防卫制度的结合。特别防卫制度是在法律规定的在针对正在进行的特定重大不法人身侵害等案件中的防卫人才有权实施的不受防卫限度、手段等限制的不承担防卫过当责任的一种特别防卫行为。我国防卫制度以一般防卫制度为基础,防卫过当的行为依然受一般防卫制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教材在讲述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手段“正当防卫”时,引用了新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即“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在正当防卫制度上的一个重要突  相似文献   

14.
环境防卫权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在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不可以混同。环境防卫权基本构成要件有防卫的起因是环境侵权行为,防卫的主体是受环境污染等环境侵权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环境防卫的时间条件是危险状态仍然存在时即可实施防卫行为,防卫对象是实施侵害行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防卫限度上是主体行使权利时不得越出权利的控制边缘。公民的环境防卫权需要立法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5.
警察防卫权之思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防卫权虽与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具有相似之处,但从深层次看,二者的本质不同, 因此,将警察防卫权纳入正当防卫权的观点值得商榷。警察防卫权应与正当防卫权相并列作为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警察防卫权的限度也应当区别于公民的正当防卫权。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在我们国家,尽管原刑法已赋予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行为,但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概念在不少人头脑中依然薄弱,依法大胆行使者更是凤毛麟角。这固然与法律规定尚需完善、“普法”有待深入有关,但我看,更缘于在客观上对防卫...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刑法在规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同时,又增加了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实行无限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无限防卫是关系到能否鼓励人们同犯罪作斗争、弘扬正气、惩罚犯罪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宏 《新东方》2001,10(2):64-66
新刑法在修订时,对正当防卫的限度进行了新的界定,并增设了无限度防卫的条款,从而在立法上赋予了公民在特殊情况下具有特殊防卫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公民行使特殊防卫权,在防卫时间和防卫对象上尚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相当部分的人们因不甚了解“特殊防卫权”的含义而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这些无疑会影响和制约着公民依法行使特殊防卫权。  相似文献   

19.
正当防卫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同违法犯罪斗争的有力武器。正确行使正当防卫应避免以下几种错误。一、假想防卫假想防卫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错误,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不法侵害,臆想为存在而进行了所谓的“正当防卫”,结果造成他人无辜受伤害的行为。从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规定来看,正当防卫针对的是不法侵害。如不法侵害不存在,正当防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行为人所进行的“防卫”,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二、防卫挑拨防卫挑拨是故意地挑逗对方进行不法侵害而借机加害于不法侵害人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当事人为了保护一…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防卫属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之一,它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对国家和人民有益,因而国家法律对它一直持鼓励态度。旧刑法如此,新刑法更是如此。新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分子人身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无限防卫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宣传文章一方面对无限防卫原则无限加以放大,另一方面却对非正当防卫的各种情形只字不提,让人误以为如今的防卫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这其实是误解。防卫行为历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