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在岁末年初之际,很高兴和大家再次相聚。今年是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举办30周年。30年来,研讨会见证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亲历了中国外交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研讨会已成为交流讨论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外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为我国的外交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首先要向在场的所有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2月24日2014年12月24日,外交部长王毅出席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盘点2014:中国外交丰收之年》的演讲,全文如下:很高兴在岁末年终之际应邀出席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和大家一道回顾2014世界风云,盘点2014中国外交,集思广议,群策群力,把中国外交办得更好。2014年,世界形势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一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最大背景是中国自身的日益崛起。2005年,中 国外交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加强,“中国因素”日益深刻影响着国际格局与各 国外交。 和平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大外交 2005年中国政府继续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 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部署,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 家外交和多边外交四大领域积极主动,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16日李肇星会长,各位使节,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起点、新理念、新实践,这三句话准确、生动诠释了今年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我期待与大家一道,共同盘点一年来的中国外交,交流思想、总结经验、凝聚共识,以便把中国外交办得更好。2013年是国际形势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各方关注的叙利亚问题从战争边缘被拉回到政治解决轨道,销毁化学武器与商谈政治过渡方案两个进程得以相互促进。伊朗核问题经过10年艰苦谈判,终于达成首份协议,迈出和平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朝鲜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过去30年是中国阔步前进的30年,也是中国外交大发展的30年。在过去30年里,我在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外交一线,亲历了中国外交的大发展。回顾中国外交的30年,我想是否可以用3句话来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综观中国外交的伟大变革,不难看出外交态势由总体的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由感性外交向理性外交提升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中国外交经历了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变革,开创了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新局面。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的光辉指南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制定的。这包括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7.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对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中国的多边外交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外交方面的论述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外交五年以来的变革与成就;第二部分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中国外交的基本方略;第三部分进一步指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外交布局与构思。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9,(7):1-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从当时东西方两个阵营严重对峙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重大外交决策。从新中国正式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到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从与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新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立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0.
任何外交都离不开话语实践,就如任何意识形态离不开语言这个"物质外壳"一样。60年多年来,中国外交从和平话语到革命话语再到和平与发展话语、合作话语的变迁,真实记载着中国外交不断成长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外交中的和平观念、革命观念、发展观念与和谐观念对中国外交实践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辩护功能。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成为中国的“财经外交”年。相对于国人熟悉的“乒乓外交”而言,“财经外交”对中国是个“舶来品”。所谓“财经外交”,是指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外交活动、外交磋商,为一个国家创造宽松、和谐的国际经济交往和活动的氛围和环境。而积极参加到世界经济发展之中,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国际财经舞台上的中国身影2005年2月,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应西方七国的邀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1月,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2006年国际形势研讨会”上,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面带喜色:”2006年是中国外交丰收年!”如果从“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格局来看,一年来,中美、中俄、中欧关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逐步改善,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战略协作更趋深入。在“多边舞台”,中国的表现更是抢眼,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峰会、中国与东盟建交15周年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三大峰会把中国外交这部交响曲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半个世纪中国外交的成就时,用辉煌50年的提法是非常准确的。如果再具体一点,我们起码可以列举三种辉煌来加以说明。第一是艰苦创业的辉煌。新中国刚刚诞生,在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主持下,外交工作开始起步,以崭新的面貌向全世界宣布旧中国积贫积弱对外屈辱求和没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主场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主场外交能起到展示大国形象、获得国际话语权、拉近和深化与伙伴国关系、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作用。成功的主场外交,需要主办方统筹谋划。其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近年来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议题,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中国主场外交的特色议题。  相似文献   

15.
袁南生 《同舟共进》2011,(11):65-68
外交与国民心态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外交情势对国民心态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国民心态是制定外交战略与策略的重要考量与依据,同时也影响和牵制外交情势。考察影响中国千年外交的国民心态变化历程,有助于国人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看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有助于做好今天中国的大外交。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是指导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依据。中国与美国的外交实践,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外交关系的理论。外交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二重性、危机性、客观必然性、目的性。中美外交实践也证明了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中国化的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总的出发点是搞和平外交,多交朋友,不树敌,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推进世界和平事业。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和平本质所决定的,适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与发展时代和多极化趋势需要的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它为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冷战后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外交工作的指南,对中国审慎地处理好未来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在新的国际政局下,邓小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和平外交的原则和策…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国外交活动遍及世界七大洲,双边与多边外交齐头推进,全面开花,成果累累,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大幅提升。这一切,充分展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与风采。  相似文献   

19.
田建民 《前沿》2008,(12):126-132
对于中国来说,公众外交是一种崭新的外交理念。公众外交是指一国以本国外交民主化寻求国家利益充分、准确的表达为起点,以信息和思想的流动为核心,以他国公众为对象的非传统性外交形式。公众外交是内向性维度与外向性维度的结合与互动。公众外交的内向性维度是指一国公众对本国外交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强调公众对本国外交事务的“主体参与性”。属于一目国内政治范畴。公众外交的外向性维度是指一国政府以他国公众为对象的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强调外交的“对象性”,属于一国对外事务范畴。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抉择,必然要求把公众外交纳入中国总体外交中来。文章进而对中国公众外交的理念和现实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召开以来,以和外交理论体系和全方位外交实践为基本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道路逐渐成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坚持国家间外交的普遍原理,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中国大国风度、古国风貌、发展中国家特色和社会主义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以和平共处为基础,以和平发展为道路,以和谐世界为追求,展现的是互利外交、和平外交、和谐外交,走出了一条温和而富于生命力的外交路线,实现了与历史上和现实中世界其他大国外交的本质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