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倏忽间,《中国民政》已届而立之年。作为指导全国民政工作的综合性理论刊物,《中国民政》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她创刊于百业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是新组建不久的民政部党组为适应民政事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她承继着厚重的传统,与62年前创刊的《内务部通讯》和45前创刊的《民政工作》一脉相承;她肩负着一以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民政》是新中国民政发展史上第一本综合性指导刊,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60年前,伴随新中国诞生,《中国民政》的前身《内务部通讯》创刊,成为民政系统"交流经验、综合情况、推行政策"的重要指导平台。30年前,民政部恢复建部不久即决定创办机关刊《中国民政》杂志,以宣传民政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民政发展。创  相似文献   

3.
<正>6月12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全国民政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政新闻宣传工作,为民政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召开这次会议非常及时和必要。62年前,谢觉哉老部长在《内务部通讯》的发刊词中,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不要以为做民政工作没有赫赫之名而不安心,要知道我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已经很大,而且会继续发挥其大的作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民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办,是民政部机关刊。创刊30年来,《中国民政》一直秉承"为民政工作服务,为民政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是民政宣传的主阵地、民政政策理论成果发布的主平台、民政工作经验交流的主渠道。2015年,《中国民政》杂志将由月刊变为半月刊,改版后的《中国民政》信息量更大、时效性更强,机关刊的工作指导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民政》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办,是民政部机关刊。创刊30年来,《中国民政》一直秉承"为民政工作服务,为民政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是民政宣传的主阵地、民政政策理论成果发布的主平台、民政工作经验交流的主渠道。2015年,《中国民政》杂志将由月刊变为半月刊,改版后的《中国民政》信息量更大、时效性更强,机关刊的工作指导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中国民政》将成为您瞭望民政政策的视窗,获取民政信息的媒介,开阔民政视野的平台,展望民政发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丁朋 《中国民政》2014,(8):13-14
<正>1984年初,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时任民政部部长崔乃夫高瞻远瞩、因势而谋、相机而断,敏锐地抓住机遇加强民政宣传工作,将1978年复刊的《民政工作》改为《中国民政》。2014年,值此《中国民政》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看望并采访了86岁高龄仍不断关注着民政工作的崔部长,领略睿智老人的风采,聆听谦逊长者的高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湖南省民政厅按照民政部的要求,着力通过政策创制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特别是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的过程中,湖南省民政厅认真起草《规定》涉及民政工作的有关内容,得到了省政府的采纳。2011年4月《规定》颁布,成为我国首部全面规范政府服务行为的省级政府规章,开创了政府服务法治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14,(12):1-1
<正>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迫切需要我们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认真研究问题形成破解难题的政策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领社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从2003年创办首届"民政论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十一届。十一年来,论坛始终坚持服务决策的宗旨,紧紧围绕重点民政工作,以破解难题、创新思路为目标,集思广益,聚智聚力,成功搭建起展示和交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的特殊平台。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十一年的探索和坚守,政策理论研究渐成风气,论坛的参与面越来越广,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民政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民政系统充分发挥《中国民政》的平台作用,做到发行和通讯双向互动、宣传和业务同步推进,以宣传促发展、树形象、强素质,营造了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与健全工作网络相结合。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中国民政》等报刊的订阅力度,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民政工作领域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2,(9):14-16
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开启了民政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日前,江苏、四川、河北等省,相继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隆重召开全省民政会议,把民政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作出决策部署,出台重大政策。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国家民政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简称《部省协议》),是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推进珠三角地区乃至我省民政工作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福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部省协议》的签订,充分体现了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民政系统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盼,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履行《部省协议》重在落实。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一机遇,认真落实《部省协议》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政报》2011,(3):40-40
自治区民政厅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3.
<正>当我看到"我与《中国民政》征文"时,感恩之情从心底涌出。这情感,不仅因为我是民政系统的一分子,也不仅因为《中国民政》刊发了我的文章,更多的是我在它浓浓墨香熏陶下,一次次加深了我对民政工作的认识和热情,不断提高了工作水平。我与《中国民政》接触有20年之久,但真正喜爱是近十多年的事。1998年9月的一天,我的一位朋友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拿着第9期《中国民政》去给一位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12,(7):17-19
为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筹备召开2012年全国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挖掘边疆民族地区民政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日前,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选取云南省作为典型,组成调研组就民政工作创新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民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指导类半月刊,是民政部机关刊。《中国民政》坚持"为民政工作服务,为民政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及时传达国家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民政部的决策部署,宣传民政工作的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交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和信息动态。《中国民政》是各级民政部门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把握趋势、科学决策的有力助手,也是民政工作者明确思路、掌握政策、交流经验、做好工作的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民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指导类半月刊,是民政部机关刊。《中国民政》坚持"为民政工作服务,为民政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及时传达国家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民政部的决策部署,宣传民政工作的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交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和信息动态。《中国民政》是各级民政部门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把握趋势、科学决策的有力助手,也是民政工作者明确思路、掌握政策、交流经验、做好工作的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民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指导类半月刊,是民政部机关刊。《中国民政》坚持"为民政工作服务,为民政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及时传达国家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民政部的决策部署,宣传民政工作的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交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和信息动态。《中国民政》是各级民政部门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把握趋势、科学决策的有力助手,也是民政工作者明确思路、掌握政策、交流经验、做好工作的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民政》杂志是经新闻出版署批准、民政部主管、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主办的工作指导类月刊。《中国民政》坚持"为民政工作服务,为民政工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及时传达国家有关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民政部的决策部署,宣传民政工作的发展成就和实践经验,交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和信息动态。《中国民政》是各级民政部门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把握趋势、科学  相似文献   

19.
代表感言     
《中国民政》2014,(8):19-22
<正>会上,来自民政部机关的代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学者代表,来自河南、河北、四川、江苏、湖南、广西、甘肃的省厅代表及来自陕西、广东的读者代表就如何学刊、办刊、用刊进行了交流。王建军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记录民政工作哺育民政干部展示民政形象《中国民政》创刊已经30年,我到民政部工作也有27年了,基本见证了这本杂志发展的历程。这么多年,我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销。1978年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延续至今。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梳理民政部机构沿革与职能演变,了解民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和脉络,感受民政工作取得的不平凡成就,增强民政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