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2,(11):F0002-F0002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妇联坚持“妇女参与、妇联协调、各级联动”的工作宗旨,动员全区各乡镇妇女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起“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互助组将同村、同产业、同需求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通过实现“三个有”(有带头人,有花名册,有帮扶对象)来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成各类“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300多个,参与妇女3万多人。参与农户1万余户。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08,(2):26-26
近年来,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突破性发展态势。据统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达1020万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为全面了解我省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省妇联与省统计局联合对我省万名农村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2,(11):33-34
安徽省总人口6862万,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约350万人,留守儿童约360万人。近年来,针对留守妇女“发展生产难、农村生活难、教育子女难、家庭关系难”等“四难”和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安全缺失、健康缺失”等“四缺失”问题,安徽各级妇联组织精心做好关爱文章,致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0,(11):45-45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平等发展,推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崇左市妇联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关注妇女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创新“五大载体”,为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关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15,(3):31-33
为深入了解陕西农村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状况,切实维护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2014年省妇联调查组对本省留守妇女的状况进行了调研。一、留守妇女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底,陕西省总人口3763.7万,其中女性人口1820.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8.4%,农村留守妇女约121.4万,占全省妇女总数的6.7%。留守妇女大多集中在关中、陕南地区,分别占全省留守妇女总数47%、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文献的回顾,梳理了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主要困境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提出了社会工作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支持的策略。文章指出,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比较单一和脆弱,社会支持供给与留守妇女需求之间矛盾突出。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的缺陷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空间,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秉承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的结合,在整合政府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社区平台的合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联组织和自助组织的作用,构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留守妇女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8,(6):48-48
(图一)山东省临沭县妇联在抢种春花生季节,鼓励农村“留守妇女”组成“春耕春种”互助组,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充分做到互助互惠,迅速掀起春耕春种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魏勤 《中国妇运》2010,(10):11-12
连云港市妇联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妇联组织为主题,以“‘百千万’妇女培训行动、巾帼创业致富行动、巾帼家庭服务创牌行动”为主线,以“百岗创先争优、干村妇代会创先争优、万名妇女参与‘两委’竞选创先争优”为主体,以党建带妇建推动妇联系统创先争优,以妇联系统的创先争优影响妇女、感染妇女、带动妇女,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月娥 《中国妇运》2011,(8):44-46,43
留守妇女是当今农村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近年来,她们的权益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较多关注。妇联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妇女问题和城市化引发劳动力转移后的留守妇女问题,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和权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以农村留守妇女为对象的关爱帮扶工作,为保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成长、助力农村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8,(3):20-22
在全国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是妇联组织顺应农村和妇女工作新发展的创新之举,是农村妇女工作实施品牌战略的积极措施,是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的有效载体,也是彰显新农村建设妇女“生力军”魅力的重要途径。我省各级妇联根据《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精神,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为重点,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的,凝聚妇女力量,广泛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步伐。福建省漳州市妇联把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双学双比”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为广大农村妇女搭建就业舞台,千方百计拓宽转移渠道,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主要做法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漳州市妇联成立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全市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培训班,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妇女工作检查内容,年终进行评比表彰。二、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劳动能致富”的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漳州女性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4,(10):47-47
福建省漳州市妇联把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双学双比”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为广大农村妇女搭建就业舞台,千方百计拓宽转移渠道,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主要做法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漳州市妇联成立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全市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培训班,将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列人妇女工作检查内容,年终进行评比表彰。二、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劳动能致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06,(3):10-11
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需要,是传统的“双学双比”活动在新形势下的丰富和发展,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的、可行的途径。因此,我们把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我们各级妇联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高妇联地位的重要工作来安排部署,初步形成了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巾帼小额贷款创业工程、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这三项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宣传引导,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就业创业我们利用宣传媒体营造声势,利用会议推动工作。通过在《孝感晚报》…  相似文献   

14.
“要致富,靠科技,送钱送物不如专家送技术。”在广东农村,在妇女学校,几乎随处都可听到妇女的这种口头禅。为何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呢?面对提问,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妇联办的妇女学校,使我们学以致用,更加懂得了科技致富的道理。“农村妇女学校”就是广东各级妇联借用“学校”的形式,面向千万农家女,经常性地开展农业科技等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妇女学科技、用科技,增加生产,提高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90年代中期,广东省农村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农村妇女已从农业的配角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     
《中国妇运》2006,(7):28-29
新疆沙湾县妇联积极探索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出“六进农家”活动;山东省日照市妇联“美在渔家”助推民俗旅游,帮助沿海妇女致富  相似文献   

16.
江西是农业省,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江西省妇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以缩小差距、共同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妇女工作机制,提升了妇联工作质量和水平。2004年,赣南率先开展了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五新一好”为: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江西省妇联借鉴赣南经验,找准“推动女性参与、帮扶女性致富,提高女性素质,共建美好家园”的切入点,引导广大妇女为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拉手共奔小康路──唐山市妇联“拉手”活动采访札记张晓玲,马伟河北省数万名农村女能手与贫困妇女“拉手”致富奔小康活动早已闻名遐迩,而唐山,这座在地震废墟中崛起的新城市,则是“拉手”活动的发起地。在一间明亮的会议室里,唐山市妇联主席卢晓霞接待了我们。“随...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如何创新,如何深化发展?如何与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时代紧密结合?大连市金州区妇联以前瞻性的眼光和理念,积极引导和带领农村妇女加入到以信息网络和高新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的行列,开展了“网上致富”活动。开展“网上致富”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迎接新的农业技术的挑战,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妇女人才,发挥她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妇联为抓好此项工作,2000年末在全区12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8,(3):44-44,9
二十多年来,徐树花一直在龙游南部山区乡镇工作,她克服山村工作条件艰苦,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利用妇联这个平台,带领妇女致富,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和谐农村建设,打响了妇联品牌,树立了基层妇联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4,(10):20-21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走进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大连市妇联自2000年以来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巾帼网上致富工程”,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村妇女走信息致富和科技致富之路。一、围绕中心,创新思维,规划“巾帼网上致富工程”的目标几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认真分析和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实施“巾帼网上致富工程”为载体,赋予“双学双比”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